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企业管理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过去的一年里,《企业管理研究》共出版12期,全年总收稿量5000余篇,其中320余篇作为精选文献全文转载。
《企业管理研究》作为一本学术性的二次文献期刊杂志,以其学术性的眼光和视角,关注着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问题,企业改革重大政策的变化,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动态,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无形资产内容的扩充,以及企业的战略、生产、质量、技术、营销、财务等系统的运营实践问题,所选文献基本囊括了企业管理体系的各个领域,同时,这些文献能为从事企业管理的政府官员理解企业改革政策提供帮助;为从事教学科研人员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并为其教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文献支撑;为专业学生提高专业研究能力、实践分析能力给予了指导;同时,也对基层管理人员的实践操作打开了视野。
近一年,从事本领域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对企业管理的研究仍一如既往地对已有的内容进行着主导性的研究,但同时也呈现出了跨学科、多角度、大范围的研究态势,继续探寻企业发展的规律,其中,对企业管理理论问题的研究表现尤为突出。
对企业管理的研究可从管理理论的研究、管理模式、管理研究方法等方面展开。
一 管理理论的研究
管理理论自其诞生以来,从泰罗对于工厂的科学管理到今天面对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企业管理,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演变,管理学从朴素走向科学,边界得到了拓展,内容得到了充实,方法得到了更新。然而面对发展现状,管理学朝何方向发展,研究的任务是什麽,则是学术界近期关注的焦点。
(一)关于企业管理研究的发展
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杜莹芬,就管理理论的发展及我国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做了陈述。文章首先对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其次,对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现状趋势进行了归纳,认为:①管理具有人性化趋势。②20世纪80年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企业病”普遍存在,随着信息技术愈来愈多地被用于企业管理,三、四十年代形成的管理理论已愈来愈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管理学界提出要在企业管理的制度、流程、组织文化等方方面面进行创新。迈克儿·哈默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使生产经营系统和管理组织结构发生了革命性变革。③企业竞争由传统的要素竞争转向核心能力的竞争,员工和企业的知识成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源泉。④企业之间的关系由竞争转向合作、构建网络组织、虚拟企业、战略联盟,进行供应链管理等。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成了企业管理的平台。⑥全球化趋势。同时,作者总结了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具有广博深化、相互融合、快速变化等特点。最后,文章表述了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及理论的发展,认为:管理理论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企业管理在曲折中发展,改革开放前,我国照搬前苏联的经验和理论,建立了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系,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没有经济责任,管理只是一种封闭的生产型管理。但总体来说,还处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阶段,缺乏中国自己的企业管理理论。作者认为,中国企业管理理论应该是源自于中国本土企业管理的历史和现实的理论,目前从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现状来看,尚未形成中国企业管理的一般理论。因此作者提出了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任务:一是对我国管理理论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二是作为经济体制转型国家,管理问题具有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需要在理论上加以研究。三是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的出现必须考虑本土文化的特点,发掘中国文化的有益成分。(注:杜莹芬《管理理论的发展及我国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2005.1)
2.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许多新的企业管理名词和内容正在不断产生,这些新的企业管理研究究竟将向哪些方向发展?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来玉申认为:未来的企业管理研究将围绕五个方面发展。第一,企业创新管理研究方向和主要趋势。企业创新管理研究是企业管理研究的新方法,是一种企业研究哲学的变化,应该是未来企业管理研究的一个核心方向,其理由为,这是现代资源紧缺需要进一步创新开发的必然性;是进一步满足人类越来越趋向于更加多元化、多样化和个性化需要的要求。是适应迅速变化的现代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企业管理实践深化发展提出了新的管理问题的需要;是创造学的理论性质决定。它的主要趋势包括:理念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第二,企业科学管理方向和主要趋势。作为一种科学,企业科学管理仍然将是未来企业管理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缘由是,从理论上讲,是由企业科学管理的性质决定;其次,它作为企业的管理体制或制度有其不完善、被时代淘汰或改进的需要,但作为一种管理技术,它不仅是提高企业效率的一种基本途径,而且也不受管理哲学或管理模式的影响,可以独立起作用;再次,现代科技广泛、迅速的发展和普遍应用,为企业科学管理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基础。它的主要趋势包括:标准化趋势、计量化趋势、网络化趋势、集成化趋势、智能化趋势。第三,企业人本管理研究方向和主要趋势。企业人本管理更应该成为21世纪企业管理研究的一个主体。从理论上讲,人是管理的核心要素;其次,人不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而且也是企业管理研究最难、最薄弱的环节;再次,从实践来看,单独的科学管理已经受到实践的挑战,现实的企业管理效果更需要企业文化来突破,而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本管理思想。它的主要趋势包括:企业人性化管理趋势、企业知识管理趋势、企业文化管理趋势。第四,企业管理者管理研究方向和主要趋势。这是一个新命题和关键方向。首先,从系统论角度讲,企业是一个系统,企业管理就是要使企业系统协调、有序地运行,这固然需要企业管理者来进行有效的管理;其次,这是弥补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不足;再次,这也是现实的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它的主要趋势:对管理者本身的特性和本质方面的深层次揭示、对管理者管理的管理哲学研究,即要实施对管理者管理的指导思想研究;对管理者实施管理的主体或机构的研究;对管理者管理的体制和模式的研究;对管理者管理的方法、技术和手段的研究。第五,企业发展管理研究方向和主要趋势。首先,建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其次,从企业整体成长或发展的动态角度来研究管理和管理的变化规律。它的主要趋势包括:企业发展或成长规律研究、企业发展不同阶段、不同企业类型、某种条件下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研究、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管理模式的转变及其规律。(来玉申:《未来企业管理研究方向和主要趋势》2005.2)
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其仔运用社会学方法研究管理问题。其文章介绍了社会学方法论,认为:社会学方法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并非一个全新的领域,运用社会学方法研究和分析管理问题,在企业管理理论中已有很长的历史,关于这个方面的广为人之的例子就是管理学中的人际关系学派、组织行为学派和社会协作学派。这三个学派都运用了社会学的方法分析人的行为和组织的行为。然而到20世纪70年代,社会学兴起了一个新流派,就是网络分析学派,这个学派不仅能真实地体现社会学的基本假定,而且还发展了一系列的分析工具与技巧,企业管理研究中的网络分析学派正在形成与发展之中。网络分析法为企业管理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很有特色的视角,这种方法包括5大特征:①结构化的社会关系较社会成员的特点是社会学解释更有力的源头。②规则源于社会关系结构体系中的位置。③社会结构决定二人关系的运作。④世界是由网络组成的,而不是由群体组成的。⑤用结构分析代替和补充了个体方法。网络分析法是社会学方法的最典型的实现形式,在管理理论研究中,运用此法,将为管理理论引进一些新的元素,补充新的要素,从而有助于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把社会学方法引入管理理论研究会得出用其它的方法得不出的结论,从而为管理学的大厦增加新的洞见。把社会学方法引入到管理实践中,由于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社会现实,所以,对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从管理者被动地适应现实的角度得出的结论,但社会现实与自然现实不同,它包括了人的能动性,至少部分是可以能动地被构建的。从这个角度分析,把社会学方法导入管理中,代表的是一种构建现实的策略。从把社会学方法导入管理代表的是一种管理策略角度来说,社会学方法具有扩展管理策略空间作用的意义。(张其仔:《社会学方法对于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意义》2005.3)
(二)关于企业性质
1.对企业本质的探讨总体上是沿着两条路径进行的,其一是西方企业理论,其二是马克思的企业制度理论。这两条研究路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两个理论体系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融合及怎样融合是企业本质认识的基础。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学博士王仲兵以资本裂变的视角介入企业的本质,文章将现代西方企业理论的主流观点归纳为四种,对它们进行了总结性评论并指出其存在的逻辑悖论。在系统比较马克思企业制度理论与现代西方企业理论的基础上,以企业的契约性为逻辑起点,利用资本概念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来研究企业本质问题,并将其界定为不完备要素使用权资本化交易合约履行的过程。不仅如此,本文基于现代企业资本范畴的演进逻辑,将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整合到一个逻辑一致的企业理论体系中,是对企业本质的新认识。(王仲兵:《企业本质新认识:基于资本裂变的视角》2005.1)
2.现代企业理论遵循了从同质性假设到异质性假设的研究演进过程。新古典经济学厂商理论和企业契约理论通过企业成长的外生性以及企业行为同质性的假定,对企业本质和企业特性做了深入的探讨。企业能力理论则从企业成长内生性和企业行为异质性假定出发,对企业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企业同质性研究视角到异质性视角的转变,使企业理论研究进一步贴近现实,也为我们进一步深入完整的认识企业性质提供了分析思路。《企业同质性、异质性假设与企业性质》一文,分别论述了企业同质性假设、异质性假设和企业性质之间的关系,并做出这样的结论:现代企业理论遵循企业同质性和异质性的假设方法,从企业契约的规制或分配角度与企业契约生产角度在不同的侧面解释了企业的性质。企业契约理论运用企业同质性的研究方法解释了企业的契约本质,并从企业契约的“规制性”对企业的一个特性做出了深刻的说明。企业能力理论运用企业异质性研究方法从企业契约的“生产性”角度对企业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做了解释。这样,企业契约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深刻的认识到了企业的契约本质,并从不同的角度完整的解释了企业的性质,企业契约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在事实上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关企业性质认识的完整分析框架。(白永秀、赵勇:《企业同质性、异质性假设与企业性质》2005.11)
(三)关于企业边界
在信息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边界也呈现了多种变化的态势,有的通过兼并、收购和合并,正在逐步扩大规模,延展边界;有的则将部分业务剥离,而缩小规模,收缩边界。理论工作者正是基于现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1.南京大学商学院刘东教授,总结了企业边界的多种变化:①集团公司变大而成员单元变小。②虚拟企业变大而实体企业变小。③企业规模变小而管理范围扩大。④企业边界变化的实质是从新选择契约。并对这些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一是企业边界的某种变化只是一种现象,这一现象并非与特定行业的性质有必然联系,也并非与特定生产技术类型相联系。二是企业边界的变化是由企业性质引起的。企业的性质在企业边界变化中可以得到充分显现。科斯、威廉姆森等人都是从企业合并等企业边界变化的现象入手研究企业性质的。因为,在企业组织处于静态时,其性质不容易被观察。当企业发生了扩大或缩小的变化时,人们就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它扩大或缩小的原因,发现其根本性质。本文分析揭示出,有效运用隐含知识是导致某些企业扩大的主要原因,而传统意义上说的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并不一定要求在企业组织中进行。也就是,科斯当年反驳的以分工协调来说明企业存在的理论,得到了否定。三是企业边界变化的方向是由起支配地位的企业性质决定的。目前,理论界关于企业性质的解释有多种,这些相互区别的企业理论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它们反映了企业性质的多元性。至于各种企业理论之间是否可以统一,以及以哪一种理论来统一,这个问题还需要专门研究。(刘东:《企业边界的多种变化及其原因》2005.5)
2.传统经济学认为企业是有边界的,企业的边界在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之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李海舰、原磊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边界可趋于无穷。这是因为,在信息经济条件下,企业随着边界扩张,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无法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相交于一点。对无边界企业来讲,企业边界不再是指物质边界,而是指能力边界,企业边界的大小,取决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强弱。企业要想成为无边界企业,必须将自身的核心能力打造成价值模块,并融入全球价值网络中。无边界企业有着不同的具体形式,但是不论哪种形式,都是基于核心能力运作的,价值网络是核心能力的集大成。(李海舰、原磊:《论无边界企业》2005.7)
3.东北财经大学刘凤芹、谢适汀,对近期企业边界与规模的理论文献进行了梳理,廓清了该理论发展变化的脉络。综述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企业理论的演变和定义,指出其假设条件的不真实和理论基础的缺陷;重点探讨了晚近时期经济学家关于该问题的论述:科斯和科斯以后,关于企业界限与规模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着重评述了该领域里颇具代表性的假说:团队生产说、资产专用性理论、合约理论、纵向一体化理论等等,指出现代经济学家虽然不能从理论上给出企业的边界,但是对企业规模的确定由新古典学派的“一个不动点或不动点的简单叠加”而变化为现代经济学家的“一系列的动点”却达到了共识。(刘凤芹、谢适汀:《论企业的边界与规模:近期文献的一个评述》2005.5)
4.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企业边界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引发了管理学上的一系列创新。东北财经大学赵爽,从企业边界变化的三种形式——产权式企业边界、虚拟式企业边界和混合式企业边界进行了剖析,揭示了企业边界变动的原理。从企业边界变动原理的角度,引发了对管理学的新思考。从企业边界的三种形式看,企业核心业务的不断巩固和非核心业务的剥离,使得产权式边界或增或减,但是企业都倾向于同外界建立合作联系,即虚拟式企业边界呈现扩大的趋势。继而出现了:①中间组织的诞生,虚拟式企业边界强调边界合作,从而人们发现了企业间的某种组织形态也成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即中间组织形式的存在。中间组织是一种创新的组织形态,也是组织变革的趋势,许多学者对中间组织的普遍存在做出了验证。②“看得见的手”向企业外部延伸,在虚拟式和混合式企业边界中,跨边界合作的组织形态既不同于纯市场,也不同于纯企业,纯粹的市场契约关系无法让其运转,需要合作组织形态中的核心企业进行管理输出,即“看得见的手”向企业外部延伸。“看得见的手”向企业外部延伸,是为了规避无组织性而带来的运作混乱,从而获得模拟实体经营的效果。国内学者对这种现象也有阐述。(赵爽:《企业边界变动对管理学发展的创新》2005.10)
(四)关于企业成长
1.目前,国内理论界对企业演化理论的相关研究非常缺乏,国外对演化理论的研究虽然较国内成熟,也基本上是各自为说,头绪纷杂。现有的研究成果大致上可以分成两类:演化的过程研究和演化的因素研究。前者主要研究企业演化过程机理,而后者解释是什麽影响了组织的演化,以及是如何影响的。浙江大学邢以群、田园,对国外有关企业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系统的演化理论框架。将企业演化因素归结为三类:基础因素、行为因素和约束因素,基础因素的不同导致了企业行为因素的差异,而行为因素的不同决定了企业演化的路径,在这一过程中,约束因素制约着企业演化的全过程。企业是一个类生命体,其演化过程应该是达尔文主义和拉马克理论的综述,同时,在各种演化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阶段、企业的变异阶段、环境选择阶段以及保留与传衍阶段。(邢以群、田园:《企业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探讨》2005.9)
2.复旦大学许晓明、徐震,在整理和剖析几种国内外有关基于资源基础观的企业成长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现代企业成长理论的异质性假设、综合性知识积累增长、资源的动态竞争优势、产业分析路径以及行为、学习等五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分析该理论的现实意义。即①资源基础理论对于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贡献就是提供了一个解释企业产生超额利润的分析工具。②从企业成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来看,资源基础理论将研究焦点和核心从研究企业外部环境中行业结构对公司竞争行为和竞争战略的影响逐渐转移到研究组织内部的资源、能力对企业建立和维护竞争优势的作用上。③在解决公司治理价值内涵方面,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了企业竞争性资源来源于诸多利益相关方面的竞争性资源的形成,因此,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企业交易成本的降低这一目标外,公司治理目的还可通过促进企业形成竞争优势过程中所需管理能力沉淀的价值机制。④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该理论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企业的成长并不是深不可测的,只要从企业内部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上下功夫,总能找到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契机。(许晓明、徐震:《基于资源基础观的企业成长理论探讨》2005.7)
3.现有企业管理理论大多从“积极、成功、健康”角度探讨企业的成长问题,但任何企业在其发展历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衰败,如何揭示企业的衰败成因和衰败机理,帮助衰败企业恢复活力和健康企业防止衰败显得尤其重要。重庆交通学院的张燚、渝西学院的张锐,认为由于企业衰败具有类似于生物、种群或生态系统衰败同样的原理,即受到各种消极干扰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文章在剖析企业衰败现象及其特征基础上,运用干扰生态学理论,从“消极、衰败、弊病”角度研究企业衰败现象,揭示其成因,并重点就企业衰败机理、干扰预测和活力恢复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张燚、张锐:《基于干扰理论的企业衰败机理研究》2005.5)
4.扬州大学范明、汤学俊,认为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个共同缺陷是:大多侧重于对企业成长单一因素的分析,忽视了企业成长是多因素综合、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本文运用自组织理论通过将产业、技术、制度以及市场权力4要素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试图构建企业可持续成长的4力纬度结构分析模型,探讨企业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分析企业可持续成长的自组织演化机理,并运用这一分析框架研究中国企业可持续成长问题。其结论是:产业力纬度、技术力纬度、制度力纬度以及市场权力纬度构成企业可持续成长的4力纬度结构。要实现中国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必须重视产业选择和定位、技术创新、制度变革和市场权力的培育,并通过产业、技术、制度和市场权力4力纬度的动态整合和交互协同,驱动企业系统自组织的形成和有效运行。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培育和拓展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范明、汤学俊:《企业可持续成长的自组织研究:一个一般框架及其对中国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应用分析》2005.1)
5.中国人民大学张永军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探讨企业成长的曲线。这需要对企业知识进行新的分类,目前在知识管理理论的研究中,一般把知识划分为:隐含知识和编码知识、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和人际知识等。对于未来知识管理的研究而言,知识的传统方法是不够的。对于企业的实际指导意义并不很强。作者从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出发,把企业知识分为3类:内容类知识、方法类知识和规则类知识。并在新的知识分类和寿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的知识成长曲线。据此对企业的3个成长阶段进行重新定义。并对3阶段中各个阶段的特点,以及企业需要采取的经营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并用实例验证了企业成长壮大的过程。(张永军:《企业知识成长曲线研究》2005.5)
(五)关于基础理论的拓展
1.动态企业理论是企业研究的新领域,它的形成克服了新古典理论的静态分析范式的缺陷,扬弃了现代企业契约理论的比较静态分析范式,开创了对企业进行动态分析的先河。中南大学商学院李允尧、王国顺对动态企业理论进行了梳理。认为:动态企业理论源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以潘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为形成标志。潘罗斯继承了熊彼特的创新思想,写出了动态企业理论的“开山之作”。尼尔森和温特的经济演化理论则为动态企业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企业制度变迁学派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层面探讨企业的演化成长,核心能力与动态能力理论则揭示了企业演化成长的内在动力,网络组织理论揭示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所有这些理论成果,把动态企业理论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李允尧、王国顺:《动态企业理论述评》2005.1)
2.科斯指出决定企业边界的是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组织成本的相对高低。市场交易成本比企业组织成本高,则在企业内部完成这些活动;反之,则由市场来完成这些活动。威廉姆森成功地用交易成本理论解释了并构的发生,将并构的成因归结为降低交易成本。但是,研究交易成本的学者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交易成本的比较上,而忽略了组织变革可能带来的组织成本的变化。传统的并构理论多从企业运作的层面解释并构的动因。最主要的动因理论有:差别效率理论、经营协同效应理论、财务协同效应理论、税盾理论、市场势力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过于自信假设和自由现金流量假设。这些理论虽从不同视角分别解释了并构的动因,但却显得凌乱,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框架。由于交易成本理论忽略了并构带来的组织成本的变化,而传统并构理论实质上考察的是并构带来的组织能力的变化,组织能力又是与组织成本相关的,所以将交易成本理论和传统并构理论结合在一起来研究并构应能获得更好的解释效果。正是在这种基础之上中山大学的李善民、陈玉罡提出了“相对交易成本”的概念,一方面对“交易成本”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另一方面拟用相对交易成本的框架将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传统的并构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企业的并构行为。(李善民、陈玉罡:《企业并构:基于相对交易成本视角的初步研究》2005.2)
3.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了分工的重要意义以后,分工和专业化就被认为是效率和生产力的来源,也被作为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近几年,分工又成为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主导性分析框架。比较而言,人们对合作方式的关注,特别是对非分工合作和直接合作的关注相对薄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张晓宁认为,合作不仅有分工合作,还存在其他的合作方式——非分工合作与直接合作,它们不仅是效率和生产力的又一来源,而且也是企业与市场的区别所在。企业中不仅存在分工合作,还存在大量的非分工合作、直接合作和不可分离的合作,它们既是企业相对于市场的区别,也是企业相对于市场的优势所在。企业的性质就是扩大了直接合作的范围,更多地利用了非分工合作、直接合作和不可分离合作。而市场性质的合作则更多是间接合作,市场的作用是扩大了间接合作的范围。于是可以说,“管理”就是“组织、协调、控制一个组织或一组人的合作、合作方式、合作方法,包括分工合作、非分工合作、直接合作和不可分离合作。”而市场只能或主要是组织和协调“间接的分工合作”。作者通过分析得出几点结论和政策建议:①合作可能是企业活动分析和管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②非分工合作可以解释集体学习③非分工合作可以从另一侧面说明模块化理论④创新与非分工合作有密切联系⑤依据“非分工合作”确定企业中的合作结构⑥强化对“非分工合作”的管理。(张晓宁:《企业中的非分工合作》2005.3)
4.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朱仁宏、陈灿,评述并探讨了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社会文化理论、资源观、机会观和社会资本观等对创业研究的贡献、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解决创业现象从外部结构均衡状态带来的冲击问题,奥地利学派虽然持动态系统观点,却无法模型化。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创业研究结果相互矛盾,也没有产生多少有见地的观点。社会文化学观点讨论了社会文化环境对形成创业家个性与行为特征的影响,但同样没有取得什麽重要的进展。资源观试图将资源观、创业能力和均衡联系在一起,但仍然不能解释创业机敏现象。作者认为,机会观点和社会资本观点摒弃均衡分析方法,转而考察创业过程中的创业个体和机会因素,为创业研究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框架。总体来说,到目前为止,创业研究领域虽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理论,但机会观点和社会资本观点所持的非均衡理论与机会网络分析方法在揭示创业现象与本质问题上已开始显示出其强大的解释力。在今后的创业理论与系统的实证研究中,机会观点和社会资本观点应该受到相应的重视。(朱仁宏、陈灿:《创业研究前沿理论发展动态》2005.6)
二 对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探讨
(一) 危机管理
1.对危机及危机管理的研究已经历了二十多年,但仍未能对其本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常常把突发灾难和暂时困难认为是危机。山西大学管理学院的梁嘉骅等认为,企业危机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内容和形态,并将危机归结为两方面:一是“内部离斥力危机”和“环境适应力危机”,二是潜在危机与危机防范。企业“内部离斥力危机”和“适应力危机”,从根本上均是源于企业不适应企业生态环境所导致的,因此,该文认为现代企业危机的研究应从现代企业生态、企业形态及企业与生态环境关系三个方面来把握。现今大多数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是研究企业所遇到的灾难性事件或者严重困难,未能深入思考企业危机的本质问题,特别未考虑产生危机的制度本质,因而不可能解决当今频频出现的企业危机。企业危机的本质是企业制度体系不能适应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的要求。从当今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频频破产到我国国营企业曾遇到的危机和近年来我国显赫一时的大型民营企业的破产都说明产生企业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制度体系因素,因而危机的研究必须从制度体系的根本来把握。(梁嘉骅、李常洪、宫丽华:《现代企业危机的本质》2005.1)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赵定涛、李蓓,将系统动态理论运用到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中,强调企业危机管理的系统性和动态性。该文的研究目的并不是提出某个关于企业危机管理的具体方法,而是将企业危机的定义外延化,强调企业危机管理不是针对某个具体危机事件,而是要从企业日常管理开始加强。企业危机动态管理模式将企业危机的不确定性作为一个连续过程来考虑,并针对这一连续的不确定性过程对传统的危机管理系统进行创新和改进,它不仅将企业危机管理系统化、制度化,同时还将企业的危机管理融入日常管理,并体现到企业各个制度层面上。总之,基于企业动态危机管理模式将企业危机管理能力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建之一,并将其纳入到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的战略思考中,在对企业危机动态性特征做更进一步思考的基础上,将企业危机管理在企业正常状态下与非正常状态下的表现形式进行有效区分,同时寻求在制度上更好的将企业危机管理同日常管理相结合、相统一的管理模式,从而更好地支持企业的发展战略。现代企业面对高度不确定环境,企业危机管理需要借助跨国公司的先进理念,但也不能盲从和完全复制,而是需要遵从我国国情和文化。动态管理的方法和理论对于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非常重要,该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危机的动态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为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赵定涛、李蓓:《企业危机动态管理模式》2005.8)
3.广东商学院周振林教授,从管理冲突入手,认为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冲突,应对这种冲突进行管理。同时认为管理冲突具有正向功能和方向功能。该文仅就其正向功能中的凝聚功能和激活功能做一论述。一是凝聚功能,管理冲突对于维持组织存在的疆界、增强组织群体的向心力,具有聚拢、整合和凝结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通过组织内部的冲突、矛盾和斗争,达到消除分歧、统一认识、协调行动的目的,从而大大增强成员的归属感和身份感。②通过与外部的冲突、竞争,可以使组织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得以加强和提升,并维持组织存在及其与周围社会环境的界限。③通过冲突、矛盾和斗争,可以实现冲突双方或多方的互动,从而使各自都更臻于完备和完善。二是激活功能,在组织运转过程中,通过管理冲突,使其成员产生一种振作、活跃、向上、同心协力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奋斗的良好气氛。激活功能大体有如下四个方面:即信仰激活、观念激活、情感激活、工作热忱和工作干劲的激活。(周振林:《凝聚与激活:管理冲突的两大正向功能》2005.1)
(二)知识管理
现有知识管理理论太过于强调知识共享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组织效益,忽视了企业及个人在激烈的竞争中对知识流控制的实际需要,也忽视了企业知识的内部结构特点对知识管理的影响。尽管人们对“知识就是力量”深信不疑,却没有一种理论可以作为工具去系统、内在、完整地管理企业知识,多数企业还是借助传统的、零碎的和互不相关的管理方法去管理企业知识。针对这一问题,浙江大学的顾良丰、许庆瑞提出了企业知识的模块化架构模型,使知识管理的对象具有半透明特性,既可以说明企业知识的内部主要结构及相互关系,为企业全球化战略管理提供必要的知识管理与控制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同时也可以更确切地解释目前跨国或多国公司通过模块化知识管理战略实现在全球范围的自身利益最大化经营战略,为中国企业通过企业知识的战略管理走出国门,与跨国企业同台竞技提供了必要且清晰的理论指导。(顾良丰、许庆瑞:《企业知识的模块化管理与全球化战略》2005.8)
(三) 简单管理
简单管理是一种古老而又崭新的管理思维与实践,是一种使复杂管理变得简约、集约与高效,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理念与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彭剑锋教授论述了简单管理的真理。简单管理的思想在中国古来有之,具有深厚的中国古典哲学基础。从现代各家各派的管理思维中,有很多思想或者方法也可以说无不体现着简单管理这一古老而又崭新的管理思维和实践。简单管理的思维对中国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这是由中国企业面临的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及中国企业成长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所决定的。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客户需求、管理对象的需求都呈现日益复杂和不确定的特点,这就需要企业善于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用简单管理的思维去正确认识环境,感知机会,把握机遇,寻求企业生存和发展之道。中国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也需要我们运用简单管理的思维去思考与应对,具体表现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困惑;战略与执行力的困惑;组织规模扩张与成长质量的困惑;企业管理官僚化与复杂化的困惑。简单管理并不简单,简单管理在形式上追求简单,在内涵上则要求深刻、丰富,要求对事物的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简单不等于浅薄、简陋、粗放,简单是深刻、丰富、精细的升华,丰富才能简单,精细才能简约。实现简单管理,要求有不简单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行动上是简单的,但行动背后要求具有较高的非常专业化能力和水平。简单管理并不简单,而是一种追求系统化、规范化、细节化、流程化的管理思维与实践。如何做到简单管理,应倡导简单主义与执行文化;培育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简单主义的战略思维与决策风格;建立以“客户价值驱动”为导向的组织与流程运行系统;建立“沟通信任,以人为本”的组织运行机构;“先复杂,后简单,先精细,后简化”的简单管理过程。(彭剑锋:《简单管理的真理》2005.2)
三 管理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转载文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学术界对企业管理的研究出现了很多以采用模型分析、实证分析、统计分析等多种定量研究的态势,使数据分析和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但这一现象能否成为今后研究方法的主流还有待商榷。
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案例研究作为贴近现实的研究方法,为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尽管学多学者充分利用这一研究方法分析现实问题,但对“案例研究”的含义、性质、研究对象、分析框架及其作用的研究并不多见。
《案例研究与案例研究方法》一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梳理和判断。文章根据已往研究的状况归纳出4点共识:首先,案例研究是一种经验性的研究,而不是一种理论性的研究。其次,案例研究的研究对象是现实社会经济现象中的事例证据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再次,案例研究对整体性的要求,因它是经济社会经济现象中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决定了案例研究是一个整体性的体系。最后,案例研究的作用,在被研究的现象本身难以从其背景中抽象、分离出来的研究情景中,案例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它可以获得其他研究手段所不能获得的数据、经验知识、并以此为基础来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检验和发展已有的理论体系。
对于案例研究方法,文章认为: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属于经验性研究方法的范畴。经验性研究方法是对应非经验性研究方法而言的,它包括实地研究、试验研究和调查研究。案例研究与实地研究紧密相关。有的学科中,实地研究被进一步区分为狭义的实地研究、实地实验和案例研究;而在另一些学科中,案例研究与实地研究被视作基本同质的研究方法。本文认为,适当扩大案例研究方法的内涵,使其近乎等同与实地研究方法的观点,是有利于案例研究方法发展的。
对于案例研究的分类,文章认为:根据研究任务的不同来区分的案例研究类型有5种,即探索型、描述型、例证型、实验型和解释型。第二种类型是单一案例研究和多案例研究。此外还有根据数据收集方法的不同来区分的案例研究类型。根据案例研究分析方法的不同来区分的案例研究类型。
最后,文章对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发展及趋势做出判断,认为:到20世纪中后期,案例研究方法在管理学领域中的发展之迅速、涉及面之广度和研究进展之深度,极为引人注目。今天,无论是在战略管理或组织管理战略,还是在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管理、生产作业管理、信息技术管理领域,都可以看到丰硕的案例研究成果。虽然近年来案例研究的发展势头很好,但也要看到,作为一种社会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总体上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余菁:《案例研究与案例研究方法》2005.2)
标签:资源基础理论论文; 现代管理理论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过程管理论文; 中国边界论文; 组织发展论文; 创业资源论文; 团队分工论文; 创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