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1]2004年在《近20年来水稻土有机碳变化——县级和村级尺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碳库为地球表层系统中最大的碳储库。土壤中的有机碳库对于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土壤有机碳库具有时空变异性,农业土壤中的变化是自然因素(气候、母质)和人为因素(施肥、耕作、管理)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用于估计我国农业土壤碳库的较完整的资料为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数据。但第二次土壤普查至今已有20年,缺少完整的最近的土壤资料。而最近的有机碳资料一般通过全国化肥监测网的长期监测和GIS数据获得。水稻土是自然土壤在人为水耕熟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殊人为湿地土壤,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资源优势与特色。目前有资料表明,我国水稻土具有比旱地土壤较高的表土有机碳密度,且近20年来存在着升高的趋势。本论文主要研究基于不同年代水稻土土壤有机碳的详细资料,分析近20年来的变化趋势和驱动因素,为科学估计我国水稻土有机碳库变化和碳固定潜力的估计提供依据。 本文以我国长江以南的江苏和江西两省的水稻土进行研究,县级尺度的研究以太湖地区的宜兴市为例,村级尺度的研究以江西省上饶地区铅山县汪二乡港沿村和贵溪市塘湾镇上祝村和余江县洪湖乡板桥村叁个自然村为例,研究水稻土有机碳的变化及其在不同农业管理措施下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 一.县域尺度水稻土有机碳库变化研究 1.宜兴市主要水稻土土壤有机碳的时间变化。尽管1981-1984年间的宜兴市水稻土有机碳含量仍处于下降状态,但1984年后的全市水稻土表土平均有机碳含量随年限的增长呈指数式递增。该市四种主要水稻土(乌泥土、黄泥土、白土、湖白土)近20年来其表土有机碳密度的增幅变化为:湖白土(-2.80t·C·hm~(-2))<白土(10.36t·C·hm~(-2))<乌泥土(13.65t·C-hm~(-2))<黄泥土(14.97t·C·hm~(-2))。 2.近20年来宜兴市水稻土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增长的驱动因素。化肥的施用、秸秆还田措施以及轮作制度都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县级尺度上不同人为利用因素,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不同,依次为:化肥施用>稻麦耕作制转变为稻一冬闲耕作制>秸秆还田。 3.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异。总体表现为在0~30cm层段含量变率近20年来水稻土有机碳变化一县级和村级尺度的研究最大,30cin以下缓慢降低。根据《江苏省宜兴县土壤志》的分区,不同分区2002年土壤有机碳含量为:低山区>抒区>太隔平原>丘陵岗地>沿湖读区;全氮含量为:低山区>抒区)丘陵岗地>太隔平原>沿湖读区。 二.村级尺度的水稻土有机碳变化研究 1.近20年来供试叁个村的水稻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都有所增加。通过板桥村村级尺度水稻土有机碳的分析表明,土地流转行为,土地细碎化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固定。不同的种植制度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固定,种植绿肥对提高土壤有机碳的作用较明显,而桔秆还田由于在当地还不普及,对提高土壤有机碳作用并不十分明显。 2.农户采用的多年农作制度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变化有明显影响。双季稻农作制下水稻土有机碳和全氮高于单季稻(在上祝村,土壤有机碳为双季稻>旱地>单季稻;其他两个村都为双季稻>单季稻>旱地);全氮含量为:双季稻>单季稻>旱地。其中水稻土有机碳含量明显地高于旱地土壤。
李典友[2]2011年在《区域湿地和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含量是与植物生长及生态系统功能有关的关键土壤属性。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碳库,全球土壤有机碳库分别是大气圈和植被圈碳库的2-3倍,其消长动态直接影响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人类干扰下土壤碳库动态特征及其过程机制,已成为生态学、土壤学等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变化计量是土壤碳循环及固碳减排研究的重要科学内容。国内外研究表明,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受到强烈的人为干扰,同时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尺度上进行人为调节。因此,土地利用变化和农业管理变化下中国农田有机碳库变化及其土壤固碳潜力的研究对于国家固碳减排战略及可持续农业发展途径选择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研究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人为利用中土壤有机碳储存及其变化特点成为土壤学、生态学和农业科学的研究热点。本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安徽省六安市域为对象,统计分析湿地和农业土壤在不同利用下的土壤有机碳变化,分析这种变化的空间尺度变异性,探讨影响土壤有机碳储存和积累的不同影响因素,期望为该区域农田土壤固碳和可持续土地利用及农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的主要结果和认识如下: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流湖泊湿地开垦为农田,土壤有机碳库损失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分布广,存在着湿地开垦强度大、土壤碳密度较低和土壤有机碳损失严重等土壤碳库变化问题。与原湿地土壤相比,不同垦殖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都有不同程度降低,而且随开发利用年限增长而加剧。不过,湿地垦殖为水田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有稳定或略有提高的趋势,特别是江汉平原湿地和皖江平原湿地开垦为水田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可提高35%-67%。湿地垦殖为水田是一种相对较好的农业固碳利用方式。皖江平原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介于11.30-27.83 g·kg-1,且在土壤深层仍有较多的有机碳分布。围垦的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则明显降低,剖面深度分布的变异和地点间的变异远大于周边湿地。开垦为农田后,表层碳密度损失达18 tC·hm-2,全剖面达30 tC·hm-2。围垦损失的碳密度达到原湿地的40%以上。估算近50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因垦殖导致的表土有机碳损失量为40-60 Tg C,而历史损失总计可能达0.15Pg C。以六安市域为空间尺度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地利用及空间尺度变化的变异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市域内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非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12.27±2.90 g·kg-1)且变异系数最大(23.63%);水田土壤有机碳含量(11.50±1.08 g·kg-1)显着高于旱地土壤(8.11±1.17 g·kg-1),且变异系数(9.39%)也小于后者。市域内不同地貌单元上表土层有机碳平均含量表现为山地(14.60±3.14 g·kg-1)>丘陵(13.20±3.26 g·kg-1)>岗地(10.22±1.00 g·kg-1)>平原圩畈(10.05±1.36 g·kg-1)。县级尺度上变异系数为5.31%-24.95%,乡镇尺度上变异系数在3.80%~16.75%,全六安市范围内变异系数为2 0.1%。说明研究区域内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高度的空间变异性,主要受土地利用、地形地貌和农业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其中地貌因子在较大尺度(县域)上更影响明显,而农业活动在较小尺度上具有重要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还存在随土壤分类统计单元的变化。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土种内部的变异系数(4.29%~83.78%,平均值为44.04%)大于土种间的变异系数(32.00%);各土属间有机碳加权平均值为10.22(g·kg-1),变异系数为43.03%。亚类为单元的有机碳变异系数可能大于较低分类单元的变异系数。自然土壤变异系数较大,例如广泛分布于山地的粗骨土亚类,有机碳含量最高(16.95±16.17 g·kg-1),变异系数达95.37%。而人为利用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异系数较低,漂洗型水稻土亚类仅11.97%。而亚类之间变异系数为58.75%。土类的有机碳变异性也极大,变异系数以山地酸性棕壤类最大,达95.42%,最小的是岗地砂姜黑土类,为18.92%。因此,以分类单元统计,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异系数有随分类单元的级别而提高的趋势。这是所研究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共同决定的。由于土地利用影响体现在高级别单元,因此,高级别分类单元统计有机碳含量变化将具有极高的变异性。以市域内霍山县为对象,研究了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县域内不同尺度空间的变化。结果表明,20年来该县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明显提高,显示农田土壤的有机碳库积累,同时有机碳空间变异系数总体降低。例如,土种间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变异系数由1985年的48.62%降低到2005-2008年的14.64%。县域范围内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不同尺度的变异系数介于4.53%-14.91%,因不同尺度空间而异。研究结果表明村民组(自然村)尺度单元内有机碳含量的变异性最高,乡镇间有机碳含量变异性低于行政村间变异性。因此,从县级尺度的农田土壤碳库计量来说,以乡镇尺度采样研究比村级尺度的可靠性较高。影响县域内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变异的动力因子主要是农业利用和农田基本建设,栽茶和种植水稻方式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较高。在县域空间范围内,农业管理措施对农田有机碳含量产生的显着影响。因此,土壤有机碳随土地利用和农业管理的变化因空间和时间而异,区域土壤有机碳变化动态与生态系统功能、农业生产力的关系尚需要深入的研究。未来农业发展和气候变化下区域土壤碳库变化及不同人类活动的影响将仍是今后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定量分析表征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人类活动强度及耕作管理对农田土壤有机碳收支的相互作用影响是区域土壤有机碳研究需要充分重视的领域。
李典友, 陈良松, 李军, 倪建华, 李小刚[3]2012年在《霍山县县域范围内不同空间尺度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异分析》文中提出基于安徽省霍山县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提取2005~2008年耕地监测数据资料建成土壤有机碳含量数据库,对耕地监测的有机碳数据按县域内不同空间尺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年来该县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明显提高,显示农田土壤的有机碳库积累。县域范围内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不同尺度的变异系数介于4.53%~14.91%。村民组(自然村)单元内变异性最高,有机碳含量乡镇间变异性低于行政村间变异性。因此,从县级尺度的农田土壤碳计量来说,以乡镇尺度采样研究比村级尺度可靠性要高。影响县域内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变异的动力因子主要是农业利用和农田基本建设,茶、桑和水稻利用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较高。
李典友, 陈良松, 李军, 倪建华, 潘根兴[4]2012年在《霍山县1985~2008年间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变化》文中研究表明对霍山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历史记载资料和2005-2008年耕地监测资料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年来该县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明显提高,显示农田土壤的有机碳库积累。县域范围内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同尺度的变异系数介于4.53%~14.91%。村民组单元内变异性最高,乡镇间有机碳含量变异性低于行政村间变异性。因此,从县级尺度的农田土壤碳计量来说,以乡镇尺度采样研究比村级尺度可靠性较高。影响县域内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变异的动力因子主要是农业利用和农田基本建设,茶、桑和水稻利用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较高。
参考文献:
[1]. 近20年来水稻土有机碳变化——县级和村级尺度的研究[D]. 张琪. 南京农业大学. 2004
[2]. 区域湿地和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D]. 李典友. 南京农业大学. 2011
[3]. 霍山县县域范围内不同空间尺度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异分析[J]. 李典友, 陈良松, 李军, 倪建华, 李小刚. 地理研究. 2012
[4]. 霍山县1985~2008年间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变化[J]. 李典友, 陈良松, 李军, 倪建华, 潘根兴. 土壤通报.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