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东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0
摘要:介绍了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开展现场技术质量管理活动,确保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高效运行,做到全过程和全面质量管理,保障现场工程质量。
关键词:施工现场、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再造
建筑行业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作为一名建设者,不断总结,不断提升,确保工程顺利推进,铸造精品工程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每个项目都有自身的特点,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总有其普遍规律,推进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化、标准化,再造技术质量管理流程是我们每个建设者的追求。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应树立服务意识,为施工班组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协调、配合现场施工,严把技术质量关,塑造精品工程。
1、对本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
1.1推行量化管理,实行绩效考核
认真落实规范相关的技术质量内页资料,分工明确,职责清楚,责任到人,每一项工作做到都有可追溯性。根据规范、公司文件要求,明确各项工作的基本内容,结合历次检查的重点,策划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的控制要点:
1.2 技术质量工作的基本内容
(1)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① 审图,与各专业相互交流,熟悉图纸,组织图纸会审;
② 编制施工方案,技术交底,针对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编写专项作业设计;
③ 现场指导,技术问题的解答、处理,监督检查现场施工全过程。
(2)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提高质量意识,项目部的管理人员通过参观、学习提升自身素质,通过专项交底及定期的质量评定提高班组的质量意识,保证质量一次成优,好的质量可以为项目部和施工班组节约下一步工序施工的成本。
① 质量检查,报验工作。
质量检查事前预防——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质量检查事中控制——现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质量工作事后总结——定期对成品进行评定,找出差距,专题探讨,有针对性交底,部署下一步质量控制工作。
② 质量检查验收,检查验收项目、验收标准以报验资料上的规定为准。验收方法以质量验收规范为准,保证验收资料的数据与现场实际一致。
③ 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工作,贯彻定期联检制度。
④ 做好质量通病的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同时,做好质量通病治理记录。
(3)技术质量资料工作的基本内容:
① 工程资料的管理;
② 编写报验资料,对资料整理、归档;
③ 图纸整理、收发;
④ 与工程相关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
(4)检试验工作的基本内容:
① 现场检试验工作的管理,原材质量控制;
② 材料、试件、试块的取样、送样;
上述技术、质量、资料、检试验这四项工作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需要各方协调、配合,实现管理流畅。
1.3 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的控制要点
(1)例1、工程技术质量保证资料管理控制要点
① 技术交底和施工日志记录应详实、丰富。
②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质量有证明文件和试验报告。
③ 见证取样和送检记录资料及相关试验(检验)报告单齐全、有效。
④ 现场计量器具的正常运行,定期校验。
⑤ 施工图设计文件修改、变更、洽商、交底符合程序,记录完整。
⑥ 施工试验报告(记录)完整、有效。
⑦ 质量验收记录内容齐全、结论明确、签认手续完整,参与验收人员应具有相应资格。
(2)例2、现场混凝土结构工程技术质量管理控制要点
①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高支模应有专家论证方案。
② 受力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与施工图一致。
③ 钢筋代换,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④ 钢筋的加工、绑扎、连接方式和连接质量应满足要求。
⑤ 受力钢筋间距、固定措施,节点部位的箍筋间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
⑥ 混凝土强度和试块留置的控制,预拌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试块取样部位、频率、留置数量、养护环境、标识等符合规范要求。
⑦ 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1.4再造技术质量管理流程
根据工作内容和质量控制要点,制定相应的标准,实行绩效考核。每月召开质量委员会会议,对现行质量进行总体评定的同时,各管理人员对所负责区域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进行总结,便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各区域负责人综合评定,对于不适应本岗位工作的管理人员实行“岗位淘汰”。
以其中某层的主体施工为例,详见图1流程图。
图1、某层的主体施工流程图
根据流程图,实现精确管理,合理安排管理人员,量化工作内容,制定工作标准,简化管理,责任到人,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流程图,实现精细管理,细化项目部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图,确定有效管理人员,做到机构无重叠、岗位无空白、工作无重复,实现整体互动,资源共享。
2、对班组的管理
2.1 技术管理
① 对班组进行图纸交底,针对特殊部位进行交底;
② 方案交底,对班组长、技术员进行方案专项交底,分部分项工程对班组长、技术员召开专题交底会;对关键、特殊工序召开施工班组班组长、技术员和所有操作人员的专题交底会。会议要做会议签到、做好会议记录,整理归档;
③ 现场沟通,在现场与班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多交流,不断创新施工方法,使施工更简洁、高效。
2.2 质量管理
① 质量标准交底,技术交底内容必须明确质量标准,提出质量要求,交底内容要丰富,将优质工程照片附上,从感性上对质量标准有更深刻的认识;
② 推行样板交底,对于有条件的施工工序,集中建立样板展示区,对施工班组进行实例交底。
③ 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填写报验资料表,整理存档;
④ 制度交底,施工过程中执行《质量评定制度》。现场制定了《质量评定制度》具体实施细则如下:
本制度着重对现场质量进行综合评比,评比实行“百分制”,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由项目部技质部全体成员和施工班组的班组长、技术员对各检查部位的外观质量进行评定,此项评分占总分的40%;二是由技质部技术员对各检查部位实测实量进行评定,此项评分占60%。实施细则如下:
每周质量联检由技质部全体成员和各施工班组长、技术员对个检查部位外观质量进行评定、打分。
技质部技术员对检查部位实测实量,并将实测结果统计、整理,根据评定标准(验收规范)进行评分。
技质部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根据各班组综合成绩进行排名,并做出奖罚决定。评定结果定于周六例会公布。
⑤ 施工过程中时时监控,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并根据《质量管理细则》进行经济处罚。
结语
通过开展现场技术质量管理活动,丰富和完善了现场技术质量管理体系,保障了工程质量。
论文作者:张亚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质量论文; 技术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现场论文; 工作论文; 班组论文; 内容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