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清精神病防治院 3508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无陪护护理措施应用于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率。方法 选我院接受长期住院治疗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选的时间段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治疗后,针对所有患者实行整体性的无陪护护理措施。结果 随访3月,相对比无陪护护理措施实施前,无陪护护理措施是时候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 加强对长期住院的患者实行无陪护护理措施,对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精神分裂;住院患者;无陪护护理
无陪护护理指的是患者住院过程中无需家属照顾,由护理人员取代患者家属实施生活护理[1]。该种护理模式属于科学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是临床中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随着临床医学逐渐转向为患者为中心的模式,无陪护护理措施在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分析无陪护护理措施应用于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我院接受长期住院治疗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选的时间段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男57例,女43例,患者年龄为28-78岁,平均年龄为(52.3±3.9)岁。其中未婚63例,已婚25例,离异12例。可以自理46例,自理困难54例。所有患者均存在危害社会安定与扰乱社会治安的情况下住院。
1.2方法
在患者长期住院的过程中,所有患者均实行无陪护护理制度。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生活指导。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自理能力差的情况,普遍需要由他人协助完成,住院的时间均比较久,且主要是老年人。此类患者的身体功能证逐步衰退,对其生活自理能力构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生活护理可作为日常护理的重要内容。在无陪护护理中,要求护理人员投入更多的精力,需加强睡眠、洗漱、更衣和饮食等各方面的护理服务。同时需对岗位进行合理设置,强化细节护理。组织患者互助,为患者建立档案,以便能够提高基础护理的效率。(2)用药指导。长时间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躯体疾病。服用的药物种类较多,同时患者还需应用精神药物,很容易致使患者服用的药物出现相互作用,引发不良反应。氯丙嗪、奋乃静、氯氮平是临床中使用最频繁的药物。氨氯平会出现镇静、抗胆碱等不良反应,容易减少患者白细胞,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长时间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在护理人员指导的情况下服用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抗精神药物,通过最小剂量达到追到效应。同时,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用药效率和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体位性低血压、流涎、便秘、尿潴留和吞咽困难等。如患者出现此类症状,应立即告知医师予以处理。(3)预见性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抗病能力和体质下降,且合并存在痴呆、精神衰退等情况,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或自理能力非常差,遗大小便、不知冷暖、饮食失调、卧床等,很容易出现各类感染,引发与原发性疾病无关的病症出现。对此,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加强对多发性疾病、急救等技能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能够保证护理措施的针对性[2]。(4)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患者因危害社会和扰乱社会治安被强制入院。研究发现,长时间住院的患者探视需求和心理需求很难获得满足。实行无陪护护理措施的时候,需加强情感支持和服务,以便社会支持系统与家属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细节中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并帮助患者发现生活的乐趣,并发现自身存在的价值。护理人员采用恰当的护理措施解除患者痛苦,为患者创建安全的住院环境。同时利用不同的活动,结合患者病情、体质、爱好、兴趣等展开康复训练,以此丰富患者的住院生活,缓解情绪。(5)强化安全管理。患者治疗疾病期间,护理人员还应注意完善护理管理。展开无陪护护理期间,应注意对现场进行动态化管理和安全评估。完善各类硬件设施,确保操作规范、掌握安全意识。护理人员注意巡视,仔细观察,确保患者的安全,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1.3统计学处理
研究活动实施期间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形成的各类数据。通过均数±和标准差(?X±S)来表示计量资料,同时经t和x2检验两组患者的临床效率,P<0.05,表明两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随访3月,相对比无陪护护理措施实施前,无陪护护理措施是时候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明显(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个时间段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生活压力增加,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精神分裂症患者例数不断增加。关于分裂症的产生原因,至今不明,同时也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常规性的抗精神疾病药物疗效并不理想,很难彻底治愈。且与生理性疾病相比较,精神疾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者的自理能力和与思考能力都受到限制[3]。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需给予特殊的人文关怀。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本就是长期性的过程,科学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无陪护护理由护理人员替代家属的陪护,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并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为确保住院患者的安全,强化无陪护护理的各项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加强对长期住院的患者实行无陪护护理措施,对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吉米兰.无陪护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措施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40).
[2]朱珠.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无陪护护理措施研究[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15(2):00050-00050.
[3]王慧霞.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措施分析[J].医药,2016,13(1):00031-00031.
论文作者:黄素怡,许燕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措施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药物论文; 事件论文; 风险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