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弘扬传统文化 铸造德育精魂论文_鞠丽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弘扬传统文化 铸造德育精魂论文_鞠丽华

山东省威海市统一路小学 264200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传统文化》,这本书中的一些优秀思想成成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的借鉴意义。现阶段传统文化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以进一步提高小学学生的道德素质。如何在学习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更好地融汇贯通,将其发扬光大,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随风潜入夜——传统文化为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为小学生的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

1.经典驿站——明辨是非。传统文化教材的第一篇章“经典驿站”, 从《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诗经》、《韩非子》等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基础入手,以史为鉴培养理性思考能力,历史典故以前车之鉴的方式为后人竖起一座座警示牌,以生动传神的故事传达出旷达睿智的人生哲理。这些哲理式的文化典故,为我们修身治国提出大政方略,为我们明辨是非、洞悉世事点亮明灯。

2.名人长廊——自强不息。传统文化教材的第二篇章《名人长廊》,《孔子》、《孟子》、《姜尚》、《孙武》、《陶渊明》、《李白》等,他们在一个个简短的历史典故中出现,留下的是热血激荡之为人传诵的英雄篇章。他们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如孔子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朝闻道,夕死可矣”。司马迁的“昔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正是凭借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才使得中华民族虽历尽百代沧桑、度尽无数劫难,今天仍然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名胜佳境——爱国情怀。传统文化教材的第三篇章《名胜佳境》,以描写山水名胜为主题,《黄河》、《长江》、《泰山》、《孔府》等,表现山水、名胜古迹自然美的诗词。通过看图、朗读、感悟等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雄壮之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4.艺术乐园——沟通之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统文化教材的第四篇章《艺术乐园》,《谚语》、《谜语》、《歇后语》、《民谣》等,他们是民众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是民间创作并在口头上广为流传的一种短小精炼的文学样式。他们就如同古人和现代人心灵之间架起的沟通之桥,是中华文化通往为国效力之路的无形的桥。

二、润物细无声——传统文化中加强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传统文化教材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热爱祖国、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诵——临患不忘国,忠也。传统文化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临患不忘国,忠也”,它选自《左传·昭公元年》。意思是在患难的时候不忘记国家,才是忠诚的品质。这就将爱国品质淋漓尽致地展现。战国时期,群雄逐鹿,为血国耻,勾践“抱冰握火、卧薪尝胆,”;为了国家尊严,蔺相如“怒发冲冠、完璧归赵”;东汉班超“投笔从戎”,英勇大义留下“不人虎穴,焉得虎子”的豪迈壮语;南宋岳飞“精忠报国”……这些激励斗志的爱国故事,为后人留下了振奋人心的精神力量。课堂上通过熟诵这些历史事件与历史典故,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升华,从而进一步激发民族自信心、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2.背——孝于亲,所当执。“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通过学习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材《三字经》,学生普遍了解了中国孝文化的现实意义。仁义孝亲的典故可以说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始终,它与“礼智信”一起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如晋人王祥卧冰求鲤,“母常欲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彩衣娱亲”,他孝顺父母,70岁了还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心。东汉黄香“扇枕温袅”,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背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书中的一些经典名句,引发学生对人生思考,明白了如何提高自己“孝”的道德品质,如何去孝敬父母,如何感恩身边的人,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创建和谐亲情、获得人生的成功。

3.悟——主忠信,徒义,崇德也。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材名人长廊中 “主忠信,徒义,崇德也。”、“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从孔子的语录中,我们看到,孔子提倡“道之以德”。平时在课堂上交流理解古文意思或背后的故事后,让学生多交流感悟。如学习完《赵威后问齐使》这个故事,会引导学生交流:你的榜样是谁?你的理想是什么?……引导学生做人要以德为本,德才兼备才是合格的人才。

4.践——一智能灭万年愚。“义”指公正合理应该做的。什么是应该做的?在我们的传统文化教材中,还有许多感人至深的励志故事和信义故事,对培养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起着积极的榜样作用。俗话说:“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这些成语典故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常给人以醍醐灌顶的感受,激活着我们的心灵和情感。

论文作者:鞠丽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弘扬传统文化 铸造德育精魂论文_鞠丽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