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科技、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对乡村的景观建设也开始了重点关注。乡村本来就是处于自然环境之中,科学合理的规划乡村景观,以确保保持乡村的自然风土人情和景观特色,进一步的合理利用资源,完善国内风景园林行业的全面发展。本文简单对乡村景观进行了概述,并阐述了其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一些意义。
关键词:乡村景观;园林设计;风景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可以说是有目共睹,城市生活水品的大幅度提升也带动了周边农村的经济发展,在基本温饱问题得到切实保障的大好形势下,人们对于身边生活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关于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发展方向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推行,乡村景观建设即将成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全新领域。乡村景观以其自身独有的淳朴、随和、自由的特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群喜爱。
我们一般将景观分为三类:城市景观、自然景观和乡村景观,这三种景观是根据人们聚居状态不同所做的分类,三者都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城市景观人工因素比较多自然属性相对缺乏,而自然景观则与之相反,自然气息比较浓厚很少受到人为改变,乡村景观介于两者,既带有一定的人工气息也存在相应的自然属性,很好的规避了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不足。
1 乡村景观概述
1.1 乡村景观的含义
景观这个词在地理学、生态学、艺术学、旅游学等等学科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其中地理学家认为:景观就是地表景象,是一个区域的总体特征,是自然发展过程的表象和人类的地面活动印迹,是多种功能的载体。随着城市与乡村的不断分化,景观分为纯自然景观、乡村景观、城市景观三种类型。乡村景观相对纯自然景观而言,具有一定的人工雕琢成分;而相对城市景观,乡村景观的人工雕琢程度较低,更显自然。乡村景观是介于城市景观和纯自然景观之间,是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生产生活方式的田园风光。
1.2 乡村景观的特点
1.2.1地域性
只有在事宜人类居住的平坦地区才会形成有规模的村庄,这种地理环境具有适合农业耕种的田地,流量充足水势缓慢的河流便于灌溉和满足日常起居的需求,乡村景-以农业为主多是由于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在土地上进行劳作耕耘等活动自然形成的结果,是人类与土地相互协作、相互依赖的产物,并非人们的主观意识可以勾划的,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人们根据自己所处的地貌的特点,合理安排适合自己生活和发展的地理形态,是由于人类长期对自然景观进行改造形成的。
1.2.2生产性
乡村的生活来源当然就是农业生产,乡村景观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乡村景观的普遍特色就以农业生活的需求而改变原来的自然环境,形成一个可以维持供求平衡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环境,具有智慧的劳动人民会充分考虑大自然的先天条件进行选址,也是为了节省建设前期所需要付出的劳动力,他们会充分利用原有的地理与环境资源,只需要少做修改对原来的土地和河流进行平整或是开挖,最后形成适合耕种的田地,农民通过在土地上的进行劳作耕种,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对乡村景观改变的目的主要是创造劳动价值,可见生产性是乡村景观的另一显著特点。
1.2.3自发性
乡村景观既不是人们刻意打造出来的景观,也不是纯天然形成的景观,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乡村生产力和劳动力的局限性,对于原来自然环境进行完全改动是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为了农业的正常运行又必须对环境做出人工的改造,因而对于乡村景观的形成只是为了满足最根本的需求而对自然环境做出的改变,农民根据自身所处的地貌特点进行日常劳作,来创造适合自己生活劳作的环境。农民没有刻意去打造乡村景观,乡村景观具有一定的自发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原则
2.1 以保护为前提进行规划
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要以保护乡村景观资源为前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发和利用好土地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历史人文景观资源等,同时要保护好现有的景观资源。其中,乡村的耕地资源是乡村景观的特色基础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农民密不可分,赖以生存的资源,因此要避免耕地资源遭到破坏;要注意保护好乡村的河流、林地等自然景观,古建筑、传统的文化习俗等方面。坚持以保护资源的前提下进行规划,使规划和保护相结合。
2.2 适度开放的原则
艺术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乡村景观设计要适度开放的意思是指能让他人介入,也要让人参与,给人空间去思考、感悟。乡村景观是全民都应该享有的资源,因此在规划设计时,要注意对全民开放,不能设计为少数人的园中小景、私家田园,否则就失去了它本身的特色。适度对全民进行开放,能够集中发挥人类的智慧。不过,适度开放就要控制好度的问题,保证乡村景观不能被无限制的过度开发而受到破坏。
2.3 规划设计要注意协调
乡村景观包含的内容颇多,涵盖了地貌、生态、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因此,在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要注意各方面的协调,做到和谐统一乡村景观的各要素。在规划时,要能将规划与设计放置一个大范围来分析处理,了解乡村景观的地域特色,周边布局,要能统筹四周,与整体统一协调。除此之外,规划设计时,还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和特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和风俗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
3.1 乡村景观能够促使园林规划与设计更加合理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其园林规划越发的脱离自然,逐渐遭遇了瓶颈,无法再提高到更高一个层次。而乡村景观恰好与之相反,自然与人类互依互存和谐共处。因此,城市的园林规划应该在乡村景观中得到启发,多关注乡村景观的发展,注意它的功能性、实用性,充分利用乡村景观设计完善园林规划设计的整体效果。
3.2 乡村景观能为城市园林设计提供参考
乡村景观因其独特的朴素,给现代城市园林带来一种自然清新的田园风光特色。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可以将这种风格引入,不太刻意的雕琢规划,保持风景自然一点。但要注意不能盲目引入这种“布景式”的风景。城市景观也由一种长期居住的生产生活方式构建形成的,与乡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大不相同,所以强加的人工式自然反而给城市景观带来了不和谐。城市园林设计师要注意在适合的地方设计合适的景观,结合设计地区本身的地貌、文化、生产方式等,保持原有的特色景观的同时,再追求艺术上的突破。
3.3 乡村景观能为城乡布局调整提供指导
合理规划设计乡村景观就是为了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意义便在于此, 它能促进我们对城乡布局进行系统的规划调整、保护塑造乡村景观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的旅游和特色品牌等方面的发展,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园林设计风格已逐步呈现多样化,是一种全民性、公益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等功能要求。乡村园林在其中对于改善乡村农民居住环境方面也非常重要,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汇中越来越占有一席之位。
参考文献
[1]呼苗.分析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北京农业.2015年23期
[2]樊佳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探索[J].艺术科技.2015年10期
[3]高伟伟,卢曦.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分析[J].中国林业产业.2016年02期
论文作者:林喜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景观论文; 乡村论文; 自然景观论文; 城市论文; 自然论文; 资源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