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教育研究的创新--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_市场经济论文

研究经济与教育问题的创新之作——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作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问题是一个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新课题,既要综合运用现代经济科学、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又要准确把握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脉搏。彭坤明的新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正是综合运用现代经济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上对这一新课题所作的系统研究。这是目前国内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问题的新理论成果,也是新形势下研究经济与教育问题的创新之作。

作为创新之作,该书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特点。

第一,新的视野、新的依据。该书在“前言”开宗明义指出:“经济与教育早已进入了融合的时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据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直接依赖于教育的作用。”这不仅是一个高度的科学立论,而且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该书正是从当代经济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层面上,站在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高度,重新审视教育的功能,重新认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依据。这集中体现在该书的第五章《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有机结合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途径》、第八章《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依据》、第九章《经济社会的现代化与教育自身的现代化》等章节中。另一方面,该书又从现代教育的新功能重新认识现代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支点。这集中体现在该书第十章《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发展》、第十一章《教育与现代资本理论的创新》、第十二章《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新变化》等章节中。这些都为我们重新认识经济与教育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新的依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不仅已是人们的共识,而且在理论上也已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现代经济必须依靠教育的功能,这虽然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理论的研究上还是相对滞后的。这也正是该书较为着力的部分。该书用较大的篇幅从不同的层面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得出了一系列正确的结论。这不仅丰富了现代经济科学的理论体系,而且对当前完整而深入理解“科教兴国”的战略意义,自觉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第二,新的问题、新的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价值观念的混乱、市场行为的扭曲等是一个无庸讳言的现实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焦虑。作者对这一问题的产生及原因作了深刻的剖析,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是现代市场机制与传统的小农愚昧文化冲突的表现,从而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建设,其关键是必须尽快提高所有市场主体的受教育程度。但教育要承担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建设的任务,就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实现自我运行、自我发展,这就需要有内在的动力和活力机制。教育实现自我运行、发展的内在机制是什么?这也是教育改革的难点问题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现实问题。作者认为,教育要实现自我发展,必须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大胆地引入市场机制,并且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七种市场机制在教育运行中的作用。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现实新问题所具有的敏锐观察力以及面对改革的实践研究新问题的务实态度。

第三,新的思路、新的观点。综观全书,在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的问题上,作者有一个新的思路。作者首先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及本质规定立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目标模式应是现代的文明的市场经济,为此必须建立相应的文化支撑点,其中,教育是其重要的支撑因素。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教育如何改造小农愚昧文化,为健康而文明的市场经济培育主体,提高其整体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加快自身的改革,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等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尤其是书中提出的一系列观点都具有新的创意。例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当有自身的坐标系,经济因素是其横坐标,文化因素是其纵坐标,经济因素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而只有文化因素才能决定其文明健康的程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自身的文化支撑点,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支撑因素;市场经济建设是教育改革的内在依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依据;等等。这些不仅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也丰富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内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第四,新的阐述、新的概括。该书的一个重要特点不仅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论重新审视教育的功能,而且把现代教育的新功能引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基本理论,在现代教育与现代经济运行的有机结合上,重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的新发展。例如,把教育的因素及功能引入劳动价值论,复杂劳动对商品的价值决定有了新的而且更为准确的反映,即商品的价值不仅由物化的劳动时间来体现,而且直接由“商品的知识含量”或“商品的科技含量”来体现,这就使劳动价值论有了崭新的现实意义(详见该书第十章)。把教育引入资本理论,使现代资本范畴得以拓展,作者进一步挖掘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教育费用在资本运动中的作用及表现,结合现实经济运行有新特征,认为,教育投资已是现代资本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

W”-G”,其见解有独到之处(详见该书第十一章)。把教育因素引入再生产理论,系统分析了再生产周期的新变化,认为,教育的功能可变消极的失业为积极的就业创造,即是说,当再生产出现收缩时,相当的失业人口不是消极地等待原有生产的扩张才能再就业,而是可以通过掌握新技术适应甚至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劳动岗位;教育使“蓄水池”变成“潺潺流水”,从而有效地调节经济的运行(详见该书第十二章)。把教育的功能引入消费理论,使消费理论得以重新构建。认为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不是仅仅取决于消费的水平,而是必须同时取决于消费的文明程度。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消费文化,使消费者具有健康的消费价值观,良好的消费心理素质,具有科学的消费行为及价值判断标准等等,由此作者强调了广义的消费教育(详见该书第十三章)。

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中的新问题,作出新的概括。例如,在教育与资本理论创新的问题上,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曾有过系统的论述,如“人力资本理论”,但都是直接建立在西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基础上的。与此相反,作者关于教育与现代资本理论的分析,是直接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的。

第五,新的领域、新的框架。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在较大程度上忽视了对教育因素的系统分析,传统的教育学虽然把既定的经济事实作为出发点,但其理论体系往往游离于经济运行的系统之外,如何对现代经济运行与教育发展的内在联系及动态关联作出整体研究,教育经济学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该书在这方面作出了努力,初步勾划了一个新的思维框架,这对进一步从新的视野、运用新的方法研究经济与教育问题无疑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此外,该书还用较大的篇幅对市场机制在教育运行中的作用及特点作了详细的分析,提出必须准确把握市场机制在教育运行中的特点,以及必须准确把握市场机制在教育运行中的不同层次、不同层面所体现的差异,尤其对义务教育不能直接进入市场,不能滥用价格机制乱收费,不能把中小学生当作商品谋取利益,避免市场机制的误操作等社会各界关注的现实问题也作出了理论上的回答,对当前准确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进一步规范教育的行为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标签:;  ;  ;  ;  ;  ;  

经济与教育研究的创新--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