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吕立舫,张超

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吕立舫,张超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药剂科 301800

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74例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取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搏动指数、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阿托伐他汀组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管搏动指数、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后血管搏动指数、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大脑血流供应和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

老年急性脑梗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为改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需及早采取脑组织保护药物进行治疗。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除了能够有效调节血脂,还可发挥保护血管和神经作用[1]。本研究探讨了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74例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取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分组。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61岁-77岁,平均65.61±2.24岁。阿托伐他汀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62岁-77岁,平均65.29±2.91岁。

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每天口服100mg,并给予抑酸、预防脑疝、降低颅内压等治疗,对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给予降糖和降压等对症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每天服用20mg。两组均治疗24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搏动指数、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80%,血管搏动指数、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在正常范围;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50%,血管搏动指数、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有所改善;差:达不到上述标准[2]。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搏动指数、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管搏动指数、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照组血管搏动指数、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分别为0.78±0.25、44.54±7.56 cm/s、0.73±0.25,阿托伐他汀组血管搏动指数、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分别为0.76±0.25、44.35±7.21 cm/s、0.75±0.26。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后血管搏动指数、血流速度、阻力指数1.12±0.32、58.21±8.51cm/s、0.41±0.1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12±0.32、58.21±8.51 cm/s、0.41±0.11,P<0.05。

2.2两组患者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比较

阿托伐他汀组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治疗显效14例,治疗有效13例,治疗无效10例,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72.97%;阿托伐他汀组治疗显效25例,治疗有效10例,治疗无效2例,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94.59%。

2.3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5.14±1.15分,阿托伐他汀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5.24±1.91分,阿托伐他汀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02±1.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5.98±2.72分,P<0.05。

3 讨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发生和急性血栓闭塞动脉管腔、动脉管腔狭窄等相关,可引发脑组织供血不足和多种炎症反应[3]。阿托伐他汀为常见他汀类药物,可发挥降脂、稳定斑块作用,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减轻炎症水平,拮抗炎症因子,保护血管内膜。另外,阿托伐他汀还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调整血脂代谢,保护神经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脑供血不足,促进脑血管增生[4-5]。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组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管搏动指数、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后血管搏动指数、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大脑血流供应和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杰权,许晓跃,诸苏杭等.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91-92,95.

[2]高立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1(5):145-146.

[3]王鹏,吕卫华,刘和锦等.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5(5):488-491.

[4]邓丽娟,胡怡勇,邓文娟等.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1):108-109.

[5]王灵红,章雅妮,李佳等.阿托伐他汀钙与氢氯吡格雷联用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2(21):6113-6114.

论文作者:吕立舫,张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  ;  ;  ;  ;  ;  ;  ;  

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吕立舫,张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