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76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0例)。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5%,对照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阑尾炎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麻醉效果优良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阑尾炎手术;硬膜外麻醉;全麻;效果分析
Study on clinical anesthesia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appendicit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nesthesia method and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appendicitis. Methods: A total of 76 patients with appendicitis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6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40 cases)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wishes. In the control group, epidural anesthesia was used. The ra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umbar and spinal anesthesia. The anesthesia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nesthesia onset time, the first exhaust time, the recovery time of sensory nerve block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hor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nesthesia effect (P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22.22%,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appendicitis combined with lumbar and spinal anesthesia,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anesthesia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appendicitis surgery; epidural anesthesia; lumbar spinal combined anesthesia; effect analysis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青壮年是主要的发病人群,表现为恶心、呕吐、右下腹强烈疼痛、腹泻等症状,若没有及时的干预,还有可能出现阑尾脓肿、化脓性门静脉炎、腹膜炎和外瘘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手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最主要方法,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麻醉效果会对手术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选择何种麻醉方式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式有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为进一步探讨两种麻醉方法的效果,本文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76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了两个研究小组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76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患者40例,女性17例,男性23例,年龄25—52岁,平均年龄(32.6±1.7)岁,体质量40—67kg,平均体质量为(54.2±4.6)kg;对照组患者36例,女性16例,男性20例,年龄24—51岁,平均年龄(31.9±1.8)岁,体质量41—69kg,平均体质量为(55.2±5.1)kg。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阑尾炎手术前30min,为两组患者均肌肉注射咪唑安定3mg和阿托品0.5mg,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注入复方乳酸钠10mL/k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完成术前常规操作后,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具体方法:采取侧卧位,选择T11—T12椎间隙为硬膜外麻醉穿刺入口,置入硬膜外管;患者改为平卧位,于硬膜外腔内注入5ml盐酸利多卡因(2%浓度),若5min之后患者未出现全脊麻情况,且生命体征平稳,可追加10ml盐酸罗哌卡因(0.375%浓度)和盐酸利多卡因(1%浓度)的混合液;若手术时间较长,可在手术60min后加用4—5ml盐酸罗哌卡因(0.375%浓度)和利多卡因(1%浓度)混合液,维持麻醉效果。观察组采用全麻,具体方法:以异丙酚,2mg/kg,舒芬太尼,0.5μg/kg,维库溴铵,0.12mg/kg,进行静脉诱导气管插管,麻醉维持时用4-6mg/(kg?h)的异丙酚进行持续的静脉推注,间接静脉推注维库溴铵,通过机械通气进行呼吸控制,氧流量为1.5L/min,呼吸频率为12次/min,潮气量为10ml/kg。所有患者的气腹压力为12mmHg,在建立CO2气腹后,呼吸频率改为14次/min,潮气量不变。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评价标准 麻醉效果的判定标准:优:麻醉期间患者可始终保持安静,未出现恶心、呕吐、牵拉痛等不良反应;良:麻醉期间患者有轻微的情绪波动,出现轻微的胃部不适、牵拉痛等不良反应,未出现呕吐、不耐受情况;差:麻醉期间画着情绪波动较大,有烦躁、明显牵拉痛、恶心、呕吐等情况,无法耐受手术。麻醉效果优良率=(优+良)/总人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数据统一使用SPSS19.0软件计算,计数资料以χ?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采用x±s表示,当P<0.05时,所得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2±0.6)min、(21.0±5.7)h、(122.5±10.6)min、(6.1±0.8)d;对照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7±1.2)min、(30.5±6.1)h、(174.3±18.9)min、(8.2±1.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麻醉效果优良率 观察组40例患者中麻醉效果为优者28例,良10例,差2例,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5%(38/40);对照组36例患者中麻醉效果为优者14例,良13例,差9例,麻醉效果优良率为75%(27/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中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例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40);对照组中3例出现恶心、呕吐,3例低血压,2例心动过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8/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阑尾炎手术是医院最常见的手术类型,术前有效的麻醉处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阑尾炎手术的麻醉方法主要有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全身麻醉的实施方法简单,对循环系统的干扰最小,效果显著。硬膜外麻醉由于阻滞诱导时间长,容易因为阻滞不全导致麻醉失败,且术中止痛效果不够理想,患者的满意度不高。另外,该方法还会发生循环抑制、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这无疑加重了患者的负担,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风险。近年来,全身麻醉在脏器手术中的优势逐渐凸现,已经成为了阑尾炎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少、效果好、起效快,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且较少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在阑尾炎手术中,对脏器的牵拉会引发牵拉痛、恶心、呕吐、腹肌紧张和膈肌抽搐等情况,这会对手术操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发生改变。肌肉的良好松弛是进行阑尾炎手术操作的必备条件。全身麻醉可以有效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确保手术操作的顺利完成。此外,全身麻醉后患者可较快苏醒,缩短了昏迷时间,患者的接受度较高。但是任何麻醉方法都具有一定的风险,硬膜外麻醉也不例外,临床经验表明,该麻醉方法可能导致麻醉药物渗透到蛛网膜下腔,引发麻醉阻滞平面升高,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应当密切注意术中患者的麻醉情况,检测生命体征变化,尽可能避免这类不良事件的发生。另外,全身麻醉对操作者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操作程序较为复杂,需要注意的细节性内容较多,应当选择更加专业的麻醉医师,这也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方法。
本次研究中,给予了观察组全身麻醉,对照组则采用硬膜外麻醉,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5%,对照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阑尾炎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麻醉效果优良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术后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恢复时间短,患者的痛苦少,总体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会奇.对行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分别进行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04):225-226.
[2]王武.阑尾炎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对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7):3427-3428.
[3]刘伟.为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施行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8):213-214.
[4]谢琼.在进行阑尾炎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5):274-275.
[5]殷雁斌,牟虹,吕兰等.两种麻醉方式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对比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6):2129-2130.
论文作者:胡美英,廖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患者论文; 阑尾炎论文; 手术论文; 效果论文; 时间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