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装饰材料层出不穷,它们除了为室内空间形象的塑造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外,也为人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可能和希望。随着倡导绿色设计、生态化设计的呼声越来越高,探索绿色环保的装饰材料应用的方法势在必行。
【关键词】建筑装饰;材料;方法;发展
建筑装饰材料的应用在室内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装饰材料对建筑物的美观效果和功能发挥起着极大作用。各种装饰风格一般都是通过装饰材料的色调、质感和线条来具体体现的,因此,装饰材料对装饰建筑物、美化室内外环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装饰材料大多作为建筑物外立面的材料,它具有一定强度,所以也起到保护建筑物,延长使用寿命的功能。那么如何更好地选用建筑装饰材料呢?
1、建筑装饰材料选用标准
1.1满足建筑物的特点为基准
建筑装饰对建筑结构起到保护的作用,完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强化建筑及建筑空间的性格、意境和气氛,使建筑及建筑空间更具情感和艺术感染力,对建筑物进行美化,使建筑物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因此,建筑装饰材料的选用,应建立在对建筑物的充分理解上,以满足建筑物的特点为基准。
建筑装饰材料具有抗压、防撞、耐磨、保温、防滑等保护功能和使用功能,具有装饰美化的功能,但又有消极甚至极其危害的后果。即“室内环境污染问题(IEQ)”,如住人工合成材料和胶粘剂中挥发出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危害人类健康甚至致癌。在选择装饰材料时,要根据建筑物设计主题的造型、功能和使用部位所处的环境来巧妙合理地运用材料的形体、质感、色彩,以便设计主题既能满足一定的功能。选用的建筑装饰材料应以简单质朴为基调,强调其实用性、方便性,同时兼有些富于自然情趣的东西,构建休闲、愉悦、放松、舒适的家居氛围。
1.2安全环保为依托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建筑” 已成为国内外建筑发展的主流。“生态建筑”这一理念的提出,倡导了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健康宜人空间 “生态建筑”的发展与功能要求将拓展建筑装饰材料的功能。
建筑装饰材料的选用也应以安全,生态,环保为依托,可查看建筑材料的相关的环保认证标准证书,使用具有高性能、多功能、有利健康、使生活更舒适、与环境更协调的建筑材料,强调低污染环保型、环境功能型(如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温度湿度,抗菌防霉等功能)、可再生、可循环、甚至可以就地取材,尽量保证其资源利用率高、能源消耗低、功能性强,并从设计、制备 使用到再生的寿命周期全程中符合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为人类争取更大生存空间、扩大可利用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
1.3建筑装饰效果为保证
建筑装饰效果是建筑本身的内涵与审美情趣,艺术价值的最直观的表现形式。而建筑装饰材料的质感、线型、尺度、色彩能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反应引起联想,对建筑装饰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一般说来,材料的这种心理诱发作用是非常明显和强烈的。在建筑装饰设计中,人们喜欢利用建筑装饰材料的对比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往往在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做法,借此来求得质感上的对比与衬托,从而更好地体现在筑装饰的风格,或者强调某些装饰处理上的意图。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我们到处可以感受到材质的对比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
当然了,装饰材料对装饰效果本身的影响,必须结合具体建筑物的形式、体重、风格等因素来加以综合考虑。一般来说,为了充分显示其线条的挺拔感,宜采用较为平滑、细腻的建筑装饰。因此,在选择装饰材料时,应准确地把握好材料的性格特征,充分考虑建筑装饰材料的质感对装饰效果的影响,同时使之与所装饰的空间特点相吻合,这样赋予材料以生命,达到完美的装饰效果。
2、建筑装饰材料的应用
2.1传统材料应用
经过历史传承下来的材料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深厚的历史感和无限的遐想。这类材料的应用有助于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展现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魅力。瓦片是古代的建筑构件,是装饰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的典范,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被赋予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古色古香,意味深长。
2.2民俗材料应用
民俗材料既有传统的民风、民俗材料,也有现代的民风、民俗材料。这类材料极具特色和地域色彩,如剪纸玩具、蜡染、刺绣、木雕、石刻等都属于民间、民俗材料。民间、民俗材料注重材质的表达,色彩艳丽、工艺糟湛,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地域性、民族性是这类材料的主要特征。将这类材料应用到室内装饰中,要充分考虑它们的原生态特点,通过与其它装饰材料的有机结合,可以创造一种全新的极具民间、民俗特色的意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生活材料应用
这类材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将牛皮纸、报纸作为墙面装饰,是一种新潮时尚、极富质感的墙面装饰手法,多用于服装专卖店、艺术家工作室等:麻绳、彩色棉线、毛线、珠帘。这类材料可以与花、植物藤蔓、贝壳相结合应用。灯应用时可以有的发亮有的不亮,制造一种新的肌理效果,还有竹席、凉席、玻璃杯等。
2.4原生态材料应用
这类材料在设计师的眼中是一类表现力极强生态有自然风格的材料。我们在设计时应用其返璞归真的自然特征,塑造浓郁的生态环境。如树干、树枝、树桩、树枝截面。树种的千差万别也就造就了树干、树枝、树桩、树枝截面的多样形态。这些材料在朴实中透出自然的气息,同时给人某种文化上的联想。这类材料取材方便,不需要过多的加工,还可充分利用废弃的植物资源,是既环保又经济的可再生材料。利用这种材料的特性可以使室内环境充满生机,又可以用来制造迷离的光影效果,用来营造古朴淡雅的都市乡村风格更是美不胜收。石头、石子是大自然产生的最古老的材料,可用范围非常广。
3、建筑装饰材料应用的思考
3.1提倡绿色住宅建筑
20世纪90年代开始,“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专家们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就是“资源有效利用的建筑”,亦即节能、环保、舒适、健康、有效的建筑,简言之为低能耗、低污染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用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提倡使用3R材料(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二是选用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有益人体健康的材料和产品,宜采用取得国家环境保护标志的材料、产品。
与传统建材相比,制造新型建材不仅可以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和能耗,而且能使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得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新型建材不仅不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污染,而是有益于人体的健康,有助于改善建筑功能,起到防霉、隔音、隔热、杀菌、调温、调湿、调光、阻燃、除臭、防射线、抗静电、抗震等作用;制造新型建材不仅可以采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生产技术,而且在产品结束其使用寿命后,还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不会形成新的废异物。
3.2提倡清洁无污染生产技术
现代社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建筑材料的大量生产和使用一方面为人类构筑了丰富多彩、便捷的生活设施,但同时其发展是以能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因此,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的建筑设计,就必须把原材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加入衡量建筑的价值体系中去。
建筑是取之自然又回归自然的创造性工程,所使用的材料不应对人体及周边环境产生危害,如墙体采用粘土砖即是对自然的破坏。并尽量采用低蕴能材料,避免有毒污染材料。就可持续发展建筑而言,对木材的选择需要慎重进行。树木的砍伐可能带来相当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如运输能耗、生物差异多样性的损失、可能发生的局部经济环境被破坏等问题。
3.3节约资源,降低能耗
按广义生命周期的观点,建材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建筑物营运、建筑物的日常使用、建筑物的拆除解体、建材再利用等方面能耗。加工越细致和制造过程越复杂的产品和材料,通常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更多的能源。一般来说,耐久性越好的材料,导致室内污染越少。绿色建筑师们往往就地取材,减少使用金属、混凝土之类加工程度高、能耗大的建材;就地加工,减少使用金属、混凝土之类加工程度高、能耗大的建材,重新开发短寿易耗废旧材料。选择再处理(如油漆、再加工、防水防火处理等)较少的建筑材料,或者选用那些对其维护只产生小环境影响的材料。
另外,功能要求的变化,使用期限的限制,城市发展的需要等等都可能需要建筑被拆除或改造。如果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其拆除时的问题,则可对材。料的再生和循环使用起到相当的帮助。积极利用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可以减少垃圾掩埋的压力和节省自然资源。建筑物到达使用期限后,其材料应能自然降解或转换。
4、展望
发达国家在对环保型建材的研究、开发、实施上起步较早,制订了一些有机挥发物散发量的试验方法,规定了一些环保型建材的性能标准,并且开始推行低散发量标志认证,同时,开发了一些环保型建材新产品。在倡议和发展环保型建材的基础上,一些国家已经建成了居住或办公用的样板建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充分利用老旧建筑的材料,尽可能使用由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由再生原料制成的建材产品可以减少固态垃圾,以及制造的能量消耗,而且节省自然资源,这也是具有环保意识的做法,在世界上逐渐流行起来。比如,在西班牙塞维利亚1992年世界博览会上纸制建筑曾大量登场,展览会的入口标志塔就是由预制纸构件来建成的,它的直径为13m,高达33m。由于这座塔是可完全分解的,所以,在展览结束后其材料不会浪费。许多国家还致力于研究建筑废材(包括工业废材)的改造再生技术,及其与成本的关系,以更广泛地节约资源、减少地球垃圾。
参考文献:
[1]赵宇南.建筑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性运用[J],艺术与设计,2012.
[2]周宝英.刍议建筑装饰材料在装饰工程中的作用和发展[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
[3]潘建平.浅谈环保型建材促进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J],民营科技,2011.
论文作者:姜春漪,方强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4
标签: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装饰材料论文; 装饰材料论文; 这类论文; 功能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