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新探_所有制论文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新探_所有制论文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新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本矛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作为社会形态,已经存在70多年。我国社会主义的实现也有了40多年的历史。人们都能体会到,矛盾依然无处不有,无时不有。尤其在当前社会的转型期,许多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十分棘手,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矛盾的恰当把握,这是我们正确处理种种社会问题的一把钥匙。然而,从更深一层问题来说,无论是改革任务的胜利实现,还是主要矛盾的妥善处理,抑或是面对“左”右两种倾向而不失马蹄,都有赖于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正确认识。

一个未有定论的重大问题

在人类认识史上,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一个迄今未有定论的重大理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生产方式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并对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殊表现作了科学的表述。这是他们留给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宝贵思想武器,对于有着几十年社会主义实践的后人来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问题上,列宁主义这一段没有什么新的建树。相反,斯大林一直讳言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着内在矛盾,到了晚年才羞羞答答承认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并不是完全适应的。以致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问题,实际上成了人们不能涉足的一个禁区。本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一著名演说中,冲破了上述禁区,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系列矛盾作了精辟的分析,其中包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有一段论述,这就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形罢了。”毛泽东的这一论述,纠正了斯大林忽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存在的偏误,澄清了一些人混淆新旧社会矛盾造成的混乱,表现了他科学的求实精神和巨大的理论勇气。可是,就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而言,毛泽东并没有作出明确的阐述,这是因为他所表述的依然只是一切社会共有的基本矛盾,而并不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基本矛盾。

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呢?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脱胎而来的,研究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离不开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历史分析和对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考察。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出路在于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所有制。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用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表现出了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也暴露出了人们劳动潜能的充分发挥受到不同程度制约这一普遍性问题,以致“社会主义养懒汉”,“社会主义压抑人的个性”,“全民不如集体,集体不如个体、私营”这一类流言不胫而走。

“养懒汉”也好,“压抑个性”也罢 ,说的都是人们劳动潜能得不到充分释放。把这归咎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自然是不公正的。但平心而论,这不能不说是触到了几十年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要害。而劳动潜能的充分释放,则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发展客观要求的集中体现。因此,实事求是地分析这样的现实矛盾,对于深入探究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殊表现,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认识取得进展的两个阶段

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认识的突破性进展,是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化逐步实现的。具体说来,是和社会主义改革的步步深入相伴随的。从1979年改革以来16年间,这一认识的进展,大致有这么两段:

第一段是1979年到1985年,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的适当发展;同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在城乡广泛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横向经济联合,从而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活力。由此,我们逐渐认识到,长期以来人们劳动潜能之所以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并非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缘故,而是由于公有化的实现程度失之过度,实现形式失之简单化。

有些人从表面上看改革带来巨大的经济活力,是跟个体、私营经济成份的增长联系在一起的,于是断言要解放生产力就得搞私有化。更多的人则担心如此下去不免会走到私有化的路上去,从而平添了对改革的疑虑。其实这些都是误解。实际情况并不是私有化更有利于发挥人们劳动的潜能,而是公有化的实现程度、实现形式的适当调整产生如此积极效应的。这几年改革的真正含义,正是把原来过高的公有化程度适当调低,把原来过于理想化的公有制形式改活。

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得到什么样的新的认识呢?概括起来,就是这样两句话: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人们劳动潜能的充分发挥同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实现程度和实现形式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出路在于,通过改革,对公有化的程度和形式加以适当调整。

第二段是1986年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人们越发感到,公有经济,尤其是国有企业,面临着许多难题,改革的深化绕不开产权制度的改革。于是乎,股份制的试点着手进行了,农村的股份合作制经济形式也应运而生。这样又为人们劳动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了新的契机。

这一阶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所有制方面出现的最重要的新情况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曾经预言将“重建”的“个人所有制”,实实在在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这就是在公有经济成份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劳动者的个人股份,公有经济成份控股或劳动者平等合作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中劳动者的个人股份。这种个人所有制,跟游离于劳动者经济联合体的个体经济有本质区别,也根本不同于私人资本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作为私人资本陪衬的劳动者的个人股份。之所以仍然称为“个人所有制”,是因为在终极意义上的所有权属于劳动者个人。但这种个人所有已经是社会化的占有,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是跟其他劳动者的个人股份或社会主义公有经济成份紧密结合在一个经济联合体内的。

至此,我们可以体会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已经不能被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概念完全包容了。确切一点讲,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占有,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真正含义,因而也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应该是社会主义所有制占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而其中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则又应该是以公有制占主体的社会化占有制;至于在公有制里面,目前恐怕还宜乎国有经济占主导、集体经济占主体的格局。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再来分析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就不难体会到,一个新的提法已经水到渠成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人们劳动潜能的充分发挥同生产资料占有社会化的实现程度和实现形式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出路在于,通过改革,对生产资料占有社会化的程度和形式进行适当调整。

两条战线斗争的基本问题

回想我国40多年来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两条战线风起云涌,从没有间断过。时隐时现的右的倾向,就其实质而言,是对企图搞资本主义私有化从而否定生产资料占有社会化的社会势力和社会思潮的退让和迁就;而经常出现,并且更加根深蒂固的“左”的倾向,实质上是把生产资料占有社会化的高度化作为不顾一切的追求。

有一种论点,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早已是社会化的所有制,因为他们也搞“国有化”,也搞股份制。殊不知迫于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占有社会化的客观趋势,资产阶级调整生产关系是有极大局限性的。作为资产阶级统治工具的资产阶级国家的所有制,自然不能说是超越了资本主义性质的。至于他们搞的股份制企业,则毫无例外地都是由大资本家所主宰的,它的基本性质只能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很明显,资本主义条件下,充其量只能说具有了生产资料占有社会化的萌芽和某些成份。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占有制,只有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才得以建立。

数十年间的“左”的倾向,当然不都是直接反映在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理解和把握问题上。但都离不开生产资料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和形式问题。比方说常见的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扩大化,总的来讲,多是把反对“左”的倾向的正确意见当作资本主义的倾向来对待。需要说明的是,在经济建设问题上主张快一点还是慢一点,不存在什么“左”还是右的问题。这是因为,不能说在某一个具体的地方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多少是“左”的,低于多少是右了。相反,同一地区,盲目发展,哪怕是百分之二三十、三四十的速度也不合适,而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把总量增长、结构优化和水平提高有机统一起来,也就是把握好量变、序变、质变的辩证统一,即使像有些地区那样这几年连年翻番,也不失为健康发展的速度。50年代末,有些人不赞成当时那样的“大跃进”,就给他们戴上右倾的帽子,显然是错误的。今天,当加快发展的机遇前来叩门的时候,则就不能一味强调“宁可慢,不要弯”了。

进而言之,几十年来在生产资料占有社会化形式问题上的偏误,归根到底还是个社会化的实现程度问题。因为迄今存在的生产资料占有社会化的基本形式(在终极所有权意义上)有三种;社会主义国家的全民所有制,劳动者的集体所有制,以及在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联合体中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这三种形式正反映了由高到低的三种不同的社会化实现程度。

当我们谈论生产资料占有社会化问题的时候,还不能不注意到前些年理论界流传的一种观点,这就是把社会化等同于多元化,把多元化奉为时髦,以至排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在生产资料所有权主体问题上杜撰了“社会化=多元化=私有化”的荒诞公式。

其实,一与多是辩证统一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主体的多元化的“多”,离不开主导成份的“一”。整个国家如此,每一个股份制企业亦如此。形而上学地讲多元化,应该说小生产小私有条件下是最典型的多元了,然而能说那是社会化吗?多元化强调的是主体从单一到众多的转化;社会化的真正含义则在于多元主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平等合作。

对社会主义及其基本矛盾认识的局限,是跟社会主义实践的不充分紧密相联的。而勇于实践,善于思索,努力求得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认识的新的飞跃,则必将对社会主义实践更加健康的发展产生积极的能动作用。

标签:;  ;  ;  ;  ;  ;  ;  ;  ;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新探_所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