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困境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范式的生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拉美论文,资本主义论文,生机论文,困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级次位置和独特道路
(1)广义、狭义现代化。“现代化”是60 年代以来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即可以指长达数百年的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也可以用来概括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上落后国家通过技术革命,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前者即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来,这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深刻变革的过程。后者即狭义现代化,是不发达国家在现代国际体系的影响下,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加速社会发展和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
(2)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级次分析。 在比较拉美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之前,应当阐述对现代化问题总的理解,这主要涉及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级次的概念。
对资本主义的联系做级次分析的,首先是马克思。《资本论》手稿中在讲到“国际关系在这里的影响”时,以黑体字写着,其中一部分是“第二级和第三级的东西,总之,派生的、转移来的、非原生的生产关系”。此可为一佐证。现在我们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级次的思想,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行一点简要分析。历史上,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大体说来可分为三个级次:
第一个级次,即17世纪——19世纪的整个欧洲、北美和澳洲,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到英、法、美、加拿大等国家的工业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为止,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和典型的模式。这一级次国家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特点有二。一是机械化大生产、现代物质文明飞速发展,尤其是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以电子的发明和应用为中心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提高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二是显示出不同国家实现现代化方式的差异。英国学者保罗·哈里森评价这一级次国家现代化进程时说,“对非西方国家的剥削,就曾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过关键性的作用。”也就是对殖民地国家的财富掠夺,为这些国家的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不同的是美国的移民浪潮、独立战争、领土扩张、南北战争等连串历史环节,在其他国家不曾有过。此后,俄国、日本、土耳其、巴尔干国家,还有巴西和阿根廷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二级次,大约在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陆续步入现代化进程。同第一级次相比,第二级次国家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动因更多地是来自外部,自身发展的内在条件也相距甚远。第一级次的先进国家对它们而言,既是榜样,又是外部威胁。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第三级次的亚洲殖民地国家或附属国同拉美的多数国家才步入现代化道路。第三级次与第二级次的外部条件虽有相似之处,但二者有本质的区别。第一,它比第二级落后于先进社会尤甚,只能生产一些初级加工品或提供原材料,工业化与民主化等问题并发;第二,如果独立的第二级次国家的民族基础上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发展,那么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处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外围区,其经济发展被深深打上殖民地烙印,充当了先进国家的外部调节器。第三,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正逢人类全球问题出现的时代。在早期现代化中,某些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如人口的增长),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因素,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带来特殊阻力,成为借鉴以往西方模式的客观限制。
拉美国家现代化,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级次。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拉美国家现代化的级次位置决定了照搬西方模式是行不通的,只有根据本国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才有希望摆脱困境,尽快走上现代化之路。
(3)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 本文所讨论的另一个对象——中国现代化,与拉美国家同属外生型继发式现代化,现代化的中心任务同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工业,实现大工业生产方式,都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但中国走的是一条革命化的现代化独特道路,最终选择苏联所揭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即是斯大林所宣称的“列宁主义的实现现代化的布尔什维主义”。这条现代化道路选择的特点,是在否定资产阶级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重点解决现代化的政治领导权,然后再相应地逐步解决经济和社会的效率问题,从而实现现代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将使社会的基本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借用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范式”概念,那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范式使得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模式转变为新范式,范式的转换使一种社会形态(主要是经济的社会形态)转变为一种更高级、更进步的社会形态,造成中国社会的新飞跃。邓小平在论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范式时指出,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更有条件实现现代化。针对有些人主张搬用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邓小平强调,那实际上是把中国现行政策引导到资本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中国范式”的现代化,本质上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
二、困境与生机
(1)“拉美模式”现代化的四大特征
在广大的第三世界,拉丁美洲各国都曾为殖民地,绝大多数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拉美各国曾创造过举世瞩目的“拉美经济奇迹。”但在80年代以后,其所特有的那种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酿成了举世瞩目的大衰退,经济失去增长的势头,颓势难止。“拉美模式”现代化具有相当明显的四大典型特征。
第一、经济的简约发展。大约从17世纪中叶起,形成了单一的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服务的依附性种植园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美各国的经济发展采取非均衡政策,确定出口产业为经济的主导部门,并且通过出口主导部门的发展带动与其密切相关的前向部门与后向部门的发展。但是欧、美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对拉美施行“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政策,以及国际贸易“集团化”和“区域化”趋势加强,使得拉美本来单一的畸形经济更加简约化。
第二、以物为中心的发展。拉美各国在经济起飞时,采取“负债发展”战略,大举借债,并将其中很大一部分投在第三产业部门,甚至直接或变相将借贷作为满足国家内部市场主要奢侈品消费的需求。虽然通过大量举借外债准备了经济发展的资本,却形成畸形消费结构,造成市场虚假繁荣、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经济一时发展且又猝然中止,还每每陷入债务危机。与此相对照的是,人的资本见拙于物质资本。当以现代高科技为代表的现代生产力,划分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质的“临界线”后,拉美国家更是注定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低技术、笨重的或污染性的体力劳动集中的地区。
第三、追求一时繁荣的发展。拉美资本主义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表现在拉美的社会基础的落后性、经济基础的依附性和经济模式的模仿性。然而,尽管拉美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充分,却因其远离国际冲突中心,吸引大量国外资本,国外订货充盈,暴利滚滚,促使经济不断增长,因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拉美忽略了对其先天不足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造,心安理得地享受它所带来的暂时的“繁荣”与利润,并在利润的驱使下,不断地深化这一模式。拉美独立后一百多年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重大、激烈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与调整,而此时的拉美却举足维艰,贻误了最佳发展时机。
第四、被动依附性发展。拉美国家的资本积累不是在国内而是在国外进行的,这和其主要是为了出口而进行的生产密切相关。拉美国家由于吸收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量资本,用于生产性投资,或早或迟不可避免地导致利润回流,造成国内市场渐趋狭小,走上负债经济增长的险路。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发展出口部门,生产那些成本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品,从而纳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产业资本关系,走上依附式发展道路。拉美各国出口部门提供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因此,“拉美模式”的运行依附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积累,所需要的大量投资以及技术,依附于跨国公司并受跨国公司的统治。
(2)“中国范式”现代化的四大特征。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中国现代化,是在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条件下进行的。与“拉美模式”相对照,当代中国现代化具有相对明显的四大特征。
第一、综合的社会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范式,是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包括科技、教育、政治、社会文化等诸方面在内的综合发展。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实践,“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是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把中国建设成为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教育能否发展上去,作为现代化成败的关键。加强智力开发,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既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措施,也是重要任务。中国现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的现代化素质及其水平连续不断地得到发展的过程,表现为培养成一代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具有高度智能和创造精神的专业人材和劳动大军,从整体上全面地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
第三、可持续发展。当代中国以发展为主题,经济的增长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保持一种协调状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同时解决中国的温饱、就业、人口、教育、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特别是中国不盲目模仿西方国家那种传统模式,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忽视增长的质量,而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第四、主动内源式发展。与“拉美模式”存在着陷入依附性畸形发展相反,当代中国现代化有自己发展的独特道路和自主性,是通过与外部世界合作的自我实现,表现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主要是国内、地区内、部门内的市场,同时开辟国外、地区外、部门外的市场;学习两套本领,组织国内、地区内、部门内经济建设的本领和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及技术经济协作的本领,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自己长期奋斗目标,把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广大人民支持联系起来,把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同改革开放联系起来,这是“中国范式”主动内源式发展的优势所在。
三、结论
(1)“拉美模式”困境的必然性。本文认为, “拉美模式”困境反映了当代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关系方面的一般趋势,表现了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受以西方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剥削。在当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拉美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阻力,不是缺乏资金,而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样板的既定现代化政策。这种模仿性现代化,不可能带来真正的发展,因为拉美各国是按照一、二级发达国家的要求被结合到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其发展过程必然要受到资本主义现代化先进国家的影响,其社会经济不可能求得自主的、成熟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可能改变自己对中心发达国家被剥削的依附地位。拉美各国只有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既不闭关自守,也不生硬地用西方现代化模式或指标规范自己,发展前景也是充满希望和机会的。
(2)“中国范式”的生机的科学性。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主流,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和发展本国现代化的唯一出路和生路。“中国范式”的生机表明,不发达国家要求得到社会经济的自主发展,只有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走出来,即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脱钩”。这同样也应该是拉美式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求得社会进步和取得真正独立的必由之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范式的生机和强大生命力,在于它是结合和适应本国国情实际和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和根本目标、建立在具有高度的生产率的现代化经济基础之上。“中国范式”的科学性在于改革,是不间断完善、创新的社会主义。可以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范式,将在21世纪现代化进程中显示“后来居上的景象”。
标签: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拉美国家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主义道路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