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在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刘宗福

云南省禄丰县人民医院 651200

【摘 要】目的: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本院诊治的12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设对照组(65例)和研究组(55例),前者实施开腹切除术,后者实施腹腔镜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指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出血量、手术、使用抗生素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46%低于对照组21.54%(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改善手术指标,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具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b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ere analyzed.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April 2015 -2016 year in April in our hospital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surgery control group(65 cases)and study group(55 cases),the implementation of open cholecystectomy,the latter laparoscopic resection,observe two groups of operation indicators and complications.Results:the amount of bleeding,surgery,use of antibiotics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the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in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21.54%(5.46% Conclusion:P < 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can improve the operation index,fewer complications,high safety,and ha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acute cholecystitis;laparoscopic excision;effect

急性胆囊炎属于外科较常见急腹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常与胆囊管阻塞或细菌感染有关,临床常表现为胸背部与右肩放射痛、腹肌强直等[1]。临床治疗该疾病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手术方式,腹腔镜切除术因具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被临床广泛运用[2]。本研究对选定的12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探讨腹腔镜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本院诊治的12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设对照组(65例)和研究组(55例),前者男女比例33:32,年龄25-75岁,平均(44.12±10.38)岁,病程5-11d,平均(4.31±1.20)d;后者男女比例28:27,年龄26-77岁,平均(44.38±10.45)岁,病程4-12d,平均(4.40±1.32)d;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抗炎、禁食、调节水电解质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实施开腹切除术:取患者足低头高位,实施全麻处理,待麻醉成功在其右肋的缘下作一切口,将胆囊切除并清洗,置入引流管,依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抗生素,注意观察腹腔性状与引流量。研究组实施腹腔镜切除术:术中选择气管插管实施全麻处理,取患者足低头高左侧卧位,在患者脐上切口约1cm处,建立CO2人工气腹,确保压力在12-14mmHg范围内;手术采用三孔法,在腹腔镜下探查,将粘连组织进一步分离,严密观察患者胆道扩张、胆囊三角区及胆囊情况,保证采取方向正确,如逆行、顺行、顺逆行相结合,将胆囊切除。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使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包括伤口感染、腹腔感染、胆管损伤及败血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选择统计软件SPSS20.0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用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以t检验两组间比较,当P<0.05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使用抗生素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胆囊炎属于临床普外科常见急腹症,具较高发病率,且发病原因复杂,临床常表现为胆囊充血、水肿及纤维组织增生等,炎症刺激致使胆囊四周组织发生粘连,使手术难度增加[3-4]。本研究对选定的12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腹腔镜切除术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在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使用抗生素时间等手术指标(46.08±8.77)min、(57.12±12.55)ml、(3.34±1.91)d比对照组优,提示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及使用抗生素时间。分析原因如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以下优势:手术过程中视野清晰,可充分暴露腹腔,术中建立CO2人工气腹,减少误诊、漏诊发生率,确保诊断准确性,利于选择较好手术方式,促进手术安全性提高;腹腔镜切除术手术时间缩短,在缓解患者疼痛时,避免因麻醉药刺激损伤胃肠功能,术后恢复时间较短[5]。同时在手术过程中,操作动作轻柔以避免损伤组织,且腹腔镜下手术,可正确分离胆囊四周的组织发生粘连情况,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实现较好进行操作,促进患者术后较快恢复,预后良好[6]。

同时本研究还显示:研究组伤口感染、腹腔感染、胆管损伤及败血症并发症总发生率5.46%比对照组低21.54%,研究结果与王继元等人文献研究报道一致[7],认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分析原因如下:腹腔镜切除术是微创手术,手术过程中仅3个小切口,瘢痕小,创伤小,术后感染率也降低,术中利用纤细器械切除胆囊,纤细器械对组织干扰较小,发生粘连情况少,术后并发症较少;此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一次性将病灶清除,确保手术一次性成功,避免了开腹胆囊切除手术中因分离较复杂选择胆囊造瘘术后进行二次手术,在腹腔镜下进行精细分离、解剖清晰显露胆囊三角区重要结构,以防肝外胆管损害,确保手术安全性[8]。医护人员可安全、快速地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避免切口出现裂开、感染等情况,由于受到样本数量因素影响,本研究未对两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较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使用抗生素时间,相关并发症减少,患者术后手术切口疼痛明显减轻、康复快,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建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6c):102-103.

[2]陈怡,党忠萍.腹腔镜胆囊切除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8):114-115.

[3]唐海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4):105-107.

[4]常学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8):122-123.

[5]杨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2):2844-2845.

[6]孟克飞.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3):76-77.

[7]王继元,姜保成,陆艺,等.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外医疗,2016,(16):184-186.

[8]章宏远.不同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J].微创医学,2016,11(1):103-105.

论文作者:刘宗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胆囊切除在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刘宗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