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54例输血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27例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任何干预操作,127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干预,严格按输血信息系统流程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输血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输血标本采集规范率、申请单填写正确率、输血指证符合率、输血过程完整记录率等输血质量监控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输血用量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过程进行控制可显著提高临床输血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输血质量控制体系;输血质量;输血率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059-02
质量控制体系是企业经营管理常用的一种方式,是确保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转的关键。为提高临床输血质量,我院以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质量进行控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254例输血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就诊时间均为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7例,其中男72例,女55例,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63岁,平均年龄(45.3±4.3)岁;观察组127例,其中男74例,女51例,患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61岁,平均年龄(44.9±4.8)岁;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实施任何控制措施,未使用输血信息管理软件;观察组则采用输血控制体系,同时使用输血信息管理软件,进行干预详细措施如下。
第一,充分发挥院内输血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在输血质量控制过程中,管理委员会成员(输血科)必须要定时进行统计报告,管理委员会对输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存在的质量隐患进行总结、分析,并及时进行讨论研究,并进行全院公示,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进行跟踪观察。
第二,输血前的质量管理。输血前必须要严格落实患者知情同意制度、传染病指标检测,认真审核相关输血标本及申请单,确保申请单均符合相关要求,对不符合相关要求的返回科室完善才能配血。同时利用输血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流程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三,输血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双人认真核实患者及血液相关信息,用PDA扫描录入,确保各内容符合要求,然后才能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输血操作,并详细观察记录输血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
第四,输血后的质量控制。输血后,主管医师需认真进行输血记录,及时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对输血反应的患者信息进行全面细致的填写,并及时反馈输血科进行相关核查,上报医务科、护理部,月底进行总结分析。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输血质量监控指标,包括输血标本采集规范率、申请单填写正确率、输血指证符合率、输血过程完整记录率等、同时对两组患者输血用量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分别为(x-±s)、(%),并分别进行t与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输血质量监控指标结果比较
观察组127例患者血标本采集规范率、申请单填写正确率、输血指证符合率、输血过程完整记录率分别为96.8%(123/127)、94.4%(120/127)、90.6%(115/127)、91.3%(116/127),
对照组127例患者分别为79.5%(101/127)、72.4%(92/127)、69.3%(88/127)、81.1%(103/127),组间对比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输血用量比较
观察组127例患者输注成分血用量962U(其中血浆用量为341U);对照组127例患者输注成分血用量1285U(其中血浆用量为623U);组间对比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输血是临床上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效措施,临床上通常将能不输血尽量不输血、能少输血尽量少输血作为临床用血的基本原则,以尽量避免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但对于必须要输血的患者就要加强对输血质量控制的重视[2-3]。本研究中以输血质量控制体系方式对观察组127例患者进行干预控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输血标本采集规范率、申请单填写正确率、输血指证符合率、输血过程完整记录率、输血用量等输血质量监控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主要是由于通过实施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可从输血前、输血过程中、输血后等各个阶段对输血情况进行控制,可更加全面、仔细对输血患者的具体情况及输血内容进行监控,可为各个环节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保障。
笔者认为,为提高临床输血质量,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上,医院还需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以不断增强输血科及临床对输血知识的掌握与认识,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输血制度和流程的知晓率,以尽可能为患者用血安全提供保障。此外,充分发挥输血管理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加强多学科会诊、协作制度,加强医护人员沟通交流,以确保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血。
总而言之,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过程进行控制,可显著提高临床输血质量,有效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安海莲,崔春兰,金玉顺.加强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对改善临床用血评价考核客观指标的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8):971-973.
[2]张辉.血型研究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的影响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143-143.
[3]李福照.浅谈县级医院输血科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性[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439-440.
论文作者:周文彪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6
标签:患者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论文; 体系论文; 申请单论文; 两组论文; 用量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