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关键技术;配电网;规划问题
引言
在发展过程中,供电能力是主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何提升电网的供电能力,保证居民的正常日常用电,使电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电网企业主要研究的课题。为此,必须对电网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以此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使电力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然而,在当前形势下,我国许多电力企业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只对眼前问题进行考虑,忽略了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导致电力企业的投资成本不断增加。
1、配电自动化关键技术的配电管理问题
新型电网规划建设可以从根本提高供电的质量,保证供电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1]。在的电网规划过程中,预测电网的负荷,对电网进行正确地规划,并且对电网的规划经济进行评价等问题,都是电网规划过程中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重要事项[2]。因此,在电网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以促进电网规划工作的合理性,同时也是提高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在进行电网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对电网的负载进行准确预测,其负载预测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电网的负载预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很难对其进行准确预测,因此对预测的准确度也难以保证。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影响电网预测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负荷水平、气候条件等。这些因素已成为准确进行预测的关键问题,可以根据电力企业实际特点,采取周期性的预测,只有从根本保证预测的准确性,才能为电网规划建设提供稳定的前提。
2、配电自动化关键技术
2.1分布式发电
分布式发电,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基于创新意识的发电方式,在进行发电时会将不同的模块进行组合,在其作用下进行发电,其发电功率具有明确的要求,对于一些国家和地区来说,结合地区的发展特点,对其发电功率进行调整,使其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分布式发电具有诸多的优点,主要优势是可以对不同的模块进行整合,使发电的效率得到提升。建设分布式发电模式通常会结合实际区域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合理的建设安装方案。分布式发电主要以自行控制发电为主,对用户端所提供的多种用电设备可以同步进行使用,对电量进行合理控制和调试。在进行调控时,对于富余的电量可以进行再次利用。分布式发电主要以新能源为发电能源,对环境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因为新能源具有重要的节能优势。从中可以看出,分布式发电技术,是绿色新能源技术应用的最好展示。
2.2配电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对一定范围内的用电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还可以促进一定范围内区域的电网规划完善。积极研究配电网络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提升服务方面的内容,在满足用户用电需要的基础上,对智能化配电网技术进行合理优化,以满足配电管理建设的需要,从而提高配电网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6]。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配电自动化的自动化技术,在进行方案制定时,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调节和改进,并建立有效机制,这种机制的主体就是建立在配电主站系统方面,可以对配电通讯系统进行高效配合,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对配电网的位置进行确定,构建相关的网络模型,运用该模型可以对智能化配电网进行远距离操控,以确保配电网技术传递的信息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3、配电自动化关键技术在优化配电管理质量方面的实施要点
3.1提升相关技术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配电自动化关键技术的配电网络规划,对国家发展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证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应该对相关规划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提升。在当前发展过程中,人员素质还存在有待提高的问题,专业技能水平有待提升,面对配电自动化的技术不能正确进行使用,也难以从整体进行统筹,更不能促进配电管理发挥真正的价值和作用,只有整体素质强、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人员,才能为配电自动化关键技术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进行配电自动化建设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力度,掌握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正确的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合理运用。同时,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动态需要加强关注和重视,对环境因素的影响,应该坚持以定量和定向分析相融合的方式,对整体设施进行合理规划。
3.2建立健全配电自动化监督机制
利用配电自动化关键技术对配电管理进行规划,应该以合理完善的制度进行约束和控制。因此,应该不断加强配电自动化监督机制的建设力度,使其可以为配电管理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结合实际现状进行宏观调控,为配电管理进行合理决策,并对决策的方向进行明确,在进行规划时,可以为其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建设水平、相关资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核,确保所有的工作人员对配电网建设都能发挥真正的作用,保证相关人员的基本能力,可以满足实际的配电规划质量。同时,政府应该与相关部门对配电网运行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出现的安全问题,应该进行针对性分析,并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加强建设力度。在技术指标说明中,自动化分为3个指标层,配电自动化终端覆盖率,可以对配电自动化与设备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映;线路馈线自动化占比指标层,是变电站出线到用户用电设备之间的馈电线路自动化的比例,是配网衡量先进性的重要指标;配电网线路故障定位成功率是线路自动化水平的指标。
3.3加强配电自动化设备的相关维护
为了从整体对配电自动化关键技术进行优化,提高配电管理的质量,必须对配电自动化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同时要对设备的损耗进行合理控制,使设备可以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7]。在此基础上,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进行创新,使其可以按照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正确使用智能化配电网设备。此外,要组织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在日常维护过程中,相关人员的技能水平,应该满足实际的发展需要,才能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合理的掌握,使设备的使用性能可以发挥最佳的状态。因此,相关工作人员的日常活动应该按照设备维护制度进行,同时工作人员必须主动肩负维修的责任,才能使维修工作不再停留于形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配电网作为电力用户与供电企业之间进行沟通的有效平台,建立完善的配电网系统可以为人们的日常用电提供保证。在能源问题的影响下,新能源的应用为配电管理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应用配电自动化关键技术对配电网进行规划设计,可以充分满足现实的发展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实际建设需要进行准确规划,如此才能满足实际的发展需要,促进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代芳鑫,李晓梅,关永宝,等.基于配电自动化关键技术的配电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9,12(01):160-162.
[2]钟伟华,钟嘉欣.浅谈基于配电自动化关键技术的配电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1):890-910.
[3]裴林,刘旭涛,李明宇.基于配电自动化关键技术的配电管理探讨[J].电子世界,2018,12(15):183-184.
论文作者:姚世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电网论文; 关键技术论文; 配电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分布式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