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要点探讨论文_李辉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要点探讨论文_李辉

身份证号码:44142119880702xxxx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文法,并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要点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就目前情况看,创新施工管理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从长远方面来看,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在充分掌握施工质量管理要点,力求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缩短工期。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文法,并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

目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比如招标、设计、勘测、采购、施工、检测、验收以及地理、天气等,所以制约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是很多的。施工管理人员不熟悉图纸,盲目地开展施工;未经过监理同意,擅自修改工程设计。由于施工管理过于紊乱,对施工方案的考虑不够周全,施工技术组织操作不当,违章作业,技术交底不够清晰等都是质量问题根源。同时,忽视质量检查以及验收工作等,原材料自身质量不过关,以及质量管理制度不精细不健全,存在较多漏洞。针对上述因素,施工单位在控制和管理工程质量时,通常会从人、物、质量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采用如下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质量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以及其他人员(如采购原料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在原材料采购、运输、入库和管理采取严格的检验措施,针对本项目特点编制具有可靠性的施工技术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加强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执行,加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的“三检”制度,严格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施工,严把工程原材料和施工质量关,坚持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一票否决制,坚决杜绝有法不依的情况。

三、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与控制要点

(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应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因素进行控制。1)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签定后,由企业组建项目经理部,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质量责任制,落实职能部门及人员配备。要求项目部各部门各负其责,担负起质量管理的责任,以各自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2)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各专项施工方案,紧紧抓住质量计划的制定、实施及实现这三个环节;3)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做好基准点、基准线、标高、测量控制网的复核、复测工作,并如实填报测量记录;4)进行图纸会审,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主持熟悉图纸并会同相关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在图纸会审过程中及时与设计人和发包人进行讨论、协商、解决,并作好图纸会审记录;5)控制原材料、设备和施工机械的质量。项目部应对原材料、设备、施工机械进行考察筛选,对材料和设备供应人的质量保证能力要进行评审,采用招标“择优选廉"的方式选择材料供应商,并建立材料供应档案;6)对施工现场道路、场地、地下管线及障碍物、水、电、通讯等施工条件进行勘察了解,及时掌握现场情况;7)项目部还应在施工准备阶段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专业知识、安全知识、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2)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与控制。1)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质量检查制度;2)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质量进行预控的有效措施。控制点设置原则,主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布设的质量控制点,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随时跟踪、纠正出现的问题,并记入施工日志;3)建立样板件制度。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进行样板件的施工。实践表明实行样板件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通过样板件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四个作用:①通过分析可发现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便于重点控制;②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③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④避免工序大面积展开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引起大范围的返工。4)做好质检工作施工过程中质量检验工作要做到:①要把好“三关”。材料关,即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件、半成品的质量关。工艺关,即施工过程的工艺质量。成品关,即施工质量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满足用户期望的产品。成品保护关,施工完的工程质量要做好成品保护,确保产品保质保量交给用记;②要做到“四不”。不合格的材料不使用,不合格的工序不同意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不合格的构件不验收,不合格的建筑产品不交付使用。企业应根据产品的类型和特点,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多种类型的检验方式和方法,如采用专职QC人员检验、生产工人自检、互检相结合的“三检制”等完善检验手段;5)抓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而质量监控工作应把它作为主要环节来抓。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前提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抓规范、规程、规定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按工序进行控制,出现问题应立即纠正,把事故苗子消灭在施工过程中。监控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交工前的产品保护,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监控目标;6)抓好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管理。单位工程的关键部位与薄弱环节是根据工程对象和队伍素质决定的,如果框架结构中的梁、柱是关键部位,混合结构中的砌体和预制楼板安装是个关键部位,在装饰工程中,如大面积水磨石地坪,外墙大面积贴面砖,或内墙大面积贴墙纸等都可作为关键部位。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重点控制,只要方法对头、措施得力,往往能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施工项目验收质量管理。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主要是前一阶段施工控制过程的补充,这是因为到此时项目已近完工,如果存在大的质量问题则往往是难以挽回的。因此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主要是对一些局部质量问题的控制,但是也同样值得给予必要重视。因此,单位工程竣工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技术、质量、施工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现场检验评定。评定结果送交质量监督部门核定质量等级。施工质量缺陷应予以纠正,并在纠正后再次验证以证实其符合性。项目部专业技术人员按合同要求,编制工程竣工文件,并应做好工程移交准备。工程交工后,应对工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工程完工后,还要由施工单位的技术部门和安检部门共同对建设情况进行总体全面检查,只有当项目内部验收通过后,才可交由客户进行验收。

四、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露天作业多、投资大以及工序复杂等特点,使得其施工质量很难得到控制。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又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以及建成之后是否能够得到安全可靠的使用。因此,坚持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过程乃至全方位的管理,把施工质量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只有如此,才能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真正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平.浅议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改革与开放,2011,04:86.

[2]周英波,张继红.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分析[J].科学之友,2011,16:116

[3]刘玮.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0,15:153.

论文作者:李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要点探讨论文_李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