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历史教学;诗词;高中;近代史
其实历史知识是一个个小故事,以故事讲事件,以事件明事理。从而使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内涵。同时我们都知道,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是历史知识的组成要素,由此可知诗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印证史实。又因为诗词是对客观存在的再加工,必然带有夸张、虚构、联想的艺术色彩,所以,我们除了“以诗证史”外,还应当“以史正诗”。
一、诗词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适应教学模式
近年来诗词教学难度日益加大,古体诗词相对落寞。在众人看来,古诗词必将被时代所淘汰。但事实上,历经曲折的古诗词在几经沉沦之后,反而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多引用,有利于使学生理解历史以及诗词内涵。
例如老师在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的相关内容时,教材上对这次运动的总结十分简单,往往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上的谭嗣同就义图片,分析谭嗣同辞世诗《狱中题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流亡康梁的祝愿,同时也表达了虽忍耐一时但变法终会成功的期望,最后两句突出了英勇就义的觉悟。通过对诗词的理解可以得出结论:谭嗣同虽死,但人们对清政府腐败的不满却逐步引燃革命的火焰,激励着更多的进步人士不惜牺牲生命去奋斗;变法虽败,但维新派所播撒下的进步思想正逐步生根发芽,“求变”的思潮更深入人心。
同时老师还应该意识到,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帮助学生还原真正的历史,老师在进行“戊戌变法”时,可以适当拓展,在1885年,慈禧就已经交权知识戊戌变法按照康有为的思路,是行不通的,而且康有为的想法是将新疆,西藏卖掉,因伊藤博文来中国,主持变法,慈禧才重新将权力握在手中。通过类似的讲解,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借助相关的近代诗词文章,对相关重点事件讲解
我们都知道,诗多言志,词多说情。所以老师在进行相关的历史事件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关的近代诗词,讲解相应的历史事件,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以及相关诗词的能力,同样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老师在讲授国共十年对峙》的相关内容时,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进行“八七会议”后进行的秋收起义,由于这一时期比较混乱,不利于学生理解,因此在讲到这一节时,我们可借助《西江月·秋收起义》展开相关知识点讲解,结合诗词可以得出,如“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点明了起义发生的时间,在地主阶级压迫下的农民汇集到一起,风云突变如雷霆一般不可阻挡。同时教师可以将北伐战争中的国民革命军、晴天白日旗和工农革命军、镰刀斧头旗进行对比,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使学生得出结论:要彻底与国民党划清界线,为广大劳苦大众而战斗。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相关兴趣从而到达教学目的。
三、运用相关的诗词进行教学,可以强化基础知识教学
在历史教学中, 适当运用诗词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同样在教学中穿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近代诗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历史事件与诗词的结合,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诗词的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老师在讲述讲《解放战争》的相关内容时,老师为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当时的情境,可以运用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诗中给我们展示了战役名称以及地点,其中“剩勇追穷寇”也体现了必胜的决心以及信念,在相关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适当进行知识拓展,结合历史地图,分析三大战役的进军路线路线,,讲述具体的战斗过程,通过相关的诗词讲解,让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历史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切身感受到了解放军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相关智慧。另外历史诗词教学,还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知晓了具体的诗词内涵,以及写作背景,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历史兴趣。
综上所述,诗词同中学历史教学的结合,首先应“以诗证史”,历史教师应具备高超的文学素养,能够对诗词的时代背景、创作意图、作者、关键词句、核心思想进行理解;其次应当“以史正诗”,坚持科学的历史观点,能够去伪存真、,依据可信的历史文献对诗词进行客观分析,将诗词所反映的历史因素、主观意识、修剥离出来,还原本貌回到历史中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
[2]丁三省. 毛泽东诗词精读[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267,269.
论文作者:陈祖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诗词论文; 历史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在一论文; 知识论文; 相关内容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