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的不等式——谁来关注科技书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书评论文,不等式论文,谁来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9年以来,我国出版事业从复苏到初步繁荣,以至跻身于世界十大出版国之一,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出书品种从1979年的17212种,增加到1997年的12万种,增长了5.9倍。而书评从1979年的254篇,增加到1994年(此后尚无统计)的5087篇,增长了19倍,可见书评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提供的资料,从1979—1994年,我国每年在报刊上公开发表的书评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为简化起见,试以每5年一个统计时段,详见表一:
年份19791985
1990 1994(年)
书评篇数254 2673
2651 5087(篇)
如果以当年出书的品种与书评篇数作对比,百分比如下,详见表二:
年份19791985
1990 1994(年)
出书品种17212
45603 80224 103836(种)
书评篇数254 2673
2651 5087(篇)
书评占% 1.475.86
3.30 4.89
从上表看出,书评的绝对数1994年几乎比1985年增长一倍,但与出书品种相比,书评占出书总品种的比例却下降了。其原因有多种,最主要的恐怕是同类书低水平的重复比较严重,原创性的作品未能按比例增加,书评失去了新鲜感,书评家欲说还休。
从十几年书评发展的情况看,最值得注意的是科技书评严重滞后,不仅数量偏少,而且较之其他门类的书评,科技书评所占比例偏低,详见表三:
年份 1979
1985
1990 1994(年)
书评总篇数
2542673
2651 5087(篇)
其中:
社会科学 32 737797
1495(篇)
文化教育 17 145168
406 (篇)
文学艺术 1391233
1087 2020(篇)
科学技术 15 10868116 (篇)
其他 51 450531
1050(篇)
从上表看出,科技书评在所有书评上占的篇数最少,而且增长缓慢。
如果再从当年分类出书品种与相应的书评作对比,科技书评的滞后状况更加明显,详见表四:
以1994年为统计样本:
全年出书品种
103836
书评总数
5087
书评占
4.89%
社会科学品种
13488书评总数
1495
书评占
11.08%
文化教育
45551书评总数
406书评占
0.89%
文学艺术
15085书评总数
2020
书评占
13.39%
科学技术
20128书评总数
116书评占
0.57%
其他
9584 书评总数
1050
书评占
10.95%
从上表看出,科技书评在所有各类书评中占的比例最低,大体上每出200种科技书,只有1种书曾被评论。如果以每年出书总品种数与书评总数作对此,其比例约为200种中有10种书曾被评论。 科技书评与之相比,差距为10倍。这种状况,希望能引起科技界、特别是科技出版界的高度重视。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了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走“科教兴国”道路的战略方针,指出这是立国之本、强国之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最近撰文指出:“科学教育、科学普及、科学出版、科学信息网络等是社会化的公共事业,也更将成为企业和社会普遍参与的事业,成为社会的普遍要求,将形成全球最大的文化产业之一。”笔者认为,科学出版产业作为科学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科教兴国”的重要支柱之一。目前我国科技书每年出书约20000余种,占当年出书总品种的20%左右。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出版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与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相比,我们的科技出版产业还处于相对落后地位,应该有更快更大的发展。当前科技出版产业既面临着大好机遇,又有许多实际困难,需要从研究科技出版产业政策着手,考虑如何进一步解放出版生产力,比如怎样搞活出版机制和调整出版体制(包括打破部门和地方所有制),适当拓宽专业分工范围,调整税收政策,强化激励机制等等,使科技出版能“放水养鱼”,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其中加强科技书评应列为重要的工作项目,要提倡科技编辑亲自动手写书评,重要的科技书评还要请权威专家写书评或组织讲座,就像当年华罗庚先生推广“优选法”那样,使科学技术普及化,促使科学技术真的转化为生产力。这项工作功在当代,泽被后代,希望得到多方面的重视。
附注:本文书评资料来源:
《全国书评索引》(1979—1985年)、 (1985 —1991 年)、 (1992—1994年),分别由云南人民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