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中医医院 6384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于2016年04月-2017年04月间收治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中,选择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92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n=46)与研究组(n=46),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之上,采用中医加减辨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疗效高达93.47%;常规组临床总疗效高达78.26%;组间结果比较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发现研究组低于常规组(6.52% VS 17.39%),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成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
在临床儿科疾病中,肾病综合征较为常见,临床表现呈少尿、水肿、呼吸道感染等,而且病程长,采用激素予以治疗后,容易发生诸多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减低,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目前尚未明确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原因,治疗疗效欠佳[2]。在临床实践中,我院尝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小儿肾病综合征进行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总共纳入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92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04月至2017年04月,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组病例数为46例。其中常规组有男性研究对象28例,女性研究对象18例,年龄2-12岁,平均(7.67±1.33)岁,病程7d-2年,平均(3.77±2.12)个月;研究组有男性研究对象30例,女性研究对象16例,年龄2-11岁,平均(7.14±1.19)岁,病程5d-2年,平均(3.55±2.31)个月。两组临床资料经过临床检验,发现无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口服5mg强的松,2次/d,5mg/次;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20ml+50mg环磷酰胺。持续应用三周,当患者尿蛋白呈阴性之后,强的松用量则改为5mg/次,1次/d。稳定病情后,再一次降低强的松的用量。
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之上,采用中医加减辨证治疗,具体方法为:(1)针对脾肾阳虚者,方组:党参、白术、茯苓、熟地、附子、白茅根、菟丝子、椒目、生麦芽、猪苓、泽泻;(2)脾虚湿泛者,方组:生麦芽、茅根、赤小豆、陈皮、棉芪、苡仁、白术、党参、茯苓、泽泻、桂枝、猪苓;(3)若患者呼吸不畅,则加三子养亲汤;(4)若患者尿少,则加肉桂和车前子;腹胀者则加大腹皮和砂仁;高血压者则加决明、珍珠母、夏枯草。1剂/d,用温水煎煮,2次/d,分早晚服用。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标准如下:接受临床治疗后,患者蛋白尿经连续测定呈阴性,每日尿蛋白定量<0.2g,血白蛋白接近正常或恢复正常,视为显效;接受临床治疗后,患者尿蛋白下降明显,24h尿蛋白<3.5g,血白蛋白改善显著,视为有效;患者血白蛋白、尿蛋白无任何改善,更甚至呈严重化趋势,视为无效。临床总疗效=(有效+显效)/总病例*100%。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组,临床治疗总疗效达到了93.47%;经过单纯西药治疗的常规组,临床治疗总疗效达到了78.26%;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小儿肾病综合征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欠佳,而且不良反应较多[3]。激素类药物可通过抑制免疫、抗炎等作用,帮助患者改善免疫失调所引起的肾小球损伤及其炎性反应[4]。此次研究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主要是因为中医辨证治疗,可帮助患者改善肾阴虚,避免激素引起的阴虚火旺,减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治疗顺从性提升;通过中医治疗,还可以促进患者提升肾上腺皮质能力,避免患者发生反跳现象,达到稳固疗效的作用[5];中医治疗在促进患者免疫能力提升、温肾助阳方面,效果也十分突出。
经过本次研究尝试,结果发现中西医治疗的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这一结果提示我们,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优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万红,唐国红,邹洪. 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2014,04:471-472.
[2]王蕴娴,李静.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临床研究,2016,01:106-107.
[3]周平,谭忠友,秦弦. 小儿肾病综合征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的临床效果[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9:2810-2812.
[4]彭忠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9:4369-4370.
[5]郭起安. 血栓通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及高脂血症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04:400-401.
论文作者:陈东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7
标签:患者论文; 小儿论文; 肾病综合征论文; 疗效论文; 常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