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天诺市政园林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摘要:建筑外墙的防渗漏工作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造成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有很多,只有正确认识这些原因,选择灵活合理的施工策略,不断改善防渗漏技术,借鉴国内外防渗漏经验,才能提高防渗漏质量。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不断推出,防渗漏技术一定会有很大的突破,施工人员也会建造出更舒适、更安全、更优质的建筑,推动我国建筑事业和国家经济发展。
关键词:防渗漏施工;房屋建设
1现阶段房屋建筑工程的外墙产生渗漏问题的主要原因
1.1填充墙的砌体砖施工不当导致裂缝出现
由于在填充墙的砌体砖施工过程中,其缝隙内的砂浆和易性不好,导致其密度较低,容易导致外墙出现裂缝现象,其次是由于在填充墙砌体砖的施工过程中,没有将砖根据施工办法进行充分浸湿,导致砖和砂浆之间没有较好的粘结性,在外墙的后期使用过程中,裂缝容易出现,产生渗漏问题。外墙砌体梁底部位产生缝隙裂缝导致渗漏情况,主要因施工过程中,未按照具体的规定,没有对施工整体框架在梁底部位,进行砌筑最后一层砌块曹锁,导致砖块在竖缝,包括水平灰缝等处不够饱满,除此之外,梁底本身也存在着由于砌体的整体沉降,而产生的裂缝等情况,成为渗漏的重灾之地。
1.2墙体自身问题导致裂缝出现
在房屋建中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技术的不合格以及具体操作过程的不规范,导致在外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引发了外墙出现渗漏问题,其原因主要包括:首先,在进行混凝土建筑环节时,没有将混凝土展开充分的振捣过程,导致混凝土的实际密度与所要求的浇筑密度标准不相符,从而在勾起的使用过程中,外墙出现裂缝现象;其次,在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环节时,墙与板的施工同时开展,外墙所浇筑的混凝土没有充分的沉实时间,也容易导致外墙产生沉实裂缝;第三,对于外墙的后期养护管理的欠缺,在后期养护阶段,没有对外墙进行充分的浇水,特别是在温度高光照足的夏季,受到房屋建筑工程较大的内外差,导致裂缝容易产生。
1.3外墙施工中的空洞处理不合理导致裂缝出现
脚手架、穿拉杆等是开展外墙施工所必需的工具,这会导致墙体有空洞,如果在后期施工中未将空洞完全密封,也容易导致渗漏问题的发生。
2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技术的应用分析
2.1建筑外墙的应用
建筑外墙是发生渗漏最主要的部位,针对这一现象的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1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力度。采购人员必须根据市场情况,选择满足建筑施工质量要求的施工材料,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房屋建筑质量的提高,避免渗漏问题的发生。
2.1.2必须充分重视墙面抹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墙面抹灰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添加适量的聚丙烯,从而提升房屋建筑墙面的抗裂性,避免因为墙整体性的降低而导致渗漏现象的发生。另外,房屋建筑的门窗与墙面的连接处也是渗水现象发生的常见部位,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其予以充分的重视,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房屋建筑整体施工质量的提高。
2.2建筑屋面的应用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屋面防渗漏问题主要可以从施工设计和施工管理两方面加以控制。首先,就设计而言,设计人员在设计房屋屋面防水过程中,必须对各方面的外部因素予以充分考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屋面防水结构的设计;其次,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强,这就要求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规范确保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符合施工质量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房屋厨卫的应用
厨房和卫生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水量最多的地方,而这两个地方设置和安装的排水管道也相对较多,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渗漏问题的出现,所以,防治建筑渗漏工作的重点就是厨房和卫生间。同样的,针对厨卫的防渗漏工作实施之前,也必须从设计、材料选择以及施工等方面入手。首先就是设计,在建筑厨卫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对排水管道的走向、位置以及使用予以充分的考虑,才能避免因为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排水不畅,导致排水管道的损坏;其次是施工材料,在选择施工材料时,切不可以价格的高低为标准衡量材料的质量,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才能确保排水管道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不受影响;最后就是防水施工,在房屋建筑防水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才能促进房屋建筑整体质量和防渗性能的提高,从根本上降低房屋渗漏发生的几率。
3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措施及应用
为了将渗漏的现象在萌芽状态就被遏制住,就必须做好外墙防渗漏的技术工作。具体的应用如下:
3.1外墙在装饰之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在对建筑外墙进行装饰之前,应该处理及扫除上面的污染物及灰尘等脏物,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这些脏物在抹面的过程中,吸收了水分,使墙面开裂或者鼓起,造成外墙的渗漏等很不好的后果。在对外墙装饰之前,应该洒一定量的水,保持墙面的含水量在一定的适宜范围内。
3.2门窗在防漏方面的设计要合理。对门窗洞口的设计一定要加强,结构若出现偏差,其上下和水平的偏差也最多不超过10%,在施工的过程中,结构调整一定要适度,上下面应该过线,左右水平应该兜通,洞口的尺寸一定要符合规范及标准的要求。若出现偏差,在立窗之前一定将偏差调整好,这样才能给填缝材料预留一定的空间尺寸。窗框接头的部分在填灰层进行固定,这样可以有效的将松动及起壳的情况予以避免。
3.3在施工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开始施工之前,应该据外墙的挂线及外墙面的砖模数,确定边线的数量;将施工在完成之后敲打及补厚的工作有效的予以降低;合理的对预留洞的大小进行控制;检测全部拉结筋长度;挑选完整的、棱角比较分明混凝土的砌块用于施工;墙体的长度和砖的模数不一样的时候,选择专用工具切掉多余部分并选择适宜的混凝土修补不足的部分;做好检查及验收的工作,确保在施工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更好的施工打下基础。
3.4对抹灰面应该进行合理的处理。在对外墙进行粉刷之前应该内外对预留的空洞都要填密实,对墙面洒适量的水,充分的湿润之后,进行结合层处理,在阳台等部位做出一定的坡度处理,适宜排水,墙面接触的部分应该做出圆弧,防止积水或者泛水。
3.5在外墙砌体施工的过程中将施工的细节做好。在外墙砌体施工的过程中,若选择传统常规的水泥砂浆,会由于其很差的保水性、很大的脆性及干缩性等诸多缺点,不能满足外墙砌体的指标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因为出现泌水离析等诸多问题,造成外墙开裂、空鼓等情况的出现,为渗水留下隐患。必须选择专用的达标的水泥砂浆,这种专用的水泥砂浆具有很好的保水性能,并且和砌体的抗压的强度、抗流动性、干缩性以及粘结的强度都非常的匹配,将干法施工进行实现,将施工的效率予以提高,将施工的强度予以降低。
结束语
对于传统建筑外墙而言,防渗工作均是从防水层进行考虑的,借助不同防渗方式进行科学处理。具体处理效果不好。站在建筑外墙防渗分析出发,明确外墙渗透的具体原因,结合外墙渗透技术特点,对外墙渗透原因进行科学设计,同时结合外墙渗透的特点等,对设计方案、施工阶段以及检查等进行科学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工艺和新材料设备不断被推出,外墙渗透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熊益城. 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2014,24:69.
[2]张志山. 防渗漏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2014,24:103.
[3]张少春. 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6:256.
[4]陈耀强.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厨卫防渗漏施工技术[J]. 科技视界,2013,34:119+121.
[5]吴建川. 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研究[J]. 低碳世界,2013,20:39-40.
论文作者:孙建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外墙论文; 过程中论文; 裂缝论文; 房屋论文; 建筑论文; 墙面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