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表上电柱创新过程与创新方法分析论文_易鑫,李洋,刘素杰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河南许昌 461000)

摘要:文章通过具体分析四代智能电表上电柱的创新结构、创新环境与创新方法,详细介绍了其创新过程,论证了其创新原理与科学方法。分析了创新思路与创新方法。

关键词:上电柱;创新结构;创新方法

智能电表属于大批量生产,每年国内外市场对智能电表的需求量几千万只以上,智能电表的调试、检验、设置参数、对外展示都需要对智能电表上电,常规的上电柱及上电端子座需要有对电表压紧机构,才能保证电表准确定位,上电效果好。经过多次创新之后,不用压紧机构,直接插在上电柱上,实现自动定位,自动锁紧。围绕上电柱在上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对上电柱作了一系列的创新。

第一代上电柱

图一

第一代上电柱就是一个光杆圆柱体,如图一所示,材料为59铜,上电依靠上电柱顶端顶紧,为了接触充分,需要压紧装置对智能电表压紧,上电螺钉紧压在上电柱上,让上电柱对智能电表充分接触,保证上电良好。该上电柱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但上电过程麻烦,使用寿命较短,上电效果一般。

第二代上电柱

第二代上电柱结构如图二所示,为圆弧型结构,中间有螺纹齿,直接顶在上电螺钉上上,与螺钉对接,结构简单,但加工麻烦,不易加工,有增大接触面积之功效。

图二 圆弧带螺纹齿的上电柱

第三代上电柱

第三代上电柱为了保证接触充分,增大接触面积,保证热硬性,上电柱为月牙型,如图三所示,由过去的59铜创新为铬镐铜,上电时,在压紧装置的压力下,上电柱月牙紧紧包围在上电螺钉上,上电柱由过去的线接触转化为面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减少了发热量,又因为上电柱材料为铬镐铜,热硬性好,能保证100A以上的大电流智能表顺利通过调检测试。

该上电柱的特点是结构加工难度大,但上电时,接触充分,热硬性高,可保证大电流电表顺利通过检测,在电表上电各种环境中应用比较普遍。

图三

第四代上电柱

第四代上电柱如图四所示,在上电柱顶端增加两个对称的弹簧片,在压紧装置的压力下,弹簧片弹性压紧,紧紧地压接在智能电表上电端子上,与上电端子充分接触,保证上电正常进行。第四代上电柱主要针对英国电表,因上电端子座有特殊的结构,有两片活动的上电联接片,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实现对上电柱的技术创新。

图四

图五 六瓣上电柱;1.六瓣端面,2.涨开小圆柱;

第五代上电柱

第五代上电柱如图五,为六瓣上电柱,将上电柱均匀分成六等分1,内置涨开小圆柱2,顶端有圆弧倒角,可方便上电柱插入上电端子中,因六瓣上电柱内置有涨开小圆柱,上电柱有向外涨开的趋势,可以紧紧地贴在智能电表上电端子上,实现不用压紧装置就可自动定位、自动压紧。上电结构简单,上电快速、方便。

创新方法分析:纵观五代上电柱的创新过程,其创新方法为奥斯本六M法的具体运用,奥斯本六M创新法就是围绕创新物体进行六个方向发问,即可以增加吗?可以减少吗?可以改变吗?可以代替吗?可以颠倒吗?可以缩小吗?

上电柱第二代第三代创新,就是针对第一代上电柱接触面积小,热硬性不足,对上电柱结构进行改变,由圆柱型创新为月牙型,接触面积由一条线改变为一个面,大大增大了接触面积,减少了发热量,提高了热硬性。

第四代上电柱是针对不同的上电端子,在上电柱上增加两个对称的弹簧片,符合奥斯本六M创新法中的可以增加吗?通过增加两个对称的弹簧片,增大了上电柱与上电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实现上电效果良好。

第五代上电柱的创新方法同时运用了奥斯本六M创新法中的可以改变吗?可以增加吗?可以减少吗三个方法,通过改变,变过去的圆柱型为六瓣型,通过增加涨开小圆柱,实现上电柱有向外涨开的趋势,让上电柱紧紧地与上电端子抱在一起,接触充分,上电效果良好,实现自动锁紧,省去了压紧装置,从而减少民上电装置的结构,实现了可以减少的创新方法。

上述五代上电柱创新方法,也符合自然改造法,就是针对创新物体在新的环境中,存在不合理,不理想,不能实现等现象,围绕创新物体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创造性改造,从而实现技术创新,这一方法叫自然改造法。

如第三代针对第一代存在发热量大,上电柱热硬性不足等现象进行创新的,第四代是针对第一代不适应第三代的外部环境而进行创新的,第五代是针对有压紧机构占用空间大,生产成本高这一现象进行创新的,就是针对缺陷,针对不足进行自然改造,从而实现技术创新。

结束语

创新无止境,关键在于培养发现问题的眼光、解决问题的思路,创新技术的方法。多思考,多实践,定能思如泉涌,创新方法常用常新。

论文作者:易鑫,李洋,刘素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  ;  ;  ;  ;  ;  ;  ;  

智能电表上电柱创新过程与创新方法分析论文_易鑫,李洋,刘素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