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论文_唐柱全

广西中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30000

摘要: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着人民的安全和公共利益,还关系着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的塑造。由此本文以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为研究对象,以项目管理理论为依托,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前言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市政工程建设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复杂性增加,由此为提高城市品味、提高城市的使用功能,就必须要做好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尤其是面对当前市政工程建设中还普遍存在缺乏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中存在违法、违规现象等问题,更加需要对工程质量控制进行详细的分析,归纳并总结,以保证我国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1.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概述

1.1市政公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

市政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是由市政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的。市政工程项目特点主要体现在其施工生产上,主要表现在产品本身具有的位置上的固定性、类型上的多样性,从而市政工程施工具有生产的单体性、生产的流动性、露天作业和生产周期长的特点。由此项目质量管理也具有以下特点:

1)管理难度大:由于影响市政工程项目质量因素多,任何一个因素出现偏差,均会造成质量事故,并且影响质量的系统性因素和偶然性因素的存在,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管理复杂:由于市政公用工程所涉及专业多,如道路、桥梁、地下工程等,并且也没有统一的国家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因此造成质量管理方法复杂多样;

3)应加强事前控制:当市政工程项目建成后,无法拆卸或解体来检查内在的质量问题,而是通过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资料进行评定,因此对于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应重视事前控制和过程控制,防患于未然[1]。

1.2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施工方法:主要是指施工现场采用的施工方案,包括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其中技术方案是指施工工艺和作业方法,组织方案是指施工区段空间划分及施工流向顺序、劳动组织等。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

2)环境条件:主要是指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技术环境,施工环境作业面大小、通风照明和通讯条件等工程作业环境,及工程实施的合同结构与管理关系的确定、组织体制及管理制度等工程管理环境;

3)工程材料和设备: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工程所用的各类材料、构配件、半成品选用是否合理,产品是否合格都将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质量。机械设备产品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工程使用功能质量,设备的类型是否符合工程施工特点、性能是否先进稳定、操作是否方便安全等,都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

1.3管理的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可包括系统分析、系统工程和系统管理三大环节。它通过系统地分柝有关的数据、资料或客观事实来确定要达到的优化目标;然后通过系统工程,设计或策划为达到目标而应采取的各种资料和步骤,以及应配置的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方案;最后在实施中通过系统管理而取得高效性和高效率。由此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措施包括:建立一个以过程方法为主体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使过程相互协调;控制并协调质量管理体系的各过程的运行,并规定其运行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测量和评审,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体系,提高工程效益[2]。

2.实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我国某市进行道路改造,工程总长约1830 m,现状道路红线宽度60 m,改造后红线宽度为60~121 m。其中下沉式道路全长1490 m,地面道路全长340m,为城市快速路;地面道路工程包括地面道路改造段、横四路,为城市次干道;该道路综合管沟工程长约1183.332m。本次施工的主要项目包括:

1)道路改造工程K0+000~K0+811.467;

2)横四路工程K0+000~K0+931.467(含相应的交叉口);

3)道路综合管沟工程GO+000~G0+493。

2.2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2.1组织机构的建立

为了确保下程质量,在项目经理部实行二级质量管理制度。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质量检查丁:程师,每个班组设兼职质检员。质量检查工程师直接对项目经理和项日技术负责人负责,行使监督权、检查权和质量检查否决权,具体如图1所示。并且项目部在严格内部“自检、互俭、交接检”制度的基础上,为确保工程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认真接受建设单位质量监督和监理单位的监理,接受社会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

2.2保证质量管理措施

首先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工地试验室,配备相应的设备仪器对所检验测试的项日按有关规程认真操作,全面实施对工程所用的原材料或试件等进行检验和质量控制。其次项目经理与各主要管理人员和每位技术人员、现场施工人员、关键岗位的操作工签订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做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真正把工程质量终身制落实到每个职工。最后抓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开展QC活动,成立QC小组,对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和比较难避免的质量问题,用全员、全过程努力的办法来解决[3]。

此外还虚心听取和接受监理工程师指导和监督,提供满足监理工程师在现场检测需要的人员、仪器设备等,搞好与监理工程师的配合工作,同心协力,为创造优良工程奠定了基础。

3.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措施分析

3.1做好进场材料的管理工作

首先要严把主要材料采购、进场检验关。进入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要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设计技术文件和国家有关规定的具体要求,从符合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市场信誉好的厂家进货,同时采用订货前报审制。提供生产厂家的资质情况及拟采购材料的合格证、试验报告、质保书,以及必要的检验、化验单据等相关资料报送给监理工程师审查,并且经业主委托的监理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签订采购合同及进场使用。

其次要做好物资采购和进货检验的控制。具体措施有:对主要材料供应商进行调查并评定。根据评定结果确定合格供应商,并造册登记;购进的原材料必须有生产合格证、检验试验单,并进行清点验收。物资部门应通知试验部门对购进的主要材料进行复验,经复验合格方能使用。对不合格的物资要按不合格品的规定进行处理,不准发放不合格物资;物资部门应对复验合格的主要物资管理并标识。物资发放前要登记物资的流向,如下点、部位、规格、数量、作业班组。

最后要做好产品标识。用于工程上的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在存放地悬挂标牌进行标识,并作好记录;对检验、测量、试验及其他施工设备,在仪器设备上贴标签标识,并作好记录。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每个部位、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的标识用质量检查证和质量记录来载明。产品标识记录和控制由工序技术人员、材料员、试验员及质检员实施,以确保根据产品标识,实现对工程质量形成过程、状态的追溯。

3.2加强施工机械管理

一方面要合理配备各种机械设备。由于工程特点及生产组织形式各不相同,在配备现场施工机械设备时必须根据工程特点,经济合理地为工程配好机械设备,同时又必须根据各种机械设备的性能和特点,合理地安排施工生产任务,使各种机械设备的性能与生产任务相适应。

另一方面实行人机固定的和操作证制度。为了使施工机械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行使用,合理配备足够数量的操作人员并实行机械使用、保养责任制是关键。现场的各种机械设备固定交给一个机组或个人,使之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负责;操作人员必须取得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坚决杜绝为赶进度而任意指派机械操作人员之类的事件的发生。

3.3施工工序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是在施工工序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最后检验出来的。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1)严格遵守工艺规程: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工序活动条件包括的内容较多,主要是指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即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只要将这些因素切实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制状态,确保工序投入品的质量,避免系统性因素变异发生,就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

3)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 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工序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为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随即研究处理,确保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4]。

4)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首先要对施工的工程对象进行全面分析、比较,以明确质量控制点;而后进一步分析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造成质量隐患的原因,针对隐患的原因,相应地提出对策措施予以预防。由此可见,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的有力措施。

3.4做好施工方法管理

施工方法管理是指施工项目为达到合同条件的要求,对项目施工阶段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的管理。由此为更好的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力求方案经济合理。具体管理步骤如下:

1)确定施工流向:具体可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并结合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要求来确定;

2)确定施工顺序:为合理利用时间,施工应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安装;先设备安装、后管道、电气安装的顺序;

3)划分施工段:为满足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流水施工条件的要求,对施工段进行合理划分;

4)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选择依据需遵循以下原则:施工方法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统一;施工机械的适用性与多用性兼顾;尽量利用现有机械;辅助机械与主导机械的生产能力应协调一致;

5)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通常可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定性评价主要考虑施工操作上的难易程度和安全可靠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现场是否实现文明施工等;定量评价主要是从工期指标、劳动消耗量、成本指标、投资额指标来考虑。

4.结语

市政公用工程关系到到社会综合效益的实现和人民生活的安全程度,因此对质量和安全要求较高。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既需要相关技术支持,又需要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通过将施工项目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才能确保项目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才能最终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洁海.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

[2]闫涛,王硕.有关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J].企业导报.2012(10).

[3]杨国栋.探究建筑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地理.2016(18).

[4]鲁国锋.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与保证[J].科技创业家.2013(07).

作者简介:唐柱全(1984.8—), 男,广西灌阳人,中级工程师,大学本科。

论文作者:唐柱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7

标签:;  ;  ;  ;  ;  ;  ;  ;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论文_唐柱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