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张燕,韩爱敏(通讯作者),李晶,杨荣芳 张艳青,王健

张燕 韩爱敏(通讯作者) 李晶 杨荣芳 张艳青 王健

(河北中医学院 050200)

【摘要】目的 了解不同年级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生活事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及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819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及生活事件调查分析。结果 两个年级护理专业大学生SCL-90总分和全国青年常模比较,所有因子均显著性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不同年级护生心理健康状态比较,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及焦虑的因子分有明显差异(P<0.05),而强迫症状、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两年级护生在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体护生心理健康状态各因子与生活事件各因子呈非常显著正性相关(P<0.01)结论 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尤其是一年级新生。需要针对不同年级护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护理专业 护生 心理健康 SCL- 90 ASLEC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4-0237-02

我国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护理专业大学生需在校期间为从事护理工作培养所必需的、稳定、健康的身心素质。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据调查: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居10%至30%,[1]人际关系危机严重困扰着医科大学生,[2]这些都严重阻碍着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据调查“新生代”的大学生还需要面对日趋严重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本文旨在通过对不同年级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生活事件的调查,了解护生在大学不同阶段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事件情况及其相关性,发现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为护理教育工作者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河北某高校2011-2012级护理专科全体学生 819名,其中,女生760名,占92.8%;男生59名,占7.2%。平均年龄(19.48±1.20)岁。两个年级护生年龄、生源地、户籍已分析,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1.2.1 调查问卷

(1)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3]:采用1-5级评分,统计9个症状因子和总症状分值。

(2)青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ASLEC)[4]:根据事件发生时的感受分5级进行评定。

1.2.2 调查方式 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统一发放,调查中遵循知情同意及保密原则,进行匿名填写,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完成,并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820份, 收回有效问卷819份,有效率为99.8%。其中一年级护生399份、二年级护生420份。运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齐性检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护生心理健康状态调查。 通过数据分析全体护生中因子分≥3的检出率为26.4%,其中重度≥3.9的有14人,检出率为1.7%。两个年级护理专业大学生和全国青年常模比较,所有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均显著性高于全国青年常模。见表1

表1全体护生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x-±s)

2.2 不同年级护生心理健康状态比较

除躯体化和敌对两因子分无显著性差异外,两个年级护生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及焦虑的因子分有明显差异(P<0.05),而强迫症状、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以及总症状指数和总分都有非常显著差异。2012级护生高于2011级护生分值,显示2011护生心理状态优于2012级。

2.3不同年级护生生活事件情况比较

可见2011级与2012级护生在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及应激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4 护生心理健康状态与生活事件相关性分析

全体护生心理健康状态各因子与生活事件各因子呈非常显著正性相关(P<0.01)

3 讨论与分析

本研究两个年级护理专业大学生和全国青年常模比较,所有因子均显著性高于全国青年常模。表明全体护生的整体心理状态并不乐观,中度以上程度检出率为26.4%。有研究表明学习能力的自我效能感降低阻碍着护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5],而护理专业学生中女生占92.8%,性别对学业自我效能感又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可以根据护理专业学生性别特点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来改善其心理状态。

通过本次调查显示:全体护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与生活事件的发生有正相关性;两个年级心理状态及生活事件两两比较表明:2012级新护生心理健康状态较差;而生活事件相比较二者无明显差异。有研究报道,尚处于青春期的护生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面对问题缺乏冷静的思考及理性辨别能力,对护理专业认知不全。由此可见在新大学环境中,护生在其受关注程度明显降低及爱与归属的需求缺少有效的支持的情况下,容易消极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压力、受惩罚等负性事件,进而导致不良的心理现象,甚至出来严重的心理问题。

在护理教育中可实施的干预措施:(1)注重护生认识发展干预,采用正性激励,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护生进行正性归因,提高自我成就感,增进自我认同感;(2)进行挫折教育,加强偏执行为归因的引导,培养护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面对挫折及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3)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教及心理咨询工作,加强心理训练和体育锻炼相结合,降低人际关系敏感度。(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培养身心健康并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合格护理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

4 小结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不同年级护生新生和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有明显差异,在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改革中,在注重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教育的同时,我们必须及时了解不同年级护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及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引导,同时需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发生情况,并及时给予处理。

参考文献

[1]卢峰峰, 江晓滨, 华碧青等. 军医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8, (1) : 15.

[2]郑玉梅,郭福林,邸波等. 医科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与统计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01,17(11):1028-1029.

[3]吴文源. 症状自评量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10:64-67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69-127.

[5]王彦如. 山西省大学生SCL-90的常模建立[D].太原: 山西大学, 2003:36-37.

课题项目名称:不同阶段护理专业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项目编号:GJXHZ2013-15,立项单位: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

论文作者:张燕,韩爱敏(通讯作者),李晶,杨荣芳 张艳青,王健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2

标签:;  ;  ;  ;  ;  ;  ;  ;  

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张燕,韩爱敏(通讯作者),李晶,杨荣芳 张艳青,王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