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竞争力排名看中国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竞争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范围排座次: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由1995年的第31位上升到1996年的第26位
由瑞士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所作的世界各国年度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已为世界各国广泛公认。1996年中国在参评的46个国家和地区中,世界排名第26位,比1994年的第34位和1995年的第31位分别提高了8位和5位。
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经济、政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以经济为中心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争夺21世纪新的制高点,知己知彼变得异常重要。对一国一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人瞩目。由于参加评价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了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全部主要国家和地区,因此,国际竞争力评价结果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
那么,什么是国际竞争力呢?专家们虽有不同的说法,但更趋于一致地认为,国际竞争力是在一定经济体制下的国民经济在国际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国力的强弱程度。综合国力既指实力,也包括发展潜力。专家指出,竞争力是可以测度的。国际竞争力的指标被分为381项,其中294项为统计指标,被称为“硬指标”,132项为“软指标”,是通过问卷调查采集到的。这些指标被归结为八大要素,即: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研开发和国民素质。从1980年这一评价体系创立之后,人们开始用一种工具和一把标尺来衡量国际竞争力的高低。
1989年国家体改委与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合作开展国际竞争力研究。而后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成立了课题组,并于今年初出版了《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公布了国际竞争力评价机构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评价结果,并与1994、1995年作了对比分析。这个报告显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总体上仍处于中间位置。自1993年参加转型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以来,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总水平一直居转型国家首位;在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强劲竞争力面前,中国也表现出较强的追赶和发展势头,1996年已经超过韩国、泰国;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国际竞争力总水平超过了意大利、西班牙等工业化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则把具有一定可比性的巴西和印度远远甩在后面。
中国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名第26位是当之无愧的。1991——1995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12.41%,居世界第1位。而同是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捷克、匈牙利和俄罗斯,同期GDP年均增长率却为负值,俄罗斯为—10.05%。波兰是东欧各国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此间年均GDP增长率仅为4.64%。中国经济以其高速增长震惊了世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1996年世界经济论坛在全球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作了评价,其中五个指标按五星等级给出评价结果:
1.实际GDP的增长率,根据1995年世界经济运行水平划分的五星等级标准是,8%以上获得五星级,5%-8%获得四星级,3%-5%三星级,0%-3%为二星级,负增长为一星级。1995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0.2%,所以1996年中国获五星级评价,这标志着中国的经济运行具有一流国际竞争力水平。
2.实际出口增长率。根据1995年世界经济运行水平划分的五星等级的标准是,20%以上获五星级,15%-20%四星级、10%-15%三星级,5%-10%二星级,5%以下为一星级。1995年中国实际出口增长率为13.5%,获得三星级评价。
3.直接利用外资占GDP的比例。根据1995年年世界经济运行水平划分的五星等级的标准是,2%以上获五星级,1%-2%获四星级,0.5%-1%三星级,0%-0.5%二星级,负比率为一星级。1994年中国直接利用外资占GDP为6.6%,所以1996年中国在该领域被评为五星级。
4.通货膨胀率。根据1995年世界经济运行水平划分的五星等级的标准是,3%以下获五星级,3%-6%四星级,6%-10%三星级,10%-20%二星级,20%以上为一星级。1995年,中国通货膨胀率为16.9%,所以,1996年中国在该领域被评为二星级。
5.失业率。根据1995年世界经济运行水平划分的五星等级的标准是,4%以下为五星级,4%-6%四星级,6%-8%三星级,8%-10%二星级,10%以上为一星级。中国1995年失业率为2.9%,被评为五星级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从评价结果看,中国经济运行的总体水平表现比较好。在五项综合评价指标中,有三项评为五星级标准,表现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GDP的增长率不仅获得五星级评价,且在1996年世界排名第一,直接利用外资1996年世界排名第二。两项指标被评为三星级运行水平,但就中国自身发展过程而言已经在朝着好的方向转变。实际出口增长率较前一年有所下降,但目前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通货膨胀率已经从1995年的16.9%下降到1996年6.5%,今年进一步下降的曙光已经出现。然而失业率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已经构成中国下一步待解决的最突出问题。
中国国内经济实力、政府管理、国际化程度三大领域里的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名依次是第2位、第9位和第23位
经济总量的扩张、贸易的增长及政府管理贡献份额各有多大?
中国总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其成为对提高国际竞争力贡献份额最大的首要因素
1996年中国经济实力世界排名第2位,保持了1995年的水平,比1994年上升了1个位次。其中GDP实际增长率、人均GDP实际增长率、国内总投资增长率均排世界第1位;工业生产实际增长率、服务业实际增长率、社会商品零售额的际增长率排名世界第2位;国内储蓄总额、农业生产实际增长率、经济预测排在世界第3位。在所有排在世界前3位的指标中,国内经济实力占据很大的比重,由此可见,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是促成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上升的首要因素。
中国经济何以能够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时代?中国近10多年的经济改革,给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巨大推动。经济体制由以往的以实物产量导向的计划体制,向以利润导向的市场化体制转轨获得初步成功。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前所未有的,只有韩国和中国台湾在早期的增长速度可以与之相比。在过去15年中,中国经济增长了4倍。
世界银行1997年最新的一份报告《崛起的中国》指出,中国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中,1820年曾高达30%,是当时最大的经济国家,而后迅速下降至1950年的不到7%。当中国在1978年尝试着朝改革迈出第一步时,她仍然是一个贫穷的农业经济国家,约有6亿人口的生活低于国际绝对贫困标准。改革改变了中国的增长进程,17年中,中国每10年使其人均收入翻了一番,这一速度比多数国家发展初期都要快。从不变的增长使人均收入翻一番所需要的年数看,美国用了45年,巴西用了31年,印尼用了15年,韩国用了11年,中国仅用了10年。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是在一个很低的基础上的发展,我们正在补发展的课。目前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国《1994年人类发展报告》再次肯定了这一点。无论从全球角度还是从加快发展的亚洲来看,中国的发展水平还落后很多,补发展的课还是一项艰巨任务。其次,估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不能光看经济总量,还要看人均水平和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在国际竞争力报告中,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倒数第2位。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的测算,在未来二三十年内,中国不可能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即使按照目前还不完善的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到2020年美国、日本的人均GDP分别为中国的3.4倍和5.4倍。更为严峻的现实是,中国还有不少地方尚未实现温饱,有6500万人口还处于贫困之中。所以我们在认识中国经济实力增长这一事实时,必须从中国国情的战略角度出发,这样才能实事求是,得出正确的结论。
对国际竞争力贡献率第二位的是政府管理
依据国际竞争力理论,政府管理的国际竞争力,其基本目的就是评价一国政府管理作用是否有益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程度。1996年中国政府管理的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名第9位,比1994年的第14位和1995年的12位有明显提高。
政府作用要素包括:政府对经济的影响、法律与规章制度环境、货币与财政政策、社会、政治的稳定程度等。无论在何种制度下,任何一个国家只要进行社会化的大生产,就必须依靠政府管理、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以达到增强经济实力、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世界银行的专家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持续增长,除了有突出的储蓄业绩,生产、所有权和就业模式迅速的结构变革外,最重要的是务实的体制改革释放出新的能量并大大提高了效率。
在过去18年里,虽然中国的改革一开始没有明确的目标,但事实上有一个确定的“方向”,那就是不断地增加一些市场的因素,从而使改革在开始就有了“市场取向”。从1978年至今,中国政府在不断地演进其改革的目标,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
1978—1979:计划经济要利用“价值规律”;
1979—1984: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84—1987: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1989:引入一定的“市场调节”或“利用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
1989—1993: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经济;
1993—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由于中国政府选择了渐进式改革的道路,避免了用激进方式打破旧体制,不仅获得了经济高速增长和繁荣,而且还提供了稳定的宏观环境及社会条件,这也是中国改革得以成功的最核心因素。除此之外,中国政府管理还在很多方面显示出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比如间接税收入占GDP比重、雇主上缴社会保障金占GDP比重均排世界第1位,政府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反市场垄断均排世界第2位,税收总额占GDP比重排世界第3位,官方储备资产占世界第5位,政府透明度占世界第7位,政府政策是否受到公众舆论的支持,世界排名第10位。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政府管理的有效性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对国际竞争力贡献份额第三位的是国际化程度
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渐成为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内容,使国际市场既成为各国进行激烈角逐的竞技场,同时也成为检测各国国际竞争力的最终考场。
国际化程度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反映一国开放和参与世界贸易及资本市场的综合实力。中国的进出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美国,1992—1994年,中国进口年均增长速度为21.25%,世界排名第5。出口年均增速为20.87%,世界排名第2。不仅如此,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近年来已有很大变化,制成品取代初级产品稳居出口主导地位,1994年这一比重达83.7%。
经济对外部世界的开放,是中国经济改革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贸易、外国直接投资以及中国的高储蓄率,这三者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70年代末,中国的进出口额在GDP中所占比例大约为13%,是世界这一比例最低的国家之一。在其后的17年中,这一比例猛增至占GDP总值的30%以上。按照美元计算,中国的贸易增长了9倍,从360亿美元增到3000亿美元。从而成为世界第10大贸易国,占世界贸易总量的4%。
中国在国际投资方面也表现出色,尤其在对外资吸引力上,1994年,中国外资流入规模仅次于美国,综合排名世界第4位。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994年为20亿美元,世界排名18位,对外直接投资存量138亿美元,世界排名18位。
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据有的专家估计,到2020年,中国的出口预计将接近世界总量的10%,超过日本,但仍居北美和欧盟之后。中国迅速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将给世界造成大部分是有利的影响,对世界经济是一种机遇,而非一种威胁。
中国基础设施、金融体系、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名分别是第40位、第37位和第35位,这是八大领域中国际竞争力排名最靠后的三项
基础设施、金融市场和服务、国民素质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三大劣势因素
基础设施缺乏竞争力,很可能成为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基础设施是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这些年来,尽管中国各级政府为改善基础设施作了不懈努力,但整体落后的面貌并未得到根本改观。在基础设施的评价指标中,能源基础设施、技术基础设施、运输基础设施、环境基础设施四个大要素中,中国大体处于40位以后。国际上一些专家认为,缺乏竞争力的基础设施很可能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例:中国铁路、公路、空运、港口基础设施对企业的满足程度世界排名分别为39、43、45、44位。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中国的道路设施,与其它大国相比,中国的人均公路网覆盖相对不足,铁路网密度(1992年每平方公里的铁路公里数)每平方公里仅有0.01公里的铁路线里程,仅为美国的1/2。
中国不仅交通运输落后,而且在新技术的基础设施方面,也呈落后状态。从每千人拥有的计算机数量看,每千人仅拥有计算机2台,每千人中的互联网络的户主(个),中国为零,排名世界第45位,表明其互联网络技术竞争力极弱,而美国这一比例高达21.82%。
专家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对运输基础设施的重视程度还是很低的,世界排名第44位。
这不是否认我们过去十年间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这些投资在1985年相当于GDP的4.4%,而到1994年已上升到7.5%,主要资金来源是通过提高价格(比如电力)和政府指导的信贷,只有一小部分是预算资金。这使商业上并不可行但经济效益很高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不足。一个国家不可能逾越它的“瓶颈”取得经济的快速发展。“瓶颈”存在多久,取决于政府为基础设施支付多少新的资金。因而,中国计划将把GDP的8%-9%用于基础设施,特别是相当于GDP总值的0.5%-1%的增加的预算资金引导到基础设施投资上来。
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未来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在下一个10年多达每年750亿美元。由于资金不足,因此应进入基础设施融资的发展阶段,中国正在为发行具有资产支持的证券制订法律。
金融与服务竞争力:中国排名世界第37位,已经成为影响整体国际竞争力的劣势因素之一
金融一直是中国改革的薄弱部分,它最容易受到冲击。政府需要像在其它部门所做的那样,持续不断地在这一领域实行改革,使其具有竞争力。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一国金融体系的规模和效率的高低,成为推动或抑制经济发展的越来越重要的因素。金融与服务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实际短期贷款利率、国际市场筹资、银行规模、企业家获取资金的难易程度、金融机构的自主权等等。在17项具体指标中,中国除了少数总量性指标如股票市场筹资额、上市公司数目、银行规模等排名在中等偏上以外,其余都在30名之后。主要问题是:进入国外资本市场限制严格,影响资本的国际流动;从银行到企业的贷款流动太差;地方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严重不够,影响资本流动和市场配置;证券市场发展较快,但人均市场价值还比较低;商品出口国际代理业务比重小,金融效率开发不足;风险资本利用效率低下。
以资本成本对竞争性企业的发展是否有利为例,我国排名世界第33位,资本成本高已经成为共识。第一,我国专业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来源于居民储蓄,而不像西方商业银行那样主要是吸收工商企业的活期存款和其它领域的资金,致使银行不得不靠较高的利率来吸收存款,使其经营成本上升,资金成本也就高居不下。第二,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而资金利润率低,也造成资本成本相对较高。专业银行的贷款大部分流向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从1980年的18.7%攀升到1994年的75%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生产周转资金几乎全部依靠贷款,贷款的年均利率12%,而资金的赢利率水平为6%-7%。如此高的资金成本,阻碍了企业的竞争力提高。
又如信贷从银行向企业的流动是否容易,是衡量金融效率的最重要的指标。这一指标我国排名第43位。其原因是体制的问题,经济效益较高的项目或企业,往往很难得到贷款,降低了贷款的流动效率,增加了信贷从银行向企业流动的难度。
中央银行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否积极,在这一调查指标中,我国名列第30位。
中央银行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市场化的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手段,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缺乏市场化的外部环境和经营机制,资本市场缺乏市场化金融工具和运行机制。问题的症结都在于“市场”两字,这是造成金融与服务国际竞争力落后的根本原因。
世界银行专家预测,中国银行系统今后25年的演变情况,将依这些改革是否成功:1,改革利率政策,将是中国金融发展的一个关键而又变化莫测的领域,政府已向着正确的方向采取一定的步骤,已经减少官方决定的利率数,开始了国库券竞卖,更为频繁地根据通胀的发展调整利率,并开办了公开市场业务。2,这些措施需要自然而然地继续向下一个阶段发展,一旦政府对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进展感到满意时,就可以考虑在放款利率上表现出灵活性。
国民素质:相对于中国国际竞争力整体而言是最大的“负债”
国民素质主要是指国民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和道德水平。1996年国民素质排名第35位。在该项评价指标中,中国45.22%的小指标列世界最差之列,相对中国国际竞争力整体而言是最大的“负债”。劣势指标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与增长、公共教育支出、在职培训、生活质量等方面。
反映在教育方面:公共教育的人均支出、20—24岁人口进入高等教育学习的比重、成人文盲率、生活质量等均排名第45位;反映在社会方面,社会发展指数世界排名44位,有竞争力的高级管理人员排名43位;24岁以下人口失业占总失业人口比重排名42位。生活质量差,护士人口比重低,社会价值观念对竞争力影响微弱……这些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教育在中国被视为“百年大计”,给予优先发展,但诸多政策无法落实,被一系列问题所困扰。国际竞争力报告表明,教育是致使中国国民素质相对薄弱、竞争力相对缺乏的主要原因。80%的指标排名35位之后,其中4个排名在40位之后。表现为初等教育入学率为51%,排名37位,高等教育入学率2%,排名45位,中国人口总体文化水平偏低,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半文盲,成人文盲率为26.7%,排名第45位;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足2%,难以适应竞争社会的要求。
教育经费相当紧张,难以满足现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求。1993年公共教育支出人均水平为9美元,排名45位。与排名第1位的瑞典2287美元的水平相差甚远。中国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主体,其发展直接关系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整个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农村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义务教育问题。中国初等教育入学率只有51%,缺口主要源于农村义务教育。1994年全国小学辍学率为1.85%,绝大部分是农村学生。
中国何时能够挤进世界前10名的第一阵容?
1997年,最新的国际竞争力排序已经公布,中国的排名从1996年的第26位下降到第27位。人们关心,这种状况是竞争力曲线表上一条上升线向下短短的一折呢,还是滑坡的开始?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前景如何?下个世纪是否有望挤进前10名?中国要克服哪些劣势因素?
1996年国际竞争力报告构建了国际竞争力指数,它是通过反映各国一致可比的统计数据和专家调查数据结果,综合每个国家未来5—10年的经济增长的实际竞争力。以经济增长的指数看,当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指数较高时,那么该国对加速经济发展将有更大的期望,动力因素往往由此形成。专家们认为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落后国家比发达国家更有加速增长的预期和动力,一旦它们能控制住各种竞争力因素,这些国家将比发达国家更具有增长竞争力。
根据这一理论,世界经济论坛1996年公布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竞争力指数,以反映未来5—10年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景和水平。名列前10名的国家和地区是:新加坡、新西兰、泰国、香港、马来西亚、中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埃及。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分别排名14、27、40、49位。通过经济增长竞争力指数,可以看到未来5—10年世界增长竞争力的基本格局与分布。亚洲是增长的核心,这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是一个重要的机遇。
更应当强调的是,当前非经济因素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日渐上升,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作用,已经大大下降,甚至不起主要作用。“转换过程”才是竞争取胜的关键所在。例如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国,自然资源丰富,但竞争力较弱。而新加坡、日本、瑞士等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竞争力较强,根本原因在于掌握了“转换过程”。以日本为例,二战以来,共获得4项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的诺贝尔奖,而美国则获得164项奖,英国获44项。科研上日本并不高人一筹,晶体管、机器人、录像机、彩电、传真机、复印机、计算机、高密软盘等是由美国和欧洲公司发明的,而日本公司却成功地将这些发明创造转变成更廉价的商品和服务,比欧美公司更迅速更有效,这意味着把握“转换过程”成为未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核心。
中国GDP在不断做大,如果用举重的道理来比喻,中国的“块头”已经进入世界重量级的阵容。但是,一个运动员是否能够在比赛中取得金牌,进入重量级仅仅是个先决条件。人们不仅关注进入哪一个级别较量,最终要看的是能否在挺举、抓举乃至推举中都能拿到金牌。形象地说,目前的中国仅仅是获得了重量级参赛资格,但并不具备全能冠军的实力,因为中国还有很多弱项。
中国如果保持8%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未来25年内经济总量将扩大7倍,这一增长速度稳居世界增长最快的前10名之列。但挑战仍然存在。政府今后的目标不仅是总量的增长,而且要注重增长的质量,必须让全体人民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社会发展领域中众多“软指标”上的落后状态,已经构成中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劣势因素:
第一,中国技术状况比较落后。1996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名第28位,而1994、1995年的排名分别是23、27,这是中国国际竞争力八大领域里唯一排名下降的,暴露出较大的问题。一方面,中国义务教育中科技和教育不够充分,专家调查得分仅为3.58分,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此方面的得分均在6分以上(10分为满分)。另一方面,中国技术管理水平低下,技术开发严重不够,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公司的技术资金供应、技术资源供应、科技开发、制造业技术的世界排名都靠后,其专家调查评分仅得2分,而日本、美国、德国此方面得6分。
第二,与目前的粗放式增长方式的特征相吻合,中国仍在高投入、高产出、低转换效率阶段徘徊,国际竞争潜力不足。中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瑞士的1.37%,差距之大令人吃惊。
第三,企业管理、产业组织结构状况相当落后,不仅与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转型国家中也处于最低水平。在企业管理中,流通环节不畅,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长,世界排名第44位。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意识薄弱,专家调查评价得分与排名第一的智利相差4.3分,企业的领导水平低,跟不上市场竞争的步伐,企业的国际大市场的观念尚未形成,这些无疑成为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因素。企业的集中程度不够,中国最大的50家企业的销售额占全行业销售额的比重仅为17.08%,而美国这一指标为72.46%,企业集团化发展缓慢,规模经济还未充分形成,真正能够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大企业尚未出现。
第四,劳动者素质总体水平低。虽然中国从事科技开发的绝对人数多,但科技人员的结构和供给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削弱增长的持续性,但中国的力量也不可低估,令人瞩目的高储蓄率,务实的改革记录,稳定的局势,以及不断增强的管理能力,都是在本世纪推动中国进步的力量,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在下个世纪初,国际竞争力挤入第一阵容并非天方夜谭,中国的崛起和强大将成为21世纪世界上最重要最振奋人心的发展故事。
1996年参加国际竞争力排序的共有46个国家和地区,其排名顺序依次是:美国、新加坡、香港、日本、丹麦、挪威、荷兰、卢森堡、瑞士、德国、新西兰、加拿大、智利、瑞典、芬兰、奥地利、比利时、中国台湾省、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爱尔兰、马来西亚、以色列、冰岛、中国、韩国、意大利、西班牙、泰国、菲律宾、阿根廷、哥伦比亚、捷克、土耳其、葡萄牙、巴西、印度、匈牙利、希腊、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波兰、南非、委内瑞拉、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