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新形势下对建筑工程建设要求不断提升,建筑、施工成本,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工程是一项包含许多内容的复杂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工作也是极其复杂的,施工管理工作是建筑管理的基础,是施工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条件,也是决定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在当今社会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建筑行业对施工管理的标准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新形势下施工单位如何加强工程施工管理,使建筑施工管理走向规范化、高效化的道路,以保障我国建筑行业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示码:A
引言
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化推进逐步加速,建筑工程项目也不断扩展。建筑工程规模与数量在不断增多,相关施工管理的价值也日益凸显。施工管理中包括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成本、施工进度等多方面问题,尤其是面对我国社会体制深化改革的今天,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也需要充分关注新形势变化,做好管理工作的适宜调整优化,从而有效的达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综合效益。
1新形势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常见问题
1.1人员问题
建筑工程虽然在规模与数量上不断的扩展,施工人员需求量不断扩展,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却没有得到快速的提升。尤其是一线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理论与经验的积累,工作综合素养参差不齐,甚至部分施工人员由于专业素养低,导致施工管理存在更大难度。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包括技术素养、责任心、工作态度等综合职业化素养都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与施工进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施工成本。建筑工程在新形势上受到了更为严苛的管理,传统粗放型的人才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情况变化,缺乏职业化素养的施工人员也不能有效的辅助施工管理实现施工效益。
1.2材料与设备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为基本的要素之一就包含材料与设备内容。但是施工方为了压缩施工成本,提升施工便捷性,会更倾向于选择更为实惠的材料,甚至选择专业资质不全的供应商。各地区情况差异,部分材料采购存一定不合理性。虽然并非所有材料不合格,但是部分材料在型号、功能、性能上的不达标,对施工开展也会构成一定影响,导致施工进度减缓。材料中以次充好或者材料滥用等情况难以有效规避。材料不合理应用导致的材料消耗过快,导致材料费用投入提升。材料运用缺乏合理规划,无法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相关材料管理缺乏科学性。设备方面,缺乏定期维护保养,或者租赁设备中缺乏严谨的检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设备在实际运用中故障频发,或者与实际工程施工所需不符,导致施工效率降低,甚至引发不良安全事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材料与设备在日常管理存放上缺乏科学规范性,导致材料腐蚀受损,或者设备故障。材料在加工处理上缺乏合理运用,导致材料价值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加工不合理导致实际运用不匹配情况。
1.3管理秩序混乱
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上,缺乏科学合理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没有落实到实处。管理工作缺乏对行业标准、国家政策要求与工程实际情况的融合,缺乏针对性管理,导致管理效率难以有效提升。管理工作松散,或者过度的依赖经验主义,导致管理缺乏个体化设计。工作人员不能有效的服从管理,管理执行不达标。管理上缺乏合理机制运作,仍旧处于人管人的粗放滞后模式,缺乏管理精细化处理。
2新形势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策
2.1注重工作人员培训
优化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开展,针对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工作能力等情况做差异性的培训安排,提升培训的有效性。培训内容主要围绕施工开展所需的技术、管理方法、工作状态等实际情况出发,同时要将管理制度有效的宣传,让工作人员了解制度管理内容,提升工作自觉意识。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化,日常的定期企业内部会议形式、视频会议、企业外培训课程等,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工作人员实际需求。同时要将不同时机培训联合运用,例如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突发事件临时培训等,有效的从实际情况需求,做好工作人员综合能力的优化提升。
2.2材料与设备强化管理
要严格做好材料采购、运输、保存、加工、使用各环节。材料采购环节需要做好供应室资质审核,选择口碑佳单位,做好材料生产监督、检验监督,保证材料有专业的出厂证明与质量证明书,材料入场时要做反复性抽样检测,合格后才可入场。要配备专业的材料库房管理,确保材料不会产生腐蚀或其他损害问题。材料加工需要做好监督控制,避免材料浪费,保证加工规范性。设备管理上,需要做好日常检测与维护保养,保证在使用期间不会产生故障。同时要做好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管理,避免设备超负荷作业或过度闲置情况,让设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3完善管理机制
要逐步形成制度化管理,形成管理良性机制运作。要依据实际情况做制度设计,包括施工中人员招聘制度、培训制度、激励制度、工作考核制度、工作流程、监督制度等,有效的通过多方面力量的配合来规范实际管理效果。要促使制度落实到实处,提升制度的权威性,发挥员工工作自觉性。要积极运用好监理方、政府有关部门等监督力量,同时做好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通过强化监督来逐步促使施工开展保持规范化的操作,避免走形式与应付上级检查等形式化施工管理状态,要让制度落实到实处,形成日常普遍运作状况。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手段
3.1观念创新
念创新就是要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者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利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管理,深刻的认识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施工管理创新放在
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将施工管理穿心工作落到实处。此外,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创新方案,要符合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
3.2管理体制的创新
为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施工管理体制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建立科学的现代化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针对目前建筑施工管理状况,建议逐渐形成管理层次分明,便于公司管控,有利于项目相对独立实施运作的扁平化管理体制。管控应主要放在财务资金、合同经营、高新技术、材料管控方面;管理要突出项目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上。要制定公司与项目的管理界面和管理流程,完善公司各层次的管理责任与授权,建立有效的管理考核机制。要建立部门与项目的考核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定期进行考核检查,绩效考核与部门和个人工资奖励挂钩,形成考核激励机制。要加强对外挂项目的监管,制定出管理办法和管理标准,对挂靠的项目部实行保证金抵押、工程款入账流转控制,定期组织检查,对违规达不到公司管理要求的项目部,要进行坚决的整顿改组。要逐步提升业务发展和运营规模,就要做好企业的资质升级工作,要从密集型单一工程管理转向知识型工程总承包方向发展。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需要从人员、材料、设备、制度等层面做不断的优化调整,要充分的关注到实际工作所需,提升管理工作的针对有效性。要做好各部门、各单位、各岗位人员的沟通,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保证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曾旭.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探讨[J].科技风,2013,04:165-166.
[2]张叶全,颜栋,郭晓波.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之我见[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4:206-207.
[3]何祖斌.关于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几点思考[J].门窗,2013,06:79.
[4]章伟.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3,09:63-64.
[5]常金娥.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3,35:89-90.
论文作者:王天骄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材料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设备论文; 建筑论文; 新形势下论文; 制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