(石油开发中心,山东省 东营市 东营区 西四路胜建大厦 257000)
摘要:我国的经济在逐步发展的状态下,对资源的要求也逐渐加大。油气集输作为资源利用中一项重要的通道,本文对其工程中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做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油气集输;问题;策略
一、油气集输工程中的现状
(一)原油集输工艺
在凝固性较高的原油上,国内外主要是采取了加热工艺、大站集中处理与多级布站等工艺来展开,我国华北油田也主要采取了这一系列工艺,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采用添加化学剂的方式来减小原油的粘性与凝固点,从而来展开单管集输,在凝点较低的原油上,通常不会采用不加热的单管集输工艺。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原油的流变性提高,对应的集输工艺会在常温条件下展开运输。
(二)油气水多相混输工艺技术
该项技术为行业中先进化的技术,国外很多国家对其展开了广泛的分析和探讨,通过联合使用电热技术和多相混输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减集输工艺的成本费用,其在油气集输行业上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三)原油脱水技术
现阶段,国内外主要采取两阶段脱水工艺来处理含水量的原油。第一阶段是采取聚洁脱水等手段来除去原油中的游离态水,第二阶段主要采取竖挂电极交直流负荷电脱水技术来实现脱水,针对含水量较高与凝点较低的原油,国内外主要采取热化学脱水工艺。国外在原油脱水中间过渡层的操作上有着较大的关注力度,由此还采用了特定的技术来展开操作,在原油脱水技术方面趋向于高效游离水脱除器的研制。
二、油气集输工程中的问题
(一)老区地面系统能耗变大,设备损坏情况严重,污水处理较为困难。对于高含水油田地面系统工程,其已经处在更新的阶段之中,在其上面所耗费的成本费用也有所提高。大致反映为设备落后、损耗大、管道腐蚀情况严重等问题。制定老区地面工程更新、改造的标准,及时改造、维修影响安全生产的设施,完善高含水油田地面集输系统,缩减生产与运营的成本费用,是地面工程面临的长期任务。
(二)由于地形条件复杂,而造成地面施工变得越发困难。我国油气田处在沙漠与黄土源等地带,自然条件较差,并且原油输送、供电和供水等施工建设条件也较差,施工较为困难,涉及到较大的施工工程量,因此在地面施工方案的完善上是相当困难的。
(三)在低产油气田的经济开发上有着较大的难度。在我国天然气开发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背景下,所剩下的油气大多表现为低产等资源,此外还有大量的油气田濒临衰竭的阶段,低压与低产的油气田产量逐渐的减小,其生产水平也在不断的下降,油气田开发难度大,成本高,经济开发困难。
(四)特殊的地面集输工艺需要展开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煤层气田开发建设不具备严格的行业标准,国内在建的地面集输工艺种类非常多,不同工程在投资上参差不齐,其中需要对设备选择、增压形式等展开分析和探讨,从而完善集输系统,缩减投资的成本费用。一般的处理技术在酸性压裂排液处理上水平较低,效果也不是非常的理想,未能实现合格排放的目标,从而抑制了特殊油气田经济效益的增加。
(五)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对地面工程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国家环保制度进一步健全的背景下,节能减排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地面工程系统的排放都受到较大的约束,其必然会给地面工程建设有着更高的要求。
三、提高油气集输能力的措施
(一)建立行之有效的油气集输方案
在展开油气集输的同时,应该从油气田发展的实际现状出发,在降低资源损耗与缩减成本费用的基础上,采取集中处理的措施。油气开采企业在在制定油气集输方案时,不仅要考感到企业生产能力,而且也要充分重视油气设备的效能,最大程度地使两者相互协调配合。
(二)采取高水平的油气集输技术
在油气集输操作的同时,技术和设备所发挥出的作用不可或缺。高水平化的设备和操作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产能和工作水平。油气集输处理中所使用到的设备有锅炉与压缩机等,这部分设备的使用会耗费掉非常多的人力,若想科学的处理设备落后而导致的不良问题,需要对油田的具体开发现状有着全面的了解,采取高水平化的油气集输技术与设备。
(三)采取电脑远程控制技术
在油气集输处理中,可以采取电脑远程控制技术,从而促进原油采集的管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在油气集输中所应用到的输气管道等设备均为高危产品,因此使用远程监控技术就能对整个过程以及中间所发生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这样就能大大提升油气集输过程的安全性,及时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
(四)选择耐腐蚀的储运管道
在油气输送的同时,需要辅之以管道来展开输送,然而因为石油有着氧化的特点,再加上周围条件的不良影响,造成输送管道易于发生腐蚀的情况,因此若想提高管道的耐腐蚀性,需要从具体现状展开来建立科学的管道防腐措施。近年来,我国油气储运管道的加工技术不断提升,因此,在选取时应该严格按照标准选取-些高质量的耐腐蚀产品。
结语
综上所述,油气集输过程中会面临地质环境、自然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油气集输中要着重考虑外部环境,根据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使用合理科学的手段有效地解决油气集输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姬忠文, 姬忠民, 刘雄刚. 油气集输处理技术的探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2):120-120.
[2]朱梦影, 董彩虹, 张迪. 油气集输系统节能研究进展[J]. 当代化工, 2014(9):1826-1829.
[3]林福贺. 油气集输系统能耗和节能研究进展[J]. 当代化工, 2016,45(8)
论文作者:李吉川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油气论文; 原油论文; 技术论文; 地面论文; 工艺论文; 油气田论文; 设备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