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建筑施工中较常用的一种施工技术,该技术的使用使得建筑工程能够更加安全地完成,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应该对深基坑支护技术更加重视,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改进,使之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更加成熟,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提供新支持。
1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难点
1.1基坑工程勘察的难点
受到一定的经济条件的限制,相关的技术标准达不到,因而在深基坑工程中出现一定的困难,基坑工程勘察常常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土层抗剪强度指标试验方法及取值不统一取得的土样,不可能全面反映土层的真实性。
1.2施工过程中的难点
在对深基坑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缺乏对项目工程的关注,就像在运用钢板作支护的项目中,没有重视对工程进度的加快,导致多余的工程建工周期的出现,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最终致使建筑的支护操作不能根据设计的规定进行,使得深基坑的尺码达不到标准,耽误深层基坑建筑的实施。此外如果基坑的支护失去效用,便会对周围的房屋、地下管道和道路造成破坏,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甚至危害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进行深基坑的支护建设对技术的要求较高,所以进行基坑支护工程建设时要科学设计和建设支护结构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支护技术保障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性。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实际应用
2.1土钉支护施工
为了加强对深基坑边坡的建设,为了保证工人安全地进行施工,应该把基坑稳定的技术应用在实际的工程的建设中,使工程能够更好地进行发展。比如说,把土钉支护的方法应用在实际的工作中,把土钉和土壤之间的摩擦力量发挥到最大,使基坑的边坡具有稳定性。当然,理论应该结合实际,将理论知识融入在实际操作中。采取具体的土钉方法,使工程更加安全,促进工程顺利地发展。在使用土钉的方法进行边坡稳定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应该在实际的施工中,先做一个实验,根据实验的情况再进行土钉的支护。第二,应该注意土钉使用的长度,应该在土钉上标注每个打进去的长度,这样也能方便后期的改进和发展。第三,使用土钉的方式进行支护的时候,应该和施工的技术相结合,严格按照施工技能上的要求进行,保障施工的安全性。
2.2土层锚杆施工
其基本的施工步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应该应用冲击式钻机以及螺旋式钻机等基本施工设备对实际的施工土层锚杆进行成孔处理,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如果相关区域的施工合理性在水文条件的允许范围之内,则可以应用螺旋钻杆进行施工。第二,在成孔处理完成之后,则需要对其进行拉杆的安放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时,施工之前需要其实际的施工环境进行处理,要做好相关的除锈工作等。土层锚杆的实际刹长度应该在30m左右。第三,在完成以上内容广之后,则需要进行灌浆施工。而这个环节的施工也可以说是这个阶段施工当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无论水泥的选择,还是相关的水灰配比都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制定。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如果想要降低水灰比,并且进一步的防止干缩以及泌水问题的发生,则可以利用适量的磺酸钙进行处理。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应用压浆泵来将水泥浆传输到拉杆当中。
2.3护坡桩施工
在建筑工程当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当中,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必须进一步的完善出并且不断的加强具体的施工监理工作力度,以及完善监理单位的相关行为规范。对于实际的施工建筑环节来说,建筑体系内部的相关管理人员以及工程监督人员需要保持高度的重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重相关的深基坑支护施工规范,以及施工过程当中的各个施工环节,在实际的监管过程当中,相关的监管人员以及监管单位应该合理的考虑到现实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环境。例如施工现场当中所具有的相关水文条件以及具体的地址条件等基本内容,在实际的应用以及开始之前。同样需要对具体的开挖技术进行规范,并且施工开始之前,还需要对相关好的施工计划进行多次的论证,以此来进一步的确保相关施工方案的具体行性,以及相关组织方案的合理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对相关的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把控,并且应该合理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当中所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严格的论述,在实际的施工以及发展过程当中,应该制定合理的应急计划。以此保障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当中的施工人员安全以及工程质量。同时,在实的施工过程当中,应该随时的检测施工场地周围所具有的地下管道相周边具体的建筑管线基础情况,并且对于土层边坡所出现的变形问题也需要引起必要的重视。通过进一步强化相关人员的基础责任意识,来不断的提升整体施工内容额质量。
3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监测技术
深基坑工程进行时,需要完成基坑监测工作,根据结果,我们能够准确了解基坑水平、竖向等位移情况,能够对基坑质量进行评估,降低工程建设的风险。测量装置选择徕卡1201全站仪,精度是1″。开挖时需要及时监测基坑,且每一层均必须进行测量,剩下环节必须一天一次。具体流程如下:(1)位移监测。开挖时,需要选择钢板桩围堰四边中点位置部署测点,以红漆标记,同时保留此时测量的结果。具体实施阶段,可选择全站仪、钢尺来实现,前者主要测量绝对位移,后者主要测量水平相对位移;(2)深层水平位移。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过程中,需要选择基坑底标高上方2m位置的围堰四边轴线部署反光贴测点,利用全站仪直接确定不同深度位置的水平位移;(3)裂缝监测。如果围堰外侧地面产生裂缝,需要马上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监测工作,同时需要对土体裂缝所在、走向等进行检测。将测点部署在裂缝两侧50cm位置,至少超过两对,如果长度偏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密。测点可选择小方木桩、十字螺丝钉共同来完成。监测过程中,可依靠标准钢尺确认测点相对位移来实现;(4)监测结果异常情况处理措施。基坑相邻建筑物一侧出现位移,每天超过2-3mm,并未出现收敛迹象的情况下,剩下基坑位移超过4-5mm,并未出现收敛迹象的情况下,不可继续施工,需要执行卸载、回填基坑等方案,避免建筑基础受到影响。
4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发展得越来越快,在建筑技术上也有了许多的突破。基坑在工程发展的过程中是非常的重要的,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项目是否能持续、稳定地发展。在深基坑支护的发展中,因为支护的重要性,关系着工程能否顺利的发展,关系着现场施工作业的操作人员能否顺利地展开工作,所以,基坑的支护技术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保证工程施工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薛剑茹,杨得志.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
[2]赵海龙,杨洁,沈小明.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6.
[3]孙志群,肖先炳.刍议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
论文作者:王成东
论文发表刊物: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基坑论文; 深基坑论文; 位移论文; 过程论文; 工程论文; 土层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