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马洪福

(长沙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目的 分析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54例老年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进行分组;其中A组占24.03%(37/154),采取全凭静脉,B组占25.97%(40/154),采取静吸麻醉,C组占22.73%(35/154),采取全凭吸入麻醉,D组占27.27%(42/154),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组;对比A组、B组、C组与D组术前及术后1、3d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A组、B组与C组间的术后1、3d MMSE评分差异显著(H值分别为12.415,11.874,P<0.05);A组、B组、C组与D组术前的MMSE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3d的MMSE评分均低于D组,差异显著(P<0.05);A组、B组与C组间的术后1、3d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显著(χ2值分别为6.415,6.043,P<0.05),术后1、3d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大于D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的MMSE评分下降程度较腰硬联合麻醉显著降低,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且全身麻醉应选择短效的麻醉药,并减少麻醉药用量,对于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关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尚未十分明确,但普遍认为与麻醉方案密切相关;同时,减少老年手术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对于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1]。对此,针对老年手术患者而言,在保证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麻醉后的恢复效果亦至关重要。而本研究旨在分析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对比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提高该类患者的麻醉质量而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54例老年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进行分组,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进行分组;其中A组占24.03%(37/154),B组占25.97%(40/154),C组占22.73%(35/154),D组占27.27%(42/154);四组间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1.2 研究方法

A组采取全凭静脉,B组采取静吸麻醉,C组采取全凭吸入麻醉,上述3组均采取咪唑安定、异丙酚、芬太尼等进行麻醉诱导;其中A组采取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B组采取异丙酚、瑞芬太尼,并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C组采取顺阿曲库胺,并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根据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用量;D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组,于L3-4椎间隙穿刺,注入布比卡因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必要时注入利多卡因。

1.3观察指标

对比A组、B组、C组与D组术前及术后1、3d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以术前的MMSE评分为基础值,若术后的MMSE评分较基础值下降超过2分,说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2]。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两组间的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χ2检验,三组间的计量资料使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2.1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MMSE评分对比

A组、B组与C组间的术后1、3d MMSE评分差异显著(H值分别为12.415,11.874,P<0.05);A组、B组、C组与D组术前的MMSE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3d的MMSE评分均低于D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老年手术患者麻醉目标的关键在于保证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有利于麻醉后恢复,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已被证实为老年手术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关于老年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原因、危险因素的研究尚未形成定论,普遍认为高龄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3]。鉴于老年手术患者的机能衰退,脑部血灌注量减少,对葡萄糖的代谢能力,对麻醉药物较为敏感,麻醉耐受程度降低,在手术麻醉,尤其在全身麻醉中,血气、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容易受影响[4,5]。由本研究可知,A组、B组、C组分别采取全凭静脉、静吸麻醉、全凭吸入麻醉,均属于全身麻醉,对比D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结果表明,A组、B组、C组术后1、3d的MMSE评分均低于D组,差异显著(P<0.05);可以认为椎管内麻醉可抑制反射弧形成,缓解神经系统的应激反应,但仍难以充分消除椎管内麻醉药物的影响。此外,A组、B组、C组术后1、3d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大于D组,差异显著(P<0.05);原因可能是全身麻醉的麻醉药物用量较多,且老年手术患者对麻醉药物的代谢水平降低,术后麻醉药物残留量过多,作用时间长,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麻醉后效应。由本研究可知,A组、B组与C组间的术后1、3d 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显著,进一步说明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应选择短效的麻醉药,并减少麻醉药用量,可能有助于减少认知功能障碍发生。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的MMSE评分下降程度较腰硬联合麻醉显著降低,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且全身麻醉应选择短效的麻醉药,并减少麻醉药用量,对于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琛(综述),徐光红(审校),李元海(审校)等.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13(1):133-136.

[2]战海燕,朴美花,王艳姝等.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和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9(5):986-990.

[3]黄丽蓉,何荷番.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及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09(20):5711-5712.

[4]刘德智.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及其对 MMSE评分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11(27):3577-3579.

[5]王建生,李仕国,牟宏宇等.不同麻醉、镇痛方法对行全关节成形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07(21):81-83.

论文作者:马洪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1

标签:;  ;  ;  ;  ;  ;  ;  ;  

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马洪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