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易万民论文_易万民

株洲县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株洲 412100

摘要:目的 探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6例,随机分为33例观察组和33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8%,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24.4%,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66.6%,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1例,病死率3.03%;对照组患者死亡4例,病死率12.1%,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临床治疗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少,延缓了病情的发展,降低了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心肌持续的缺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呈特异性改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于伴发各种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也是导致恨患者猝死、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1]。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6例,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62.5±3.7)岁。病程 1~10年,平均病程(5.4±1.5)年;观察组33例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9.8±2.1)岁。病程 1~11年,平均病程(6.1±2.5)年。其中室性早搏34例,室性心动过速20例、心室颤动8、心室扑动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治疗:0.9%氯化钠溶液20ml稀释50~100mg利多卡因10min内缓慢静推完,之后用静脉泵以1~4 mg/min泵入,如果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情况没有改善,重复0.9%氯化钠溶液20ml稀释50~100mg利多卡因10min内静脉推注,患者情况改善后以1~2 mg/min静脉泵入,24 h内的给药剂量<1200mg。

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又名可达龙治疗:0.9%氯化钠溶液20ml稀释100~150mg胺碘酮于10 min内缓慢静推完,之后用静脉泵以1.0~1.5 mg/min泵入,6 h后根据患者好转情况减量至0.5mg/min,24 h内的给药剂量<1000mg。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情况改善后改为口服用药,每次200 mg,一天三次,持续服药7 d后改为每次200 mg,一天两次,治疗14 d之后改为一天一次。

1.3疗效判断标准

1.3.1临床疗效[2]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室性心律失常消失,室性早搏减少超过9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部分改善,室性心律失常发展时间和频率减少,室性早搏减少超 过5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剧,是室性心律失常发展频繁,室性早搏减少不超过50%。

1.3.2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出现头昏、恶心、呕吐、低血压、心衰加重、静脉炎、甲状腺功能低下等表现。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和处理,当数据对比结果P<0.05提示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8%,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死亡1例,病死率3.03%;对照组患者死亡4例,病死率12.1%,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有文献报道每年我国有超过30万的人猝死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是猝死最常见的原因,60%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在发病后1h内,被认为与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颤动有关[3]。对于此类心律失常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为利多卡因,其具有多种药效,是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同时也可以用于头疼、头晕、耳鸣的治疗[4]。但利多卡因药效时间短,副作用多,患者会有眩晕、恶心、呕吐、惊厥、等异常反应。近年来胺碘酮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药物,疗效好且副作用少。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为:提高了迷走神经兴奋性,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延长、窦房结与结间组织自律性下降,从而使房室结的传导时间与不应期延长,使心室致颤阈值升高[5]。

为探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本研究中,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6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8%,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头昏、恶心、呕吐、低血压、心衰加重、静脉炎、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24.4%,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66.6%,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1例,病死率3.03%;对照组患者死亡4例,病死率12.1%,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临床治疗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少,延缓了病情的发展,降低了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巧春,李巧华,肖景刚.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4).

[2]张立志.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29).

[3]钟声宇.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9).

[4]薛豪平.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2,12

[5]林晓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0,12

论文作者:易万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  ;  ;  ;  ;  ;  ;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易万民论文_易万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