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人民医院CT室 417600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CT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方法:以2008年5月-2014年5月经我院确诊的15例CVST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CT及MRI平扫和(或)增强扫描以观察它们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栓形成位于上矢状窦6例,直窦及下矢状窦3例,横窦-乙状窦3例,横窦-乙状窦及上矢状窦1例,横窦-乙状窦和上矢状窦及直窦1例,脑深部静脉及皮质引流静脉3例。结论:CT对急性CVST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亚急性CVST而言,MRI和MRV检查能有效的显示出CVST的特征性表现。
【关键词】MRI;CT;脑静脉窦;血栓;诊断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CT and MRI in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Methods:by May 2008 - 2014 years 5 menstrual diagnosed 15 patients with CVST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patients were CT and MRI plain scan and(or)enhanced scanning to observe their formation of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diagnosis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thrombosis in the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in 6 cases,straight sinus and inferior sagittal sinus in 3 cases,transverse sigmoid sinus in 3 cases,transverse sigmoid sinus and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in 1 cases,transverse sinus and sigmoid sinus and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and straight sinus in 1 case,deep cerebral veins and cortical venous drainage in 3 cases. Conclusion:CT has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r acute CVST. MRI and MRV examination can effectively show the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CVST in subacute CVST.
Key words:MRI;CT;cerebral venous sinus;thrombosis;diagnosis
脑静脉窦血栓(CVST)的发病率较低,但因其可导致患者颅内压增高,脑出血,脑梗死等而危及患者生命。及早的诊断和定位对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CT、MRI、MRV及 DSA对诊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其对CVST的诊断各具特点和优势。本研究以我院确诊的15例CVST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CT、MRI对CVST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8年5月-2014年5月经我院确诊的15例CVST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患者的年龄介于18岁-65岁之间,平均年龄(38.54±11.45)岁。患者的发病时间2d-5个月不等,其中发病时间小于3d(急性)治疗的患者共计8例,发病时间4d-1个月(亚急性)治疗的患者共计4例,发病时间大于1个月(慢性)治疗的患者共计3例。入院询问患者病史,其中有明确严重感染病史3例,高血压病史超过5年的患者共计5例,有2例患者曾有脑部恶性肿瘤病史或脑部手术史,其余患者自述未有严重的或手术病史。所有患者入院症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以及脑膜刺激症。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脑脊液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实验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检查,结果均正常。所有患者的颅内压均大于400mmH2O。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CT平扫,MRI平扫以及增强扫描,8例患者进行增强CT扫描。CT为美国GE公司的16排螺旋CT机,电压120-140KV,层距10mm,层后10mm。增强CT扫描选用优维显对比剂,1.5ml/Kg,采用Medred压力注射器以2-3ml/s的速度注射。MRI扫描选用西门子1.5T磁共振仪,具体参数为:T1WI(TR/TE550ms/12ms)、T2WI(TR/TE 2200ms/90ms)、层距1.5mm、层厚5.0 mm、矩阵256×256、FOV 320×320。增强扫描采用泛影葡胺,0.1 mmol/kg,以3ml/s注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统计学方法
将观察记录的数据录入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的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以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脑静脉窦血栓的部位分别为:上矢状窦6例,直窦及下矢状窦3例,横窦-乙状窦3例,横窦-乙状窦及上矢状窦1例,横窦-乙状窦和上矢状窦及直窦1例,脑深部静脉及皮质引流静脉3例。
8例急性期患者CT扫描有4例患者可见脑静脉窦区三角形高密影,2例患者横窦区条索状高密度影。4例亚急性患者2例患者可于脑静脉窦区域内见等密度影。3例慢性患者总有1例患者可于脑静脉窦区域内见高低密度混合影。8例行增强CT扫描的患者,有2例急性期患者,1例亚急性期患者及1例慢性患者可于脑静脉窦区域见空三角征或(和)条索状充盈缺损。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各1例患者能见到脑出血所致的高密度影,另外急性和慢性各1例及2例亚急性患者可见脑水肿。
15例患者行MRI平扫结果显示有12例患者于脑静脉窦区域内见不同程度的等信号或高信号。1例右侧横窦血栓形成患者于T1WI、T2WI均表现高信号,3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患者于T1WI、T2WI也均表现高信号。2例患者有静脉性脑梗死,脑实质MRI影像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有3例上矢状窦血栓患者进行MRI增强扫描,结果显示为上矢状窦有充盈缺损和窦壁强化。
3 讨论
脑静脉窦的构成十分复杂,主要有横窦,直窦,上、下矢状窦,乙状窦及海绵窦等。脑静脉窦血栓的形成原因主要有炎症性和非炎症性量类[1],炎症型中海绵窦和横窦是最常受累的部位;而非炎症型中上矢状窦最容易受累。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多继发于化脓性乳突炎或中耳炎。在具体部位中,本研究的病例结果显示,上矢状窦部位的血栓形成发病率最高,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常由额窦、鼻腔炎症,脑炎、或脑脓肿引起。或由横窦、海绵窦、岩窦、翼丛等诸静脉血栓扩散至上矢状窦所致,这可能于该部位内有诸多小梁以及静脉走形比较迂回有关系。
及早的诊断和定位血栓形成部位对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CT、MRI是最为常用的检查方法,对于CT而言,CT增强扫描能较清晰的显示出CVST患者的空三角征和(或)条状充盈缺损,故其对急性和亚急性CVST的诊断价值较大[2]。另外,CT平扫也能较为清晰的显示静脉淤血、静脉性脑梗死等引起的特征性变化。而对于MRI而言,CVST急性期T1WI表现为等信号,T2WI表现为低信号,其信号特征均不十分明显,因此MRI对于急性期的CVST诊断较不易[3,4],但其对于亚急性期CVST患者来说,T1WI、T2WI均表现为清晰的高信号,诊断较为容易和准确[5]。MRI对于慢性期CVST的显影信号均会减低,因此对于慢性期患者的诊断意义不大,但可通过结合CVST患者并发的脑水肿、脑梗死等征象相结合加以诊断[6-8]。
总之,CT对诊断CVST具有实惠、简单、有效,对急性和亚急性的CVST诊断的准确性都较高。而MRI对急性和慢性CVST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MRI于MRV结合或通过一些间接征象对CVST的诊断也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就是说,CT对急性CVST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亚急性CVST而言,MRI和MRV检查能有效的显示出CVST的特征性表现。因此,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评估后决定采用何种检查方法。当然,在各种情况均允许的情况下,CT、MRI、MRV甚至DSA相结合,将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王娟,周义成,陈信坚.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 I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5,16(1):1-41.
[2]王娟,周义成,陈信坚.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 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5,l6(1):1-4.
[3]周宇,戚跃勇,邹利光,等.脑静脉窦血栓的影像学检查[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3):47-50.
[4]陈建廷.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 与MRI 特点对比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10,3(1):367-368.
[5]钟文招.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MRI 诊断[J].现代医学影像学,2010,2(1):65-68.
[6]Agid Rt,Shelef I,Scott JN,et al.Imaging of the Intracranial Venous System.The Neurologist,2008,14(1):12-22.
[7]孟强,张蕾,梅茸,等.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65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08,1(1):10-13.
[8]李尚喜.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MRI影响特点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0):74-75.
论文作者:蔡星中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血栓形成论文; 信号论文; 血栓论文; 病史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