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年:中国消费品市场形势分析与预测(下)_cpi论文

2005-2006年:中国消费品市场形势分析与预测(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形势分析论文,消费品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四、中国消费品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2004年消费品价格加速上升之势在2005年得到了全面的抑制。今年1—11月,在供求总体大致平衡的市场格局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仅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8%,2004年创纪录的4%的增幅平稳回落。纵观2005年商品价格走势,表现出了一些异乎往年的特点:

(1)从整体上看,2005年的价格涨幅回落具有普遍性、连续性和快速性。全国31个省(区、市)中,除北京市在1—6月和天津市在2—4月CPI涨幅延续了2004年同比上涨之势以外,其他29个省(区、市)CPI涨幅的平稳回落成为了贯穿全年价格走势的核心主题。尽管从2003年下半年算起,我国CPI已经连续同比增长了35个月,但如下图16所示,排除受春节影响明显的2005年2月,CPI同比涨幅呈现出明显的“倒V型”下攻态势,逐月走低,从2005年7月5.3%左右的涨幅迅速缩小到1%以下。

附图

图16 2005年与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对比

(2)从城乡结构看,如图16所示,需求规模基数更大、需求增长速度更快的城市,CPI涨幅反而普遍低于需求规模更小、需求增长较慢的农村。2005年上半年农村CPI与城市相比,每月总存在1%以上的超涨,构成了价格上涨的主导动力,1—6月,农村CPI上涨2.9%,城市上涨1.9%,城乡出现了1个百分点的累计超涨;而从2005年7月开始,城乡CPI涨幅差异开始逐月缩小,全年农村CPI上涨2.3%,城市上涨1.6%,城乡CPI累计超涨缩小到0.7个百分点。

(3)从地域结构看,如图17所示,2005年全年我国中部省市价格涨幅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仍然充当着价格涨势的持续拉动力量;西部省市则在2004年下半年到2005年初短暂扮演了价格涨势蔓延最快区域的角色之后,迅速回归价格下行动力的角色定位,完成了最显著的角色转换;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东部省市,则延续了2004年以来相对平稳的价格走势,与全国平均价格水平保持了高度的拟合。

附图

图17 2005年与2004年分区域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对比

具体到全国六大地区,如图18所示,华北地区最高效度的反映了全国价格的基本走势,中南地区成为了全国价格水平涨幅回落的唯一阻力,华东、西南、东北、西北则普遍构成了全国价格水平涨幅回落的有效动力,特别是西北和东北地区。

附图

图18 2005年全国六大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比

(4)从商品结构看,如下图19所示,食品价格回落成为了2005年推动CPI涨幅全面走低的主要力量;文教娱乐服务和居住类商品价格涨幅的相对稳定,则构成了价格下行的有效支撑,有效抑制了价格突破涨跌平衡;而日用工业品、交通通讯类商品和衣着类商品价格的解冻,则有效缓解了价格持续下行的压力。2005年1—11月,我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6%,涨幅远低于2004年同期10.4%的水平,全面扭转了2004年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启动的价格飙升,使消费品市场价格体系重新回到了“衣食”压低价格、“住用”抬升价格的传统格局。居住类商品价格一枝独秀,保持了高位稳健的涨势;服务价格则延续了长期以来2%左右稳定上升的势头,并有蓄势待发之势;至于衣着、交通通讯、日用工业品等虽然从绝对水平来说仍延续了1998年以来的低迷,但逐月趋暖的走势已然形成,特别是日用工业品价格更是多年以来首次突破涨跌平衡。

附图

图19 2005年分商品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对比

要理解上述价格走势特征,进而展望未来价格走势,必须对我国经济体系和价格机制的运作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1.价格止涨回调的动力机制。

目前市场供求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情况,决定了2005年并不具备延续2004年价格膨胀的供求基础,所以CPI从2004年103.9到2005年101.7的必要回调是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但贯穿2005全年的价格下冲也并非市场态势的简单反映,从动力机制的角度,可以将本轮价格回调归结为五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粮食价格的迅速跳水构成了2005年CPI止涨回调的启动因素。

连续6年粮食减产累积的5000多万吨的粮食供求缺口,在2005年粮食生产全面丰收的背景下被迅速压缩,粮食进口量迅速萎缩,粮食价格涨幅直线回落。2005年前11个月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5%,比2004年28.4%的同比涨幅下跌了26.9个百分点,直接拉动CPI回调了0.86个百分点。

(2)稳健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构成了2005年CPI止涨回调的政策因素。

1998年开始的连续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全面拉动了投资的增加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为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2004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9年来首次宣布加息;2005年3月17日,央行再次加息,并局部提高了个人房贷最低首付比率,稳健的货币政策得以全面实施。虽然受到了前期政策惯性、投资周期延伸和政策效果相互抵消的干扰,稳健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还是得到了适时体现,2004年10—11月和2005年3—4月出现的价格指数快速滑落便是明证。

(3)高权重商品价格的持续低迷构成了2005年CPI止涨回调的结构因素。

按照我国2005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测算,在我国CPI构成中,食品占36%的权重,文教医疗服务占20%,居住类商品占12%,32%的权重来自于工业消费品(包括日用工业品、交通通讯类产品、衣着类商品等)。可见,对CPI走势影响最大的就是食品价格和工业消费品的价格。然而,2005年,一方面粮食价格涨幅回落带动了食品价格的逐月回调;另一方面工业消费品价格普遍低迷,而且价格回暖阻力重重:

①我国多类工业消费品需求都对国际市场存在较强依赖性,然而如前所述,2005年衣着类商品、交通通讯类商品、家具等都出现了出口规模的大幅滑落,导致产能的严重闲置和产品的大量积压,积压商品在市场中的甩卖效应,无疑会加剧价格的持续走低;

②我国消费品工业兼具技术成熟和规模经济的特点,生产率的持续提高足以抵消原材料成本的上扬,2005年服装、家电、电脑、手机、轿车等产品价格的一降再降便是明证;

③我国消费工业品市场竞争相对充分,且总体上处于供过于求状态,使之很难搭上成本上升的“便车”,生产企业只能主要通过强化管理、控制成本、压缩利润等途径消化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④经济体系逐渐进入重化工阶段,形成了更多的生产资料内部循环和消耗———如煤炭炼成焦炭,焦炭用于炼钢,钢材又被加工成采煤设备———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向生活消费品的传导明显弱化。

(4)全球消费价格指数的低位徘徊构成了2005年CPI止涨回调的输入因素。

2005年我国高达60%外贸依存度决定了我国大多数经济活动都会与世界经济动态形成紧密关联,而不限于初级产品。截至2005年11月,美国核心消费价格指数为102.1,比上年同期下挫0.1;日本核心消费价格指数为97,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3;欧盟国家中,法国消费价格指数为101.8,核心消费价格指数101.6,德国消费价格指数102.3。可见,2005年全年,全球消费价格指数普遍处于低位徘徊。所以,尽管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行情依然高涨,但其价格涨势的输入效应仍会受到全球消费价格低压的全面抑制。

(5)人民币币值的稳中有升构成了2005年CPI止涨回调的汇率因素。

在多年积累的巨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下,2005年7月长期盯住的人民币美元汇率终于开始松动,人民币币值由此连续数月攀升,到2005年12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收于8.0730∶1,创下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最新高点。人民汇率持续上扬,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的涨势,并成功压低了进口商品的人民币标价,有效的配合了2005年CPI止涨回调的价格大势。

2.价格变动的传导机制。

要理解2005年我国在初级工业原料价格依然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价格实现止涨回调,还需要领会当前我国上下游产品价格传导机制的特点。

(1)初级生活资料到非初级生活资料的价格传导基本畅通。

如图20,2005年分类价格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价格涨幅从2005年3月份开始全面回落,肉禽制品、蛋类的价格回调虽略有滞后(滞后期分别为4个月和5个月),但价格变动走势与粮食相关性极高;水产品价格虽也相应回调,但由于其生产成本与粮食价格相关性低,故其价格变动走势和周期与粮食拟合度都不高;至于某种程度上与粮食存在生产替代性的鲜菜,在粮食价格回落的同时,价格逆势爬升,成为了力挺食品价格指数维持在涨跌平衡上方的支撑力量。

附图

图20 2005年食品类商品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对比

(2)上游生产资料到下游工业品的价格传导虽然还存在动力衰减,但传导机制已然形成,传导时滞缩短、传导程度增强。

2004年之前,上游生产资料到下游工业品的价格传导存在明显的时滞,据中国人民大学流通研究中心统计,我国加工产品价格上涨要比原料工业滞后13—17个月。然而,自2003年底原燃料价格大幅上涨击穿加工工业产业链原有的价格传导抑制机制之后,如下图21所示,我国下游工业品价格与上游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出现了明显的实时互动,且价格同比波动幅度差异呈明显缩小之势,说明我国工业加工产业链内部的成本顺延机制已然形成,价格传导的动力衰减将越来越弱,整个工业体系抑制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能力有所减弱。

附图

注:当期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期价格指数为100计算得到。

图21 2005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与生产资料购入价互动关系

(3)生产资料到耐用消费品销售价格的传导渠道仍未打通。

由于存在显著供大于求的市场态势,1996年以来,我国耐用消费品的出厂价格一直处在下行通道,即使是2003年—2005年连续三年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耐用消费品的出厂价格仍然持续下滑。如上图19所示,2003年开始的上游初级产品和工业品价格的上涨,到2005年仍未有效传导到工业消费品领域,衣着、家庭设备和用品、交通和通讯工具、家用电器等消费品价格仍在低迷。

3.价格下滑的制约机制

2005年,对我国CPI变动贡献最大的两大类商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继续走低,食品价格则大幅回落,然而我国消费品市场价格水平不但并未由此进入负增长,甚至陷入通货紧缩,而且导入了价格缓升、逐步启稳的良性走势,这一切与我国经济体系当中既存的价格下滑制约机制不无关系。

(1)经济体系对价格下滑动力机制的弱化效应。

2005年以来中国消费品市场以及整个经济体系所出现的变化某种程度上弱化了本年度价格下滑的动力机制。

①以粮食增产为契机,2005年价格回调的重要动力来自于粮食价格的大幅跳水;然而,2005年粮食增产的重要原因是粮农直补激励下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作为这一经济效果的代价,蔬菜种植面积则明显萎缩,在供求失衡的市场态势下引发了蔬菜价格的持续升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粮食价格下跌对食品价格的传导,如上图20所示。

②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再次下降,并延续了近十年来年均1.5个百分点的下降速度,这一变化将促使受粮食价格影响最大的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越来越小。

③2005年就业岗位的大量创造、所得税和农业税制度的重大调整、农民直接补贴的延续以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提高,大幅的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了消费信心,对以家电、首饰为代表的日用工业品的消费需求稳步扩大,促使多年冰冷的日用消费品价格逐月回暖,多年来首次突破涨跌平衡,如上图19所示。

(2)服务和居住类商品价格的高位稳定对价格下滑的有效支撑。

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比较,我国以文教医疗为代表的服务和以水、电、暖、家具、建材为代表的居住类商品具有比别的商品更大的涨价空间。国外学者曾指出,这两类商品的价格是我国政府微调CPI走势的最优着力点;同时,调整水、电、暖等公共性资源价格还是通过价格杠杆引导我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生产方式向循环经济生产方式过渡的客观要求。在支出项目下放和公共产品价格上调两大政策取向的合力推动下,2005年我国不论是以水、电为代表的居住类商品还是以教育、医疗为代表的服务商品,价格涨幅到稳定在了高位;而这两类商品有具有典型的生活必需品性质,其价格上涨还具有引发工资和物价连锁上攻的效应。所以,即便从中长期看,这一因素都会对我国价格整体水平的下滑形成有效的支撑。

(3)低消费推动下高投资对生产资料价格向下游传导的强化。

在经济体系重工业化发展趋势和国家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推动下,2001—2004年,我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分别为13.0%、16.1%、26.7%、2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的差距逐年扩大。2005年以来,在国家稳健经济政策的规制下,本来投资规模应当有所收缩,但由于扩张性政策的惯性,特别是体制因素、收入因素、需求因素、供给因素以及预期因素共同作用下最终消费需求增长的相对乏力(上文对此已做详细分析,不再赘述),再次使得投资成为了国民经济体系最终产品的主要流向,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投资完成额同比增幅高达27.6%,甚至超过了经济扩张力度最大的2003年。投资的扩大,有效沟通了原燃料购进价与最终产品出厂价,强化了上游居高不下的基础原料特别是燃料价格向下游生产成本的顺延,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供求态势对工业消费品价格的长期压制。

综上所述,以粮食和工业消费品为代表的高消费权重商品价格的迅速滑落和持续低迷启动了2005年度价格的下行调整,但由于种种价格下滑制约机制的存在,使得价格回调向整个消费品市场的蔓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断路,于是导致了各类商品价格的冷热不均。不仅如此,可以说,2005年价格的止涨回调进一步强化了整个消费品市场的结构性特征。在城乡消费结构日益趋同的情况下,仅仅是居住类商品和衣着类商品消费比重的差异,就决定了农村对价格下滑形成了远比城市更强劲的支撑力。至于2005年价格上涨的区域性差异,则应更多的归因于不同区域的产品结构差异:西部地区工业化程度低,工业原燃料消耗量小,所以受生产资料高位价格影响较小,但农产品消耗量大,所以在粮食价格下跌的拉动和传导下西部地区价格下挫最为显著;中部地区则是我国重化工业最集中的区域,在2005年工业产业链上下游价格传导通畅的情况下,东部地区获得了更大程度的生产资料价格支撑,进而扮演了价格回落的重要支撑力量;而东部是我国工业化程度最高且以耐用消费品工业为主的区域,由于对农产品依存度低且耐用消费品上下游价格传导相对阻塞,于是东部实现了对粮食价格下跌和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的双重免疫,成为了引导2005年价格稳定的中坚力量。

五、2006年中国消费品市场发展预测

作为“十一五”经济发展的头一年,2006年政府将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理念,巩固2005年的宏观调控成果,延续2005年消费品市场良好的发展态势。基于我国消费品市场各个层面2005年所表现出的特征和走势,可以对2006年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做出如下展望:

(一)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在2005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继续拓展,消费倾向和消费信心不断增强。

1.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并继续加大对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第三产业经济比重的提升也将提升产业体系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再加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对农民稳产、增产和增收的推动,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还将进一步显著提升,人均月可支配收入向600元大关迈进,为居民消费需求的持续扩张奠定收入基础。

2.在消费环境优化、消费热点形成、税赋负担减轻、城市化进程加快等推动居民消费倾向提升的因素共同作用下,2006年我国消费率的持续下跌将得到有效缓解,并出现适度回升,稳定在54%—55%左右。

3.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消费品市场的长期繁荣以及政府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建设投资的有效延续,将进一步改善2006年城乡居民对消费品市场现状的满意度和远景的预期值,从而增强消费者消费信心,推动消费者信心指数恢复到2002年97点的高位。

4.在消费者收入增加、消费旺盛、信心增强的基础上,2006年我国消费品市场总体销售情况将保持12%以上的同比增幅,继续冲击新的发展平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突破5000元大关,人均每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突破15元大关。

(二)供给薄弱环节得以完善,突出供求矛盾有效缓解,市场环境实现优化,市场秩序走向规范。

1.秉承2005年的发展走势,供过于求的商品将继续减少,供求平衡的商品将稳步增加,随着我国利用国际市场平衡供求态势能力的不断提升,供求矛盾缓解的步伐将会加快,预计2006年供求品平衡的商品将近年来首次与供过于求的商品平分秋色。

2.2006年热点商品和重点商品将围绕着需求的扩大提升供给能力。生活必需品市场发展将以稳定为主题,推进各类必需品供给均衡扩容;纺织品市场将突出国际化主题,在更频繁、更激烈的贸易摩擦中寻找发展空间,并合理利用规模巨大的国内消费品市场平衡产能;家电市场将贯彻梯度转移的主题,通过推进城市家电消费高端化和农村家电消费普及化,实现产销两旺;至于首饰、汽车、住房等2005年的热点商品,在2006年仍然会有良好的市场表现———随着消费需求扩张逐步接近消费闯关的临界值,在热点商品供给拉动下城乡居民现消费结构升级已初步具备了条件。

3.2006年,流通产业将加速内部整合和对外开放,消费品市场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也将随之提高。零售业总体规模将继续扩大,但内部业态结构和组织化程度将有所演化———专业化和特色化将成为2006年零售业态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而并购还将成为2006年提升零售业组织化程度的主要实施手段。

4.流通改革将继续深化,消费品市场监测和市场信息化工程也将扩大实施范围。2006年,商务部等消费品市场主管部门将在加大流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流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的同时,继续整肃消费品市场秩序,对市场封锁、不正当竞争(特别是买方势力的滥用)以及关系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商品质量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专项治理。

(三)多方合力推动价格演进,供需两旺促成价格的低位稳健走势。

遵循报告分析2005年价格走势的思路,可以对2006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预测:

1.从压制CPI继续下滑的因素看。

(1)在2005年3月以提息为代表的稳健货币政策和2005年7月以人民升值为代表汇率政策驱动下,2006年我国消费品市场消费价格指数将承受来自货币层面的双重压力;如果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畅通,出现宏观经济增速回落,则2006年消费价格指数还将受到宏观经济“萧条”因素的抑制。

(2)持续多年的粮食供不应求的局面将得到全面缓解,食品类产品价格将趋于低位稳定。具体而言:一是保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仍会是2006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国家将全面减免农业税,并可能延续粮农直补政策,构建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因而,2006年粮食稳产甚至增产完全值得期待。二是恩格尔系数在2006年还将以至少1个百分点的速度继续下降,从而使粮食乃至食品价格对总体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进一步缩小。三是目前我国粮食库存较为充足,国家粮食储备尚有较大的调节余地。四是在世界粮食连年丰收的情况下解除农产品市场保护,将使得低价格进口粮成为新一轮价格下跌走势的启动因素。

(3)生产资料特别是能源、动力产品价格涨幅趋缓。全球范围内能源供应紧张和不良预期的缓解,使得能源、动力类生产资料价格已经开始了稳步的下调;同时,包括2005年在内的连续7年的投资增长,将在包括2006年的未来三年内转化为较大的产能增量———如钢材和有色金属———从而全面提升生产资料供给,使多年积极财政政策推动下国内市场生产资料价格的居高不下得到抑制。

(4)中国经济的转轨和改革取向将形成压制消费价格指数下滑的长效机制。①中国由单纯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经济增长方式转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身就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战略。②如前所述,充分竞争是商品价格稳中有降的重要原因,而垄断或政府干预则是价格上行的重要原因,所以中国年复一年的市场化改革对价格上涨也具有长期性的制约作用。

2.从推动CPI上攻的因素看。

(1)成本推动性价格上涨压力依然存在。由于生产资料到工业产品的价格传导机制在2004年便已被击穿,所以2005年国内市场水价上提、电煤放开、电价趋升、天然气价格调整等基础性原料或动力商品的价格上涨因素以及国内外初级产品特别是成品油价格差异带来的输入因素,将在2006年全面传导到工业消费品生产领域,并通过工业消费品传导到消费品市场当中。2004年到2005年7月,经济体系消化成本上涨的能力已经基本耗尽了:工业消费品生产企业利润出现萎缩趋势,企业转产、破产增加,过剩生产能力得以退出;而偏低的工资导致不少地区出现“民工荒”,工资上涨的压力正在形成。2005年8月日用工业品价格指数多年来首次突破涨跌平衡便呈现出连续上攻的走势,便是这一因素存在的明证。几乎可以肯定,2006年,将是目前还基本阻塞的生产资料到工业消费品的价格传导渠道得以疏通的一年。

(2)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服务价格还存在升温空间。 优质医疗机构和优质文教资源的供给不足,对我国而言不是短期内能完全解决的问题。而伴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大学教育普及化以及居民收入不断提升三大外部因素,服务需求却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再加上服务消费在消费者消费结构中比重的不断提升,2006年服务商品价格将和居住类商品一道充当价格上涨的主导动力。

(3)房地产价格稳中趋升。2004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275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1.7%;2005年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地产投资增幅稳步回落,但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依然逆势上涨8.8%,突破了3000元/平米大关。进入2006年,房价将获得进一步的上涨动力:一是随着住房消费的闯关成功,购房自住需求逐渐增大,加之房屋出租的投资需求和房屋倒卖的投机需求增大,短期内住房需求的快速膨胀势必抬高房价;二是宏观调控中对土地和信贷的控制还将引发商品房供给增幅继续减少,从而引致房价上升的预期,进一步推升房价;三是土地价格的持续上涨将直接推动了房价上涨;四是钢材、水泥等工业品价格在2006年可能迎来价格传导机制生效后的首次价格波动,当然,作为产业链的下游,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将引起房地产开发业的成本上升,进而激发成本推上型价格上涨。

综合上述,如果所有因素全部兑现,预计2006年全年CPI同比升幅将与2005年1.8%的水平基本看齐并略有下挫:在特定经济社会条件下,CPI同比升幅可能击穿1%的下限,但形成这种走势的概率约为25%;更大的可能是,全年CPI同比升幅处于1.3%至1.8%的区间,形成超温和的涨势。这种适度的价格上扬既包含了需求热点商品和供给不足商品的价格上涨,从而推动经济资源向有需求、有效益或供给有限的产业和产品转移;还包含了供过于求商品和不适销对路商品的价格下跌,从而推动消费品市场调节商品供求、优化商品结构、完善商品渠道,实现消费品市场的供求平衡和良性发展。

六、中国消费品市场发展政策建议

由于消费需求扩张和消费结构升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消费品市场新一轮快速增长的根本动力,2006年政府出台的政策应当从引导和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促进需求结构升级和供给结构优化、兼顾总体价格水平和价格结构问题、改善消费品市场环境与秩序等方面来促进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按照这一政策框架,提出以下具体政策建议。

(一)引导和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1.改革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

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是导致居民整体消费倾向降低的重要因素,而我国近几年来表现出双重的收入差距扩大化趋势:一方面是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拉大,另一方面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因此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增大国民收入向低收入居民再分配的比重。如在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起征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降低累进税率、降低间接税率、提高低保标准等措施,不断提高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再如通过尽快全面取消农业税、延续粮农直补制度,减轻农民负担,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另外,还要继续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业人口转移。

2.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提升农民收支能力。

农村市场体系的完善应该是两个过程、两个市场的同步完善:一是农民获得现金收入的过程,即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完善;二是农民完成消费支出的过程,即工业品销售市场的完善。其中前一个过程是后一个过程的前提,后一个过程是前一个过程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完善农产品销售市场更具有政策先导性。然而,从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品下乡”政策到改革开放前的“城乡统开”政策,再到2005年以来大力推进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都无一例外的把完善工业品销售市场放在了优先地位。结果,“九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的现金收入增长率还高达9%左右,到“十五”期间反倒降低到4%左右。可见,要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收支能力,必须通过切实有效的政策手段双管齐下打造客观适用的两层次农村市场体系。

对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完善主要应集中于市场主体定位问题的解决。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的单个农民作为主体的市场形式,由于信息非对称、规模经济不足等缺陷而不具备可行性。政府应鼓励农产品购销企业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公司加农户、运销商、农产品经纪人等多种形式的农产品销售主体,必要情况下也可借助供销社系统,切实解决农民卖难的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现金收入水平。

对工业品销售市场的完善则应以理解中国既存的双重二元经济结构,即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先进农村与落后农村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为前提。在城乡之间进行工业品销售市场乃至销售网点的统筹配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先进农村和落后农村之间进行工业品销售渠道的有效配置。对我国东南部的先进农村而言,其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几乎与城市无异,所以不要说超市下乡,就是百货下乡同样客观适用。但对于中西部的落后农村而言,其消费结构、消费水平乃至消费行为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异,现代业态与农村消费者之间必然存在双向的不适应,倒不如传统的村头店、夫妻店、廉价店销售效率高。所以,对落后农村的工业销售市场完善不应当从网点的层次入手,而应当从流通基础设施入手,将“新农村”道路建设与工农业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统筹规划、共同实施。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倾向。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实行的是就业、福利和保障三位一体的体制。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财政支出项目的全面下放,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预期陡然增加,下岗、失业、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潜在开支都转化为了储蓄准备的形式,居民消费倾向持续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覆盖面,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发展社会福利,并要大力发展保险业,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不断提高居民即期消费的信心。

(二)促进需求结构升级和供给结构优化

1.调整产品结构,培育和扩大新型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多年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商品供给日益丰富。但我国目前20多万个商品品种与西方发达国家多达60万的商品品种还相去甚远,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因此,政府应积极发挥流通业的先导作用,引导生产企业积极开发适合不同消费群体,如老人群体、儿童群体、妇女群体等需要的适销对路的新商品;并对住房、汽车、首饰、休闲旅游、健康保健等热点消费领域的发展给予高度关注和政策支持:

一是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新型消费领域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政策,如及时清理并取消各种限制消费的政策,尽快出台鼓励汽车消费政策,扩大普通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供给,实质性的开放住房二级甚至三级市场,降低消费者的税费负担等;

二是要在紧缩经济的同时,放开对消费金融的政策压制,在尽快建立健全个人消费信用制度的基础上,鼓励金融机构加快开发新型消费金融产品,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的范围和规模,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消费信贷支持,从而缩短即期消费与远期消费的时间差,使消费需求不受收入波动的影响而保持相对的持续稳定;

三是加强对新型消费领域的市场监测和分析,为市场提供明确的信息和政策导向,合理引导市场供给,促进相关商品的市场导向市场和服务完善。

2.加快消费品市场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消费便利。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正处在变化的关键时期,大量存在的、以满足初级交易为主的百货商店、个体商店以及集贸市场等传统经营方式与业态形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迫切需要发展新型流通组织与方式,为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实现提供便利的通道。因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尽快制定消费品市场发展和建设的总体规划,制订必要的发展政策,为消费品市场发展提供明确的政策导向。

在短期政策方面,一是要采取措施,多种途径推进新型流通组织和业态形式的发展,继续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和全社会投资主体采取多种投资方式,促进连锁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张和以超市、便利店、购物中心、折扣店、品牌专卖店及专业店等为代表的各类新型零售业态的发展。

二是要继续对地方封锁、行业垄断进行专项治理,促进大市场、大流通的形成,从供给的方向引导大消费的形成。建议加快《反垄断法》的制定,尽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三是虽然我国现代商品流通方式发展较快,但便民利民的服务网点发展滞后,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也不能满足和适应市场需求。建议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流通方式,形成便捷高效的服务网络,改善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方便居民消费,促进家庭劳动社会化,积极推进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三)兼顾总体价格水平和价格结构特征

1.对总体价格水平的关注体现为同时关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2005年消费品价格实现了止涨回调,说明政府对通货膨胀的预防和控制是卓有成效的。但政府还应注意,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必须与长期的对通货紧缩的防治协调并行。从中期看,我国消费品市场并不存在推动价格持续上升的长效机制,除了受商品供求态势影响之外,价格上涨的另一个重要动力因素来自于投资的高增长,而投资又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汽车、水泥、钢铁等少数几个行业。运用发展的眼光看,一方面,中国消费者目前对住房、汽车的消费需求本质上属于“存量需求”,前期具有高速释放性,后期缺乏有效延续性;另一方面,投资属于具有“两面性”的经济变量,在建设阶段,投资属于需求范畴,是价格的拉上动力,到了投产阶段,投资就转化为供给范畴,成为了价格的压制因素。所以,2004年—2005年紧缩银根反通货膨胀的政策举措还应当有所延续,从长期看,这其实也是在反通货紧缩。

2.对价格结构特征的关注体现为切实关注西部、农村、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

2005年的价格走势,虽然总体增幅微乎其微,但总体增幅背后却隐含着较为复杂的结构性特征。首先,从商品结构看,在粮食价格快速回落的同时,却出现了蔬菜价格普遍、持续且大幅度的上涨;在食品价格出现松动回调的同时,居住类商品价格却始终居高不下。其次,从城乡结构看,在城市价格增幅一路走低的同时,农村价格增幅反倒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再次,从地域结构看,西部地区在2004年的价格加速上涨过程中和2005年的价格涨幅回调过程中都扮演了领跑的角色,先是超涨后是超跌,价格波动极其剧烈。

在这样的价格结构特征下,不同居民所承受的价格冲击是不同的。受到价格冲击最大的就是西部农村的低收入农民。由于收入水平较低,所以这部分居民的需求价格弹性极高。价格变动的商品结构特征会造成他们消费结构的扭曲,价格变动的城乡结构特征会导致他们整体消费能力的萎缩,价格变动的地域结构特征则会导致他们的消费能力失去稳定性。可见,进入2006年政府应将经济工作的重点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引导,将该阶层视为未来数年内重点扶助的对象,加强对通货膨胀的紧缩调控和对该阶层的消费性转移支付,在提升最终消费率的同时,稳定物价,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四)改善消费品市场环境与秩序

虽然我国近年来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稳定和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或从制度方面解决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为此,2006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工作重点,应是针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建章立制,从制度上、从根本上改善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当前需要开展的重点工作,一是要继续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展专项整治,特别是要针对事关人民切身利益及消费安全的商品和服务领域,如食品、药品、农资、文化娱乐、住房、旅游等方面开展专项整治;二是继续完善相关的法律和行业规章,特别是针对新型消费和领域以及涉及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消费,从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质量保障和违法责任方面强化现有的法律法规,并出台新的行业管理规定;三是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着力解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有权无责、权钱挂钩等问题,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四是从商品流通领域入手,加快建设商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和监管系统,引导消费品流通企业和相关商品制造企业诚信经营,为城乡居民营造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提升消费者信心。

标签:;  ;  ;  ;  ;  ;  

2005-2006年:中国消费品市场形势分析与预测(下)_cpi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