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阴县妇幼保健院 湖南岳阳 414600
【摘 要】目的:分析小儿川崎病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最佳剂量。方法:选取我市某三甲医院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川崎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顺序的前后,平均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从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上进行比较,以探讨其最佳使用剂量。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偏高(P<0.05);同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相较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较多,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川崎病患者运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常规剂量,且在症状改善时间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虽然不良反应却无较大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川崎病;丙种球蛋白;最佳剂量
川崎病是临床儿科相对常见的一种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其临床症状有淋巴结肿大、高热、黏膜充血以及手足僵硬等,如果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能将会危及患儿全身的血管[1]。尤其是冠状动脉。随着炎症现象的扩散,病症也会越加严重,从而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2]。多数患儿在发病后,生长发育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越早治愈也就意味着疾病的影响越低。因此,临床对该种疾病治疗的有效性极为重视。丙种球蛋白药物是治疗小儿川崎病的常规药物,用药效果相对较好。但是,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药物,在用药后的效果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临床一直致力于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丙种球蛋白最佳剂量的探索。笔者结合我市某三甲医院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患儿用药状况进行探讨。具体资料阐述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市某三甲医院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川崎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顺序的前后,平均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包含男27例,女23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5.1±2.1)岁,从发病到就诊时间3~7d,平均就诊时间(5.1±1.2)d;观察组包含男28例,女22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5.0±2.3)岁,从发病到就诊时间3~8d,平均就诊时间(5.2±1.3)d。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加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山西康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94004,规格2.5g),选取丙种球蛋白400mg/kg,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连续给药2d。同时,给予30~50mg/(kg`d)阿司匹林,分3次用药;0.3~0.5mg/kg地塞米松注射液,静脉滴注给药,每日2次。
观察组患儿患儿采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在对照组的阿司匹林和地塞米松用药基础上,对患儿给予丙种球蛋白2g/kg,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连续给药2d。在患儿病情改善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规格10mg),30~50mg/(kg·d),分3次服用。
1.3 评价指标
1.3.1 疗效评价 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体征正常;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严重化。
1.3.2 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其主要包含黏膜充血、皮疹、淋巴结肿大、手足症状。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偏高(P<0.05);同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相较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较多,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3讨论
在近几年来,我国小儿川崎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严重限制的国内儿童成长健康,部分患儿还会诱发后天性心脏病,从而导致其生存质量下降。在临床探究中发现,多数川崎病患儿都会以高热现象最先显现,且持续时间在5d以上,其他症状不明显。部分家长或者医师会将其等同于单纯的发烧,从而导致药物使用不恰当,治疗效果较差,且还很容易诱发其他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心肌梗死、血栓等心血管疾病,从而危及患儿生命健康。丙种球蛋白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免疫制剂,能够有效地预防传染性肝炎。通过大量输注丙种球蛋白抗体的方式,能够提高患儿的免疫力,改善其免疫功能,从而对毒素和病毒加以中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且在运用的过程中,该种药物还能够减少内皮细胞抑制,降低其血管损伤的可能性[3]。常规剂量用药效果虽然尚可,但是无法达到最佳状态。大剂量的用药患儿虽然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但是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用药的结束会自行消失。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症状改善时间上,也短于对照组。该次研究结论与郭梅等人一致,具有可信性[4]。
综上所述,对小儿川崎病患者运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常规剂量,且在症状改善时间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虽然不良反应却无较大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魏理珍,许丽.探讨应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7,14(09):21.
[2]王朝辉.小儿川崎病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评估及最佳剂量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04):531-532+535.
[3]黄露敏.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7):173-174.
[4]李渝华,郭梅.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4,43(11):1368-1369.
论文作者:梁慧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患儿论文; 球蛋白论文; 剂量论文; 川崎论文; 对照组论文; 小儿论文; 症状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