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持续发展战略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小城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小城镇持续发展战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人口压力过大,农业资源承载力过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业投入经济效益递减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这四大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来看,关键的因素还在于人口问题,因为:①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大量剩余劳动力积压在农村,导致农地无法集中,规模偏小,农业机械化无法实现,规模收益没法获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人均收入水平低,投资增长缓慢,进而制约农业经济整体实力的提高;②人口过多,必将引起需求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对资源的压力加大,加上人口素质偏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结果导致了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恶化。
由此看来,我国农业处在一个
的怪圈之中,农业要跳出这个怪圈,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还要解决人口问题。解决人口问题,一是人口流量的控制;二是存量的转移。流量可以通过计划生育政策得以解决,而存量的转移则是一项涉及到诸多问题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二项政策就能解决的,必然综合考虑,以防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本文认为,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即以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指导小城镇发展的新型发展战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模式。
1.发展小城镇是解决农村人口问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目前,农民进城、乡镇企业吸纳和流向小城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三条途径。由于城市改革的逐步推进,城市就业难度急剧加大,农民进城受阻,乡镇企业正面临严峻挑战,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唯一可行的途径是向小城镇转移。因为:一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将逐步向工业、商业和服务行业延伸、扩展,人口、劳动力逐步集中,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乡村逐步演变成为城镇,这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农业人口向小城镇转移恰好适应了这一客观规律的需要。二是小城镇的发展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小城镇需要大量人口去从事城镇建筑、城镇工业和城镇的第三产业,而这不能靠分流大城市人口来实现(因有悖于经济发展规律),而只能靠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来完成。
2.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其一,由于小城镇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使土地流转和土地集中成为必然。土地规模经营会得到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一方面带来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则促进了农业机械的推广,从而使农业机械化成为现实。其二,小城镇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接城市,既受城市的辐射,又向农村辐射,以此为纽带,加强农村与城市的联系和交流。小城镇通过向农业提供产前、产后服务,延长农业生产环节,减少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多种形式,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与进步。其三,小城镇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又通过其扩散作用,把城市文化、价值观念向农村传播,从而推动了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这对农民素质的提高、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一切变化最终将推动农业向高产高效发展。
3.发展小城镇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资源的集中,尤其是人口的集中,使得农村住房面积大大减少,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小城镇的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提高投入产出率,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小城镇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乡镇企业的集中,这将改变当前乡镇企业“村村点火,家家冒烟”的分散格局,从而使乡镇企业废物的统一排放和综合治理成为现实,避免乡镇企业因分散无序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二、小城镇持续发展现状与问题
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农村工业的迅速崛起,农村城镇得到了快速发展,从1979年到1994年,全国建制镇由2851个迅速增加到了1.6万个,年均增长879个。小城镇的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影响其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1.产业结构不合理。据统计,1997年小城镇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78:12:10,结构层次过于低下,农业比重太大,制约了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小城镇工业结构与城市工业结构相似度高,10个工业部门间结构相似系数高达0.8697。由此导致:①城乡的工业主导部门高度重合,结构趋同,争资源、争市场的局面加剧,小城镇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②小城镇工业中资本密集程度高的工业部门占据较重要的位置,不利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③弱化了农村工业和农业的关联度,使农村工业应有的潜在优势未能发挥。
2.基础设施落后。基础设施落后是当前小城镇普遍面临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低层次小城镇表现得更为突出。
3.布局分散化。小城镇过于分散化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小城镇的分散布局与乡镇企业的分散直接相关,我国乡镇企业的80%分布在各个村落,18%分布在农村集镇和建制镇,只有1%分布在县城以上。
4.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迅速转移,造成了农地的大量减少,同时,由于缺乏治理污染措施,小城镇的乡镇企业所排放的“三废”还污染了大量农田,严重影响了农地的质量,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恶化。这是近年来农村城镇化大量带来的负面效应,尤其是农地数量的减少和农地质量的退化,已经成为人们对农村城镇化政策诘难的焦点之一。同样数量的人口和产业积聚在小城镇比分散在农村,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而我国城镇化却伴随着耕地的减少,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土地使用权没有商品化,非市场化的地价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失灵,造成人们滥用耕地;二是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占用大量耕地,而且采用“离土不离乡”的政策,使农民在进入城镇的同时,继续在乡村圈占宅基地,造成耕地面积的减少。
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消除小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势在必行。
三、实现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思路
1.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小城镇产业升级。小城镇结构调整,一是要从协调劳动力过剩与资本短缺失衡这一矛盾着手,调整小城镇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弱化小城镇的农业功能,提高整体效益;二是要在第二产业发展的产业选择上,强调资源禀赋与市场比较优势相结合,以特色产业为依托,通过前向、后向、旁向效应,吸引一大批相关企业集中生产,强调城镇间、城镇与城市之间的产业优势互补,强化城镇农业与工业的关联度,发挥小城镇工业的潜在优势;三是要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小城镇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种传统服务行业的需求已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应大力发展各种为工业生产和居民服务的新型服务行业。
2.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开辟产业新空间。本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掀起了一场空前壮阔的绿色革命。绿色计划、绿色经济、绿色政治、绿色外交、绿色科技、绿色教育、绿色市场、绿色营销在全球蓬勃兴起。可以预见,绿色将是21世纪的“流行色”,绿色产品将是21世纪的主导产品,绿色产业将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小城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顺应绿色运动和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开辟新的产业空间,以抢占21世纪国际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3.大力推行绿色规划,促进生态小城镇建设。我国有重视小城镇环境建设的传统。今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和建筑美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小城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在规划中自觉融入可持续发展思想,注重环境生态建设即推行绿色规划。推行绿色规划,就是要从原有规划注重大气、水体、噪音环境的污染整治,转向把小城镇环境、生态作为系统工程与人工环境结合起来进行规划设计,并充分体现安全性、生活便捷性、环境舒适性、经济性、生态持续性五大原则,使小城镇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促进生态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4.建立有效的绿色核算机制,完善环境税费制度。一是要摒弃环境资源无价值”的传统观念,遵循有价、有偿使用原则;二是要按照环境有偿使用的原则,通过市场机制,将环境成本纳入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促使污染、破坏环境资源者从全局利益出发选择更有利于环境的生产经营方式,同时也可以筹集一笔资金,由政府根据需要加以支配,以支持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以及重点污染的治理等,从而改变过去那种无偿使用环境资源、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作法,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建立健全环境税费制度体系,包括征收环境费制度、环境税收制度、财政刺激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以及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等。
5.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小城镇人口素质。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其人口的素质,特别是其人口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要对小城镇的社会成员进行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宣传教育与培训,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及相应的科学技术广泛地渗透到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之中,提高其在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中的参与意识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