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站建设在电力系统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变电站土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变电站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建设计在变电站中的探讨也十分关键。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而且还能让土建设计逐渐地趋于完善。但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其经常也会面临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土建设计在变电站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土建设计;变电站;探讨
变电站工程关键在于土建设计,而研究变电站土建设计的要点及如何优化一直是广大电力工作者研究的热点的问题。为了提升变电站土建工程质量,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有需要做好变电站土建设计工作。在进行变电站的土建设计过程中,其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其不仅需要对变电站进行安全可靠的设计,也需要结合设计的原则,提升其整体的设计效率。在目前,变电站中的土建设计已经越来越可靠,而且逐渐地趋于智能化。但是其在设计的过程中依旧需要把握多方面的细节因素,对其整体的设计体系进行相应的完善。
一、土建设计在变电站的设计概况分析
1.1土建设计的原则
在进行土建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一定的原则性来规范其运行,使它符合社会需求和企业发展。其设计保持的原则有以下四点:
(1)统一性。变电站自身情况复杂,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费用、规模、还有变电站是否安全,符合运行标准,通过结合其特点来保持企业的运行。
(2)经济性。通过合理的价格,精湛的技术,可以使变电站在满足其功能的前提下正常工作,也减少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浪费。
(3)实效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建设计需要不断的更新来紧跟步伐,适应市场需求,这需要时刻关注电力行业的发展和变电站的土建设计标准建设来实现。
(4)和谐性。对变电站的设计要适应周围环境,不以破坏其人文文化来达到发展需求,应实现两者和谐发展。
1.2土建设计的布局方式
在设计变电站时,需要对重点工作的变电站的土建设计进行细致的划分,设计好方案并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案,满足土建设计的要求,确定大致的占地面积。其方案有一下两
(1)总平面的布置。总平面的布局主要需要电气专业来引导,来满足电器功能的正常工作。基于功能的完善,不断优化其他方面。并通过规范建筑工程来对建筑物合理布局。
(2)竖向的布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来进行各方面的布局。基于电压级别,是否具备电力安全,当遇到突发情况如特大洪水时,可以充分利用变电站的地形。考虑变电站的安全要做好防洪和排水工作,选择阿阶梯式、斜坡式、平坡式等方法来布置场地,同时要确定合适的标高,通过用土石方量、外购土方、设置挡土墙等方案来达到平衡。布局中的边坡设计是最重要,包括边坡高度和坡率的大小,而坡率大小的确定要进行土质的试验和边坡稳定性计算,边坡的高度需要借助护坡和挡土墙来计算,通过试验计算出的值对边坡的设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土建设计在变电站设计中的问题
2.1土方平衡的问题
在进行变电站的土建设计过程中,其土方的平衡设计常常还不达标。虽然其在设计的过程中会使得其尽量处于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其施工环境常常也会具有多样性的变化,尤其是在一些凹凸不平的地带,其表现的十分的明显。而且这也会使得土方的不平衡问题出现。从而对变电站的总体设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2挡土墙在施工中不够规范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其需要对挡土墙进行相应的加固和进行稳定性的设计。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多的施工人员仅凭自己的经验进行施工,并不按照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及部署进行施工完善。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施工部署。所以,挡土墙在整体施工中操作规范性有待提升。与此同时,大多数挡土墙都采用的是砂浆砌块。这样在施工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一定的施工质量问题。所以,挡土墙的规范施工也是决定土建设计在变电站中施工的重要因素。
2.3施工部署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其施工进行相应的部署。但是在实际工程中。其施工的顺序往往也容易被打乱。简而言之,就是其施工通道以及电缆线以及施工流程常常会因为地理的因素而发生调整。这样就会让施工的部署出现不确定性,从而影响整体施工设计的质量。
三、变电站土建工艺要点分析
3.1模板支设和拆除
构支架自上往下支杯基第一层、第二层外侧模板并加固。支撑杯芯模板,杯芯模板使用木模拼制并在外侧刷隔离剂。杯芯模板打φ20、间距300mm 小孔,有利于排除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气泡。构支架支设完成应进行模板矫正,并整体加固。构支架杯芯模板拆除,视气温条件情况,及时将模板分体拆除,注意拆摸时间,以免破坏杯口混凝土。
3.2混凝土搅拌与浇筑
按石子、砂、水泥、石子、水的顺序进料并搅拌,按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原材料计量。原材料现场计量按重量比进行,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水泥±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溶液±2%。原材料入机后进行搅拌,时间不少于90S,并根据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和易性,调整混凝土掺水量及搅拌时间。构支架浇混凝土时,须防止杯芯模板向上浮或向四周偏移,注意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7-9cm)及浇筑下料速度,在混凝土浇到高于上层侧模50mm左右时,稍做停顿,于混凝土初凝前,接着在杯芯四周对称均匀下料振捣。特别注意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在混凝土分层时须把握好初凝时间,保证基础的整体性。浇筑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施工,插入间距不大于400mm,上层振动棒应插入下层30—50mm,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模板、支架、预留孔洞和埋管有无走动,一经发现有变形、位移,应马上整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表面用软刷把均匀刷出细纹路。
3.3钢筋工程
1)钢筋焊接:焊接前,应进行可焊性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成批焊接,并且按规定抽样送检,柱主筋可采用电渣压力焊,梁筋可采用闪光对焊。
2)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绑扎应牢固,严禁缺扣、松扣;无漏扎,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接头方式及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为保证梁、柱节点处箍筋安放质量,按下列方法施工;当梁骨架钢筋在楼盖上绑扎时,将预先焊好的成品“套箍”放入,按规范间距焊接,以便梁骨架沉入时防止骨架倾斜;对135 度/135 度的箍筋施工,因其安放难度较大,制作时先做成135 度/90 度的箍筋,待其绑扎好后再用小扳手将90 度弯钩扳成135度;所有板负弯筋必须用φ8 小马凳搁置,中距每米一个,浇灌砼时应不断检查板负筋高度,严禁破坏小马凳,确保位置正确。
3.4模板工程
1)柱身模板、梁侧模、板模板采用多层板安装,梁底采用50 厚木板施工。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扣件搭设排架。
2)模板制作:木模制作前应认真做好翻样工作,特别是梁、柱交接点部位的翻样。模板翻样时先认真计算强度、刚度。
3)支撑系统钢管排架立杆间距梁≤900mm,板≤1200mm,现浇楼板支模大楞及钢管≤300mm。做到既要保证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又要考虑构造简单、安拆方便。
4)柱模板安装前必须先在基础框架柱表面弹出柱边线位置,检查接筋或预埋件是否按规范设计。并在其根部设钢筋限位,以确保柱根部位置的正确。安装模板时应先复核钢管排架、底模横楞的标高是否正确。当梁跨度>4mm 时应按规定要求起拱。梁、柱模板平面接槎时,柱模应支设到板底,梁模板头竖向同柱模接平。柱模板安装前,
5)模板支设重点应控制其刚度、侧模垂直度、表面平整度,特别要注意外围模板、柱模、梁模等处模板轴线位置的正确性。
6)当模板安装完毕后,应由专业人员对轴线、标高、各部位构件尺寸、支撑系统以及横板的基础、起拱进行检查。
7)预埋管线、套管、预留孔洞、预埋件在合模时或砼浇灌前应预先固定反复校核,不得遗漏。
8)梁板底模板的拆除,要满足如下条件,梁跨在≤8 米时,砼强度要达到75%;≥8 米时,砼强度要达到100%,悬挑结构≤2 米时达75%;大于2 米小于达100%强度方能拆除。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砼有影响结构安全质量问题时,应停止拆除,并报技术负责人处理。
3.5防雷接地
利用底板钢筋或深基础做接地体:按设计图尺寸位置要求,标好位置,将底板钢筋搭接焊好,再将柱主筋(不少于2 根)底部与底板筋搭接焊,并在室外地面以下将主筋焊接连接板,清除药皮,并将两根主筋用色漆做好标记,以便引出和检查。利用柱形桩基及平台钢筋做接地体:按设计图尺寸位置,找好桩基组数位置,把每组桩基四周钢筋搭接封焊,再与柱主筋(不少于2 根)焊好,并在室外地面以下将主筋焊接预埋接地连接板,清除药皮,并将两根主筋用色漆做好标记,以便引出和检查。
四、土建设计在变电站的策略分析
4.1加强场地土方量的计算与调配
如果想要进行变电站土地施工,首先,对于工地原始地貌地形,可以用网络方格法,对其进行测量,计算一些凹凸不平或者较为狭长的地形,应该用新断面法。计算挖填土地的总工程量,变电站的标高,平衡调运该土地。同时,如果想要了解工程工期,规模大小和现有的各种施工设备条件等,可以制定相应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对土方平衡进行计算,比方说方格土地的工程量,各方平衡点的施工高度等,综合这些细节,然后进行合理的计算,就能保证挖、填土方的平衡。当我们把开挖的土地用作变电所中的低洼回填时,先要对土质的类别进行仔细的分析,然后确定土的可松性系数。对于土方的调配工作,我们应该保证达到挖方与填方的基本平衡,和达到最小的运输总量,当遇到在施工时场地太小,不能满足挖填平衡的条件时,我们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直接弃土或就近取土,这样,合理又经济。在平衡土方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后期利用和近期施工合理结合起来,减少一些重复的施工,达到节约施工成本的效果。
4.2提高石砌体工程质量
对于有关施工技术人员,相关的施工单位应该对其进行石砌挡土墙的施工流程和验收规范等的综合培训。首先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人员应该具有严格的技术水平,他们可以通过一些优秀的工程实例进行学习。其次:他们应该合理利用石块间的原始间隙,在砌石墙的时候,前后两个石块能吻合,在合理的打磨之后,在外用,不能使用侧立石块,石块与石块之间,相互接触的现象不能出现。
4.3增强土建施工与电气的协调性
土建施工方面的工作不仅出现在变电站的土建施工过程中,还有一些相关的工序,电气方面尤为重要。变电站的土建工程与一般的建筑工程不同,和普通的民工建筑,也有很大的差距。举例来说:变电站的一些规范要求和他的施工工艺必须要达到国家的标准,但他不仅要如此,还要符合电力行业的相关规定。所以,要掌握好电气和建筑方面知识,在进行土建施工技术的时候,因为只有这样,如果施工中出现了问题,能够进行及时的处理。为了为以后的工作创造好的施工环境和基础条件,必须要做好两项知识的配合工作。电气进场的时候,建筑物的内墙粉刷工作应提前做好,门、窗都能保证关启、上锁,并把围墙封闭。随时的交流与沟通在土建和电气施工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能够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当然,土建粉刷工作应在电缆沟的电缆教社工作之前完成,室内的二次配线工作应该在室内照明工作之前完成。
4.4完善施工部署
首先,应进行接地网的施工,在变电所工程的土地平整工作完成以后,然后进行相应的检测,在穿越道路的接地扁钢,变电所中的基层道路位置可以替代施工通道,对于挡土墙、围墙结构支架都要进行整体优化,这样才有利于施工管理并有效地缩短工期。
五、结语:
土建设计在变电站的施工中具有十分广泛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施工中,一定要把握设计的原则。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相应的设计,同时还要不断完善整体的设计体系,对其施工中的问题进行明确的分析,并采用相应的策略进行全面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土建设计在变电站的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 焦秀文.关于变电站土建设计优化策略谈析[J].建材与装饰.2016(12).15-23
[2] 郭烨,尹超,周涛,范文健.浅谈变电站土建设计中的要点[J].通讯世界.2015(22).45-49
[3] 杨军.对电网土建设计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5(21).56
[4] 吴国军.变电站土建设计方案优化的合理化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5(05)
[5] 白晓娟.变电站土建部分设计中应注意问题[J].农村电气化.2015(12)3(23).116-118
论文作者:刘运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变电站论文; 土建论文; 模板论文; 挡土墙论文; 混凝土论文; 土方论文; 钢筋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