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福太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贵州 威宁 5531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颅脑交通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 年2 月到2014 年12 月收治的颅脑交通伤患者521 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损伤情况,并根据其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其手术治疗效果。结果:521 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死亡72 例,死亡率为13.8%;预后良好359 例,预后不良90 例,分别占68.9%和17.3%。对患者的处理前的GCS 评分和GOS 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可见r=0.901,P<0.05,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颅脑交通伤的患者通常病情严重,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要做好院前急救工作,快速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休克等情况进行及时纠正,降低死亡率,提高预后效果。
【关键词】颅脑交通伤;临床特点;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409-01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颅脑交通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颅脑交通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颅脑交通伤患者521 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且致伤原因均为交通意外。其中,男336例,女185 例,患者的年龄在7 岁到82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8±3.5)岁。其中,8 例患者合并颅底骨折,5 例患者合并颅骨骨折,2 例患者合并原发性脑干损伤,23 例患者合并脑挫裂伤,17 例患者合并颅内血肿,5 例患者合并弥漫性轴索损伤。
患者在入院时的GCS 评分在3 分到15 分之间,平均(9.3±2.3)分,其中GCS 评分在3-8 分(重型)、9-12 分(中型)、13-15 分(轻型)的分别有200 例、249 例和72 例。 患者的其他部位合并上分布情况为:合并肝脾破裂、胃肠穿孔、血气胸、锁骨及长骨骨折的患者分别有25 例、8 例、12 例、7 例,部分患者(27 例)发生休克。
1.2 方法
患者经院前急救送至急诊室后快速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诊断和治疗,按照患者的情况给予急诊室常规抢救,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抗休克治疗,必要时需给予行气管插管,对合并皮肤裂伤的患者进行清创、缝合;然后快速给予血液检验、腹部或胸部穿刺检查、床旁 B超及其他常规专业检查,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实施等头、颈部和胸、腹部CT 扫描,特别是脑部CT 检查,确定颅内病变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明确患者的损伤情况后,对颅脑损伤、合并伤等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如常见的颅内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胸腔闭式引流术、开腹手术、骨复位内固定术等。同时,给予降低颅内压、神经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辅助治疗,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预防消化道出血和感染的治疗等。
1.3 观察指标
对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记录其死亡情况以及存活患者的预后情况,按照G0S 预后分级标准[1]:GOS 1 分为死亡,2-3 分为预后不良、4-5 分为预后良好。患者在治疗后经CT 复查如发现有新血肿产生或者原有血肿体积增大程度超过25.0%可定义为进展性血肿[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21 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死亡72 例,死亡率为13.8%;预后良好359 例,预后不良90 例,分别占68.9%和17.3%。患者的死亡原因包括:失血性休克、脑干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营养衰竭、肺部感染,分别有7 例、32 例、23 例、6 例、4 例。对患者的处理前的GCS 评分和GOS 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可见r=0.901,P<0.05,呈显著正相关。见表1。
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份等进行调查统计可见,男性患者336例,占64.5%,显著高于女性患者的患病率,18-50 岁之间的患者346例,占66.4%,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伤员中以摩托车驾驶员、乘客为主,共264 例,占50.7%,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因交通意外致伤的几率大大增加,颅脑交通伤就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在各类颅脑损伤原因中占到近50%[2],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而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等对其临床救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521例颅脑交通伤患者的基本资料、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发现,男性,18-60岁的中青年、摩托车驾驶员、乘客是发生颅脑损伤最多的人群,其本身损伤严重,有多种严重颅脑损伤表现,也多合并严重的胸腹部伤,治疗中应尽量做好院前急救(研究认为伤后1 h 是急救的黄金时间[3],伤后迅速给予医疗急救,能大大降低致死致残率),为急诊室诊治提供良好的条件。做好常规抢救的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给予全方位辅助检查,明确患病情况,确定治疗方法。本文对患者的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的GCS 评分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可见,其治疗前的病情轻重程度与治疗后的预后效果呈显著正相关,也提示需对中重症患者加强重视,从院前急救、全面检查、合理安排抢救顺序等多个方面,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赵铁安,许文辉.颅脑交通伤2163 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2011,37(22):2651-2652.
[2] 罗育健.252 例颅脑交通伤临床救治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7):88-89.
[3] 韩波.颅脑交通事故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3):1063-1064.
论文作者:范福太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5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交通论文; 损伤论文; 情况论文; 血肿论文; 评分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