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学校教育受到社会、家庭等方面影响,教育的难度也逐步上升。在教育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导致了一定数量(20%左右)的“差生”产生。在一般人心目中差生似乎什么都差,是“朽木不可雕”。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放弃这些孩子,不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的负担,而应正确地对待他们、帮助他们,对他们努力做好转化工作。
关键词:差生 转化 信任
一、形成“差生”的成因分析
1.自身因素。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处于质的转变期,各项生理、心理机能日趋成熟和完善,智力发展迅速,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转变时期,许多新的东西突然涌现,未成年学生来不及消化和适应这些变化,因而在心理上产生诸多的不良情绪体验。外显在行为上的表现就是情绪化倾向明显,他们常常因一件小事而欢欣鼓舞,也因一件小事、一点小挫折就一厥不振、自暴自弃。急剧发展的身心不成熟、不稳定,使他们好冲动、自控能力容易受情绪控制、意志薄弱、缺乏强烈求知欲、依赖性较大,受控能力较低,因此,容易产生行为偏差,久而久就会养成不良行为习惯或产生思想偏差。
2.家庭因素。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有些家长忙着赚钱,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有的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宽严失度;有的家长只养不教或重养轻教,忽视对子女的道德规范和学习生活进行关心、教育和指导,最终导致孩子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与不学都无所谓,久而久之就使孩子思想认识产生偏差,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性,沦为后进生。
3.学校因素。学校在“应试指针”的指挥下,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智育,忽视德育;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教育过程,再加上班级环境中不良因素的作用并受从众心理的影响,使学生的品行发展滞后,思想观念偏差,养成不良行为习惯,沦为“差生”。
4.教师因素:个别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理论修养不够,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没能较好地把握教育时机,违反“一致和真诚”的教育原则,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不尊重体谅,甚至动辄训斥、挖苦、嘲讽、体罚,久而久之使一部分学生因受胁迫、恐吓导致师生关系恶化,产生逆反心理或心理障碍,从而无法正确对待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最后沦为“差生”。
5.社会因素:改革大潮中,受市场经济影响,一些市场主体(经营者)为追求经济利益采用不法经营段对未成年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加上小学生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影响。
二、转化“差生”的策略分析
1.细心了解,真诚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做好“差生”转化工作就必须了解他们。第一,要深入了解造成这些学生落后的原因。第二,学生不同的志趣、爱好、才能、禀赋、思维、倾向造成了学生不同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特点。教师只有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加以全面了解,才能制定较好的转化方案,因材施教,发挥长处,改正短处,以长补短,这样转化工作效果会更明显,成效更大。第三,“差生”普遍具有“自卑”心理和行为习惯难以矫正的特点。
2.充分信任,循循善诱。根据“差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做转化工作时,不能持有偏见,应对他们充分信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并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教师要适时地不断地鼓励他们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去照亮那些偏“暗”的方面,把在某一方面的激情投入到自己所欠缺的方面,全面发展。在做转化工作时,教师不能成为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而应成为他们可依赖可信任的朋友。在工作中应多与他们接触,多参与他们的讨论,在讨论接触中将思想教育的着眼点由结论灌输转向正确思想方法的形成,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准则和行为准则的前提下进行独立思考和反省,逐步形成适合社会需要和发展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自已在班集体的重要地位,从而加强他们的自律意识,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3.密切配合,落实措施。一是发挥师生的帮教力量。二是充分挖掘家教的潜力。“差生”的家长怕进校门,怕见教师,因此教师必须主动与家长联系,共同研究制订转化方案,互相联系、互相督促。教师要及时向家长通报其子女取得的每一点成绩,使“差生”转化得到家长的进一步支持和配合,达到转化的目的;三是重视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师应努力争取社会的支持,经常与村委、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取得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密切配合的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健康发展。
4.多加激励,促其转化。对于许多学生,特别是“差生,和风细雨却能滋润心田,在“差生”的转化工作中,更能体现这个原则。教师要多点循循善诱,多点表扬激励。“激励”作为心理学术语,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个体始终在一个兴奋状态中。要使“差生”持久地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激励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多数“差生”除了学习相对或暂时落后外,他们身上有着许多闪光点,是一些优秀学生所没有的特长,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对他们的特长给予肯定奖励,以激励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总之,在新课改下,转化“差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德修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育人艺术,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是转化“差生”的重要措施,让孩子们在正确的引导和激励下健康成长、共同进步。
论文作者:孙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差生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他们的论文; 社会论文; 家长论文; 因素论文; 《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