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性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提高论文_刘权荣

建筑安全性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提高论文_刘权荣

茂名市荣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形势良好,取得了的不错的成绩。但是因为我国建筑行业规模持续加大,越来越趋于复杂化,无法防止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使建筑结构设计良好,但是安全性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在建筑界,怎样提升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受到人们的强烈关注。因此,下面将进一步阐述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升建筑安全性的策略。本文对建筑安全性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提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安全性;结构设计

1 建筑结构安全性概述

1.1 建筑结构安全性概念

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指的是依靠结构工程师的指导进行合理施工,防止建筑物完成后破坏倒塌。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结构工程里非常重要的指标,主要取决于对工程结构的设计,然后是施工水准。确定建筑结构设计是否具有安全性,需要发挥统计学的作用,分析有关信息,综合考虑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所在地区进行调查。例如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当地建筑材料资源等。

1.2 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意义

有人存在的地方就必然要有建筑物存在,拥有安全的居住环境是人类开展生活与工作的前提,优质的建筑材料和稳固的建筑结构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科学合理的提高结构的安全性能,可以在成本不增加的前提下提高工程质量。

2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结构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建筑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但现阶段的建筑设计中却很容易出现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对建筑的质量产生出了直接的影响。主要内容:①建筑结构设计没有考虑到荷载问题,也就没有设计出有效的承载结构。在建筑建成后很容易出现水平方向上的倾斜;②设计时没有考虑到防火与通风等方面的问题,在电梯以及楼道等方面的防火设施上出现了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一旦出现火灾问题,很难及时的扑灭,甚至还会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2.2 抗震上存在的问题

对于建筑物来说,抗震性能是重要的指标之一。虽我国并没有位于地震多发地带上,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还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汶川、榆树等地区中所发生的地震,造成了建筑物出现了倒塌等现象,因此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建筑设计中,很少有人能够认识到做好抗震设计的重要性,自身的抗震设计意识也并不高,仅是从建筑物自身的负荷等方面出发来设计其强度。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一旦发生小强度的地震,就会对建筑物产生出较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出现安全事故等问题。

2.3 投机行为

在设计中,施工材料的选用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因此,在实际设计中一些建筑企业为了降低自身的建筑成本,往往就会采取偷工减料的方法,这样也就造成了材料上的限定。且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即便是建筑设计自身没有问题,但是受到材料上的影响,还是会造成安全问题的出现。主要问题:①钢材数量。作为建筑物中的主要受力结构,钢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一旦钢材数量减少,就会造成其抗剪强度、整体性等指标难以满足相关的标准与要求,从而也就会对建筑物的整体安全产生出直接的影响;②规格与配筋率。从经济的层面上来说,常常会出现替换钢筋的现象,或是降低配筋率等,这样也就对建筑物的整体强度与抗震能力等方面产生出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安全隐患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如何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以建筑系统设计为基础,在实践阶段需要掌握系统设计的具体要求,针对设计阶段存在的各类问题,如果不及时对结构设计流程进行分析和掌握,则势必影响施工效果。以下将对如何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3.1按照建筑结构规范执行

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对经济指标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践阶段要掌握建筑结构的具体要求,以规范化机制作为指导,按照建筑设计要求进行。考虑到具体政策只能的要求,为了保证其可行性,执行阶段必须掌握类型,具体包括:《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以法律规范作为基础,要做好约束工作,提升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以功能化建筑设计流程为基础,如果存在执行规范不严谨或者结构安全性低的现象,要提前对设计规范进行了解,不断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3.2 强化建筑设计师的质量意识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比较全面且系统,在设计阶段对设计师本身有严格的要求,考虑到理论教育指导的具体要求,要创新思维形式,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工作。建筑结构设计的工作量比较大,将相关建筑规范和设计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思想上的创新,能将其和新技术和新知识进行融合,进而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设计师自身的综合能力对建筑结构设计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设计流程和指标要求,要突出设计重点和要点,按照服务机制要求进行。以往很多建筑安全隐患的出现都是由于设计师不严谨引起的,对建筑质量不重视,因此导致设计难度比较大。

3.3积极开发新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提升技术应用能力是关键所在。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对高科技软件有严格的要求,将新型软件应用到实践中,能促进结构设计的稳定和可靠性。工程项目施工企业要加大科学研究力度,积极开发新软件,将先进的软件应用到结构设计中。此外对建筑结构设计本身有严格的要求,为了提升整体性能,提供充足的保证,要让设计人员学习先进的技术形式,为建筑物抗震性设计提供保证,进而提升建筑设计质量。

3.4 严格把控建筑材料质量关

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的关键所在,为了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要提前对建筑材料属性进行掌握,根据审核流程要求进行。实践证明,采用高性能和高质量的原材料能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需要做好材料质量把控关卡,禁止质量未能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的原材料进入工程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需加强对建材的选择进行严格把关,仔细核对建材供应商资质,选择信誉佳、口碑好的建材企业。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文章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工作人员抱有一个严谨的工作态度,明确建筑结构的设计内容,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对于一些建筑结构问题上,要进行灵活的创新,这样可以为行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楷模,进而净化整个行业的从业风气。

参考文献:

[1]侯捷.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思考[J].江西建材,2016,13:32+35.

[2]高嵩.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建议[J].科技与企业,2014,03:61.

[3]周其艳.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7:83-84.

论文作者:刘权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7

标签:;  ;  ;  ;  ;  ;  ;  ;  

建筑安全性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提高论文_刘权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