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期刊俱乐部六种活动规划的思考_文学论文

关于期刊俱乐部六种活动规划的思考_文学论文

期刊社六类活动策划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六类论文,活动策划论文,思路论文,期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刊社活动在这里是指期刊社在编印发等常规性活动之外,从期刊的读者对象和内容定位出发,为了吸引读者、作者和整个社会群体的参与,达到扩大期刊影响力、提高发行量、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的而有意识举办的一系列形式多种多样的活动。这种活动与期刊的编辑、发行工作一样重要,它不仅对期刊的编辑工作、发行工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又因为它是一种更加开放、更加社会化的活动,因此又是期刊参与社会实践、开门办刊、发挥刊物的社会功能的重要手段。

一、沟通型刊社活动的策划

这一类活动主要是以加强编者与读者、作者的交流为目的的。对沟通型刊社活动的策划,期刊社首先是要合理科学地处理好作者、读者的自发来信,与他们建立联系与沟通;另外,要想方设法把作者与读者吸引进来,将读者与刊物的自发交流变为刊物有意识地吸引读者与刊物进行交流。

在与读者进行平等交流上,一方面要让读者在这种交流中得到情感与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使刊物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刊社可将众多的读者来信进行梳理总结,掌握读者信息,从而校正以后的编辑工作。这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学问,是期刊人应该认真思考和面对的一个问题,同样体现了期刊的办刊理念和精神追求,是需要期刊人精心策划的。在这方面,《作文大王》杂志的做法值得期刊同行借鉴。《作文大王》编辑部是开放式的,他们与作者、读者间的交流不限于通过书信和电话,而且还有本人来访,收发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编辑部承诺,对作者与读者的来信,做到每信必复,而且还不是简单的回复,而是有针对性地与小读者、小作者交流、谈心,适时进行作文指导,回复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周。至2001年,编辑部日复信量达到200余封。单这一项,投入的人力、物力之大就令人咋舌。编辑部把所有的来信都编号存档,相关信息全部输入电脑,可供随时查询。对重点的小读者、小作者,编辑部形成了“跟踪关注”的制度,做到每隔一段时间便与他们写信、打电话联络。《作文大王》的影响力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小作者、小读者的心中的。

除了要合理科学地处理读者来信之外,刊社还应该主动出击,将读者吸引过来,使刊物从自发地接受与读者的交流变为与读者自觉地交流。这种交流活动一般具有读者调查的性质。通过这样的一种活动,不仅加强了编读之间的沟通,而且了解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为刊物的内容策刊提供了依据。这种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向读者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请读者进行评刊,评选好文章等。与读者自发来信不同的是,这种活动一般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目的很明确,是刊物自觉地与读者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这种交流活动一般都借助一定的物质奖励形式,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

评刊活动是这种交流活动的常见形式。评刊活动不仅使编者获得了读者的信息,把握了读者的阅读口味,同时也加深了读者对刊物的印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知音》杂志就经常举办这样的有奖评刊活动。如在2001年12期下半月版中就登刊了《请你当“主编”/有奖!有奖!有奖!》这样的启事,启事中要求读者(评刊者)填写的内容可概括为四部分:一是读者的基本信息;二是评价当期的文章;三是为刊物纠错;四是为刊物提建议。读者的这些意见还成为他们刊物“2001年新闻纪实作品大奖赛”评奖的参考依据。他们从读者来信中评出各种奖项,奖金从100元到500元不等。《知音》杂志从这些读者反馈表中基本了解了读者的文化结构和读者的阅读喜好;又因为这些建议是直接从读者中得来的,原汁原味,对刊物今后的各种策划将会有极大的参考作用。类似这样的有奖评刊活动,《家庭》、《故事会》、《演讲与口才》、《涉世之初》、《深圳青年》、《少男少女》杂志也经常举行。

当然,期刊出版作为一种开放式的社会化活动,交流的对象不仅仅限于刊社与作者、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的内容也不仅仅限于期刊本身,交流的对象与内容应该有更广阔的空间,如作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读者与作者,以及读者与更广泛的特定的社会人群就特定的话题进行的交流。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期刊社应当做好的就是自己的中介角色。正是期刊社的中介作用,使不同的社会人群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流,而这种中介角色也将有利于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树立刊物的形象。策划这种活动,关键的问题是要注意交流对象和交流内容的选择。大体上,交流对象由期刊的读者对象来决定,交流的内容由期刊的内容定位来决定。因此,这种活动的策划是以读者对象与期刊定位作点,以丰富的社会生活作面的个性化策划。

《北京文学》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该刊是一份文学杂志,它充分利用了其与当代知名作家的良好关系,开通热线,读者可以通过电话或写信的方式就创作或生活等问题提问当代知名作家,由杂志让将这些问题交给作家回答。如在2002年第3期的杂志上就有读者提问贾平凹和贾对读者的回答。这一活动的开拓性在于它能从杂志的定位出发,充分利用名人效应,吸引了更多读者的关注。这一点启发其他类型的杂志,通过分割与组合,可以策划出类似的活动。如明星类杂志,可以提供读者与明星对话的机会,政治类杂志可提供读者与一些政治风云人物对话的机会等。而内容的选择则要从期刊的内容定位出发,其对话切入的角度应该与期刊的内容定位相吻合。

二、竞赛型刊社活动的策划

竞赛一般可以分为专业知识的竞赛与一般(大众化)知识的竞赛。专业期刊在行业间举办专业性的知识竞赛,不仅有利于普及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可以吸引众多的专业读者来关注自己的刊物,从而确立起刊物在专业领域里的品牌形象。对于一般的大众刊物,大型的竞赛活动也会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竞赛活动还可以与其他媒体联合进行,举办跨媒体的活动。这种媒体间的宣传造势,对期刊来说是免费的广告。

策划这类活动,对专业期刊来说,从本专业出发举办专业性的竞赛是最直接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文学杂志进行文学征文比赛,摄影杂志进行摄影比赛等等,这从理论到实践都是可行的。当然,还要对参赛的主体进行科学的选择。是选择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人士参赛,还是在一般的专业读者中举行,这种选择要从刊社及其赞助商举办竞赛的初衷出发,结合刊物的读者对象与内容定位,在这三方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从而做出合理的选择。另外,如果竞赛是以主题形式进行的,评选的方式也是一个要注意的问题。选择用专业权威人士评选或选择一般的读者进行评选各有优缺点。选用权威人士作评委可以突出竞赛的权威性,另外,权威人士一般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这种知名度对于宣传竞赛,以及最终宣传期刊本身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它的缺点是截断了大众参与竞赛的通道。如果这种选择再与参赛主体也是选用较高专业水平的人士搭配起来,那么竞赛就成了“上层人士”的游戏,不利于扩大读者的参与。如果选择广大读者作评委,按照投票的结果产生各种奖项,则可以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而且,如果读者的投票与评选的结果相符,也可以通过抽奖活动产生若干数目的幸运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就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参与。有些刊物选择了一种较为折中的方法,选用权威人士与读者一起评选,或以某种方法为主,某种方法为辅。这种方法将权威与读者参与性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而且,从公平竞争这个角度来说,广大读者与权威评选的结合可能更接近客观实际,而公正则是刊物的一种形象。

在文学专业期刊中,《当代》杂志搞的“《当代》文学拉力赛”颇有影响力,其参与评选的作品是每年发表在《当代》的所有作品。参赛者应该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人士。《当代》选择这样的参赛主体,主要是想达到以下两个目的:一是加深读者对《当代》杂志的印象;二是通过奖金的激励来扩大稿源。因为评奖的对象是《当代》杂志发表的作品,所以在评奖的过程中评委和读者关注的是《当代》杂志社本身,而不是其他。如果竞赛的主体是一般的文学爱好者,那么拉动读者关注刊物的针对性就不会这么明显。又因为评奖的作品必须是发表在《当代》上的作品,那么由于奖金的诱惑(最高奖可达十万元),作者(特别是水平高的作者)投稿的热情将会被大大地激发起来,这其实就大大地扩大了刊物的稿源。《当代》杂志副主编常振家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坦然承认:“……自从举办拉力赛和提高稿费以后,效果非常明显。2001年一年里,我们没有一个编辑为组稿出差,好稿子却自己找上门来,源源不断。”有一个证明就是,2001年的长篇冠军和中篇冠军都是自由来稿。另外,大赛的过程被《羊城晚报》等多家报纸报道,也大大地提高了《当代》的知名度。因为上述的种种原因,《当代》的发行量有了很大的变化,据介绍,2001年年底比年初增长了1万份,这对纯文学期刊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

对于大众化杂志策划竞赛活动,首先面临的是一个“比拼什么”的问题,即是要举办什么样的竞赛的问题。考虑这样一个问题,首先必须从读者对象与内容定位出发,策划者必须深入分析读者对象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消费层次。读者不一定是全部的参赛者或部分参赛者,但读者一定是竞赛的感兴趣者,也就是说期刊人在策划这种竞赛活动时,必须抓住读者对象的兴奋点,这样才能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对于参赛的选择,可以是固定读者,也可以是潜在读者。有时为了扩大读者参与的范围,还可以分为初赛、复赛,初赛可以选择更广泛的人士(以刊物的潜在读者为度)参与,一层层筛选。这种参与性的竞赛活动有利于刊物将潜在的读者转化为固定的读者,这也是通过竞赛活动提高发行量的一种方法。竞赛内容的确立必须考虑期刊的内容定位,竞赛内容切入的角度必须与刊物内容的定位相符,在读者对象与内容定位中找到最佳的角度,从而使期刊在内容上、读者上都得到有效的扩张。至于竞赛中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或新奇、或刺激、或耐人寻味,则是更个性的一种策划了。如《中学生天地》针对其读者群体求知欲强、好动、爱拼的特点,举办了一系列竞赛活动:组织“中学生生活百事通大奖赛”;与电视台合作,举行跨媒体的竞赛活动;与浙江电视台联合主办浙江省首次中学生电视辩论赛,辩题都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可以想象,这种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的竞赛活动经电视台播放后,必定会吸引住更多的中学生的目光,而他们就是刊物的潜在读者。这种兴奋点刺激得越厉害,他们由潜在读者变为固定读者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刊物的发行量就是在这种竞赛活动的刺激中得到提高的。

三、娱乐旅游型刊社活动的策划

这种活动一般集娱乐、交流、教育与宣传于一身,时间与空间的跨度大,杂志社投入的精力与资金也会比较多,主要形式有组织夏令营、出游、晚会等。这种活动的创造性在于它是通过一种娱乐的手段将刊物的影响力渗透到读者的内心的。

策划这样的活动,首先考虑的当然是读者对象。因为大体上,这种活动的参与者来自于读者中。因此,必须从期刊的定位出发,界定活动的内容,深入了解读者的兴趣,寻找出能激发他们兴趣的形式。比如,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旅游、夏令营这样的活动是十分行之有效的。策划这样的活动,打着“实践教育”、“素质教育”等旗号是顺应时势的。而且这样一种活动也确实在提高刊物的影响力的同时,提高了参与者各种实践的能力。举办这样的活动,家长、教育界也会大力支持。因此,旅游、夏令营活动也往往为很多青春类杂志所青睐。一般而言,这样的活动可以和当地的教育部门进行联办,其主题可以根据当时教育的热点来确定(素质教育只是一个大前题)。参与者的筛选可以先面向广大读者,然后一层层筛选出优胜者参加。

《小学生天地》杂志十年来就精心举办过六届夏令营活动。这些活动组织严密、内容丰富,给无数参与的小朋友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1994年的第六届小学生天地夏令营,是一次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夏令营。在隆重的开营式上,湖北省委书记亲自到会致祝贺辞,省委常委授营旗,副省长发表讲话,鼓励《小学生天地》的小读者健康成长。各新闻单位纷纷大力宣传报道,影响很广。

期刊的定位是策划这类活动必须考虑的。对于那些专业范围明确、定位明确的期刊来说,举办这类活动的主题内容是很容易确立的。而形式则要多考虑读者结构,看什么样的形式才能得到读者的认同。如《奥秘》杂志定位在“宣传普及科学知识,揭示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奥秘”上,所以,1998年6月,它与中国《大众电视》社、云南迪庆州委宣传部联合举办“寻梦香格里拉”活动。这种活动其实就是一种大自然的探险活动,惊险性、探索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这也是《奥秘》杂志从其自身定位出发找到的活动的最佳切入角度,这种角度与它的定位——揭示大自然的奥秘相暗合,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策划。

娱乐型的刊社活动还有很多是借刊物的某些纪念活动(如创刊十周年)而策划的,策划这样的活动,应该紧紧地与刊物的发展史相结合,用舞台艺术的形式,借助明星人物的“势”,使活动更具吸引力。广东的《家庭》杂志借着庆祝其创刊20周年之机,在2002年1月20日晚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情系千万家”大型专题晚会,并通过广东卫视向全国播放。国家和广东省有关领导、各界名流,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代表出席了晚会。晚会展现了《家庭》与读者心心相印、风雨同行的故事,生动再现了20年间《家庭》从广东走向全国、从国内走向海外的腾飞历程。著名艺术家和港台部分大腕名星登场表演。借助名星的“势”,用舞台艺术的方式,将一个期刊与读者风雨共行、心心相连的历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观众在娱乐中重温《家庭》的历程,加深了观众对它的印象,提高了刊物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而这恰恰是一个刊物的无形资产。

四、服务型刊社活动的策划

为读者服务是期刊的宗旨,通过给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有利于加强读者对刊物的信任,吸引读者的关注。这种服务型的活动又可分为“台前型服务”与“幕后型服务”。台前型读者服务是指期刊开辟专版,将读者请到前台,为其提供服务。幕后型读者服务是指期刊社直接面对读者,为其提供某种服务,被服务的对象不一定要在刊物上登台亮相。服务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

策划台前型读者服务活动,关键要考虑的是期刊的内容定位。因为读者的登台亮相是作为期刊的一个栏目出现的,所以这种服务活动的簿划同时也是期刊的栏目策划。因此,策划这些活动首先要从期刊定位出发,一方面从读者角度考虑读者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另一方面从版面结构、期刊内夸角度考虑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将这种服务活动表现出来,做到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使版面的内容得到有效的扩张。如定位于家庭、感情、婚姻类的《家庭》杂志开辟“爱之桥”专版,《知音》杂志开辟“请到这里觅知音”专版,就是登刊婚讯,为未婚青年男女服务;面向青少年的《少男少女》杂志开辟“助学中心”专版,专门为家庭有困难的中小学生刊登求助信息,这种服务同时具有社会公益事业的性质。而且,策划者为了丰富版面,在专版上还刊登了一些捐赠者的内心体会,整个版面的气氛很好,让人感到一种爱的气息在流淌。还有一些刊物利用地脚的空白开辟“读者个人广告”专栏,范围在征婚、求职、招聘、贺词、婚讯、讣告、寄语、寻人等,收费一般在50元至100元之间,如《黄金时代》的“黄金地平线”,《深圳青年》的“黄金地角”,《知音》的“吉祥鸟”,《中国青年》的“心灵驿站”和《女友》的“红豆驿站”等,都创造性地利用了这些空白版面为读者服务。

对于专业期刊来说,为读者提供专业技术上的咨询,是策划服务型社刊活动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策划这样的活动,主要是依托期刊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以权威性来吸引读者,而又在服务的过程中树立自己的专业权威形象,咨询活动可以是幕后型的,也可以是台前型的,一般而言,应该是台前型与幕后型并举,将有代表性的、读者比较关心的搬到台前。《家庭医生》杂志是医学科普期刊,它就开辟了“柯大夫信箱”专栏,就读者遇到的种种疾病和困难作出专业的回答,并且将有代表性的刊登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家庭医生》的这个栏目已连续办了几年,知名度很高,读者的反响也很好。

幕后型服务活动的对象比台前型服务的对象更广泛一些,它开展的内容也更丰富一些,一般而言,台前型的服务,其对象数量有一定限制,服务内容、形式也必须与期刊栏目的内容相协调,而幕后型的服务可以针对全体可能有困难的读者展开,其内容也可以涉及到读者的方方面面。因此,策划幕后型读者服务活动,必须对读者有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特别是要了解读者的年龄特征、消费层次、需求和困难,抓住读者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最重要、最焦虑的问题,给他们提供有期刊特色的个性化的服务,而这种服务也是期刊品牌的一种延伸。如《少男少女》每年拨出10多万元,开设了“红蚂蚁热线”。读者遇到青春期的问题,可以通过寄信或电话的形式向主持人红蚂蚁求助。(当然,刊物上也有《红蚂蚁热线》专版,这是将幕后的服务活动搬到了台前。)据不完全统计,这种信箱和热线电话服务,曾救助过200多名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帮助他们重返正常的学习生活;曾救助过500多名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协助他们安全回归家庭和学校。并且杂志社常年组织义工为孩子排忧解难,每年的复信量超过10万封。这个数字也说明,这样的服务活动对青少年读者来说是多么需要,多么及时。这是《少男少女》杂志在深入分析读者的基础上进行的效果显著的个性化策划。

在作者、读者间举办一些专业或生活知识的讲座,让他们不断提高生活或专业的技能,是幕后型服务活动的一种常见形式。如《故事会》免费为作者举办“故事创作培训班”;《作文大王》聘请中央教科所等单位的资深专家讲学等。《佛山文艺》从1990年开始,每年都兴办业余作者刊授培训班,扩大了刊物的稿源,其姐妹刊《打工族》创刊后,又成立打工族文学辅导中心,辅导中心实行免费原则,面向广大打工读者,圆这些打工文学爱好者一个文学梦。这些服务性的活动都激发了读者的参与意识,并且在参与中获得一份知识、一份技能。

对于服务性的活动,有些期刊社受到启发,加大了为读者服务的力度,将这种服务型的刊社活动有效地延伸,成立了专门的读者俱乐部。比如《故事会》、《作文大王》、《青年文摘》、《打工族》、《农村百事通》、《演讲与口才》都成立了读者俱乐部,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农村百事通》读者服务部从1991年起还开展了以邮购形式为主的各种经销活动。几年来,他们经销了上百种科技含量高、效果好的农业新产品及蔬菜作物良种,得到了读者的交口称赞。这其实是刊社活动的一种有效的延伸,即是期刊的多种经营。这种经营在期刊竞争日益剧烈的市场环境中为期刊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引起了期刊界的重视。

五、促销型刊社活动的策划

期刊的生命决定于期刊内容本身,但形式多样、精巧奇妙的促销活动却能有机地刺激读者的消费欲望,从而有效地提高发行量,使期刊的内容生命得到极致的发挥。策划这种活动。让利和以物质或其他形式的刺激来吸引读者是比较常见的。因为物质或其他形式的刺激会让读者在购买时得到意外的惊喜。物质的刺激一般表现为随刊赠送礼品。赠品的选择原则还是得返回读者及期刊的定位。赠品必须是读者需要的和感兴趣的,而且这种赠品要与期刊内容定位、档次相协调。如定位于时尚、服装一类的杂志,《国际服装动态》每期随刊赠送美宝莲口红,《世界时装之苑》随刊赠送钱包,《时尚》赠送唇膏;面向广大少女的豪华版《女友》则送洗面奶和商场打折卡;面向广大电脑爱好者的《学电脑》和《计算机生活》向读者赠送软件和光盘。这种赠品不仅是期刊读者需要的,而且也与期刊的内容定位相协调,因而产生了较好的促销效果。

当然,策划这样的活动还面临着一个这样的问题,那就是这种刺激的最终得益者是面向所有购买者还是部分购买者。应该说,这两种方式都有其优缺点。面向所有购买者,使每一个购买者都受惠,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刺激购买者,但刺激度不高;而面向部分购买者,物质或其他形式的刺激度大,价值高,更具诱惑性,也可以用有限的资金办更大型的活动,但其受惠面窄,会让更多的读者失望。一般来说,后一种方式为了吸引住所有的购买者,开始也是面向所有人的,只不过它一般要经过抽奖等形式将受惠者抽出来。《读者》杂志社就于2001年10月8日至12月15日举办了“订《读者》游丝路”幸运抽奖活动,对象是订阅2002年《读者》或《读者》(乡村版)的全年订户,在兰州市公证处的公证下,从所有参加者中抽出了150名幸运读者。杂志社计划在2002年“五一”和暑假期间为幸运读者分批举办两次游丝路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读者覆盖面极广,有效参加者35438人次,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海外。《读者》杂志社为举办这项活动投入了近百万元。《读者》杂志社在策划这种活动时,用“游丝路”这样有文化气息的活动来回报读者,从而使促销的活动与其刊物的文化定位浑然一体。这样的活动不仅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参与,而且还将《读者》的文化立场和形象向读者彰显,从而巩固了刊物的品牌。

促销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些杂志社就别出心裁,将订阅与情感相结合,使订阅行为转化为一种情感的释放,如上海《少女》月刊的“爱心订阅”动员所有的《少女》读者,向那些因贫困而辍学,连《少女》也买不起的同龄女孩,赠订一份《少女》,送去一份关怀,巧妙地将订阅演绎成爱心洋溢的义举,为读者提供了宣泄爱心的渠道。读者杂志社与深圳市报刊发行局联合举办的“亲情订阅”活动较为成功。读者将填写好的回执单和款项一起寄到深圳市报刊发行局,发行局就会如期地将杂志寄到读者要赠送的亲人、朋友手中,并且将读者对亲人、朋友的赠言打印在一个精美的贺卡中随刊寄去。这也是一种全新的订阅方式,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拉近情感、营造情趣的良机。通过亲情订阅,可以使亲情更加亲密,友情更加深厚,爱情更加久长。这种全新的订阅方式一下子吸引了众多读者,在半年的时间里,参加订阅活动的已有2万多人。

六、社会公共事务型刊社活动的策划

社会公共事务型刊社活动的规模、时间和资金的投入都较大,其产生的社会效果与影响一般也较大。这种活动,一般是刊社作为活动的主体,以主体的身份进行这种活动的运作。虽然在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吸纳更多的资金参与,刊社会充分发挥其中介角色作用,将社会上散置的资金集中起来办出更大型的社会化活动,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刊社依然是主体,刊社是作为一个公众形象参与社会活动的履践。这种活动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当然还是读者与期刊的内容定位。如果刊社是作为一个中介来参与的,那么读者就是最好的“团结”与“联合”的对象,因此这种活动必须引起读者的兴趣。而期刊的内容定位可以对活动的内容做一个大致的界定。第二个要考虑的事情是社会环境。刊社参与的是社会化的活动,一方面,这种活动必须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相统一、相协调,使活动得人心;另一方面,期刊作为一种文化信息的象征,也体现于它对时尚、健康生活的引导上,因此,这种活动还应该有一定的引导性、超前性。第三个要特别关注的就是活动策划的过程中,要对活动进行全程策划和全程监控,要有系统策划的能力和总领全局的思维。因为刊社参与这种社会化活动,是刊物作为一个企业、一个文化象征体来参与的,因此,它代表了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综合能力的一种反映。活动过程的策划与监控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刊社本身的素质,是刊物形象的最直接的体现。刊物的品牌也是在这种活动中得到延伸的。第四个要考虑的问题是寻找适当的合作伙伴。这种活动一般光依靠刊社的力量可能还不够,与一些跟这种活动有相关性的企事业单位合作,或跟有意于开展这种活动的其他媒体合作,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依托刊物举办公益活动往往是策划这种活动的一个较为常见的方法。助弱扶困永远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爱与关怀、阳光与温暖,不仅是一个响亮而鲜明的口号,更是一种时代的需要。策划这种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刊物的知名度,而且还能有效地提升读者的灵魂,从而在更深的层面上影响社会,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在这种活动过程中,更能有效地加强读者与编者的精神交流,加深读者对刊物的理解,而这一切就是一个刊物的无形资产。

《深圳青年》在1999年下半年成功地推出过“带一个孩子出山来”的大型策划活动,杂志社担任了很好的救助贫困的中介角色,将那些热心人士的财力集中起来,去救助那些贫困失学的孩子。随着活动的深入,人们救助的热情被激活,救助的队伍不断扩大,不断有读者走进编辑部当义工,甚至旅美华侨都参加了这项活动。与此同时,《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电台等兄弟单位也对这项活动进行支持,并做纵深报道,使《深圳青年》策划的这一活动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那些重返校园的孩子是这种活动的直接得益者,他们将会是《深圳青年》的最直接的品牌宣传者。而更多的爱心被激发出来,则是举办这种活动的社会效益所在,使一个刊物完成其提升读者灵魂的功能。整个活动过程所折射出来的,恰是《深圳青年》的整体形象,它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表明了它是一个有爱心,关注底层,为整个民族的进步而努力的刊物。这是《深圳青年》在科教兴国、扶贫攻坚计划的社会背景下,依托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优势,为树立其公众形象而进行的一个成功的策划。

在环境日益恶化、黄河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和中央号召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西部名刊《读者》杂志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策划了“保护母亲河 共建读者林”大型环保活动。这个策划使活动的主题与期刊融为一体;策划者有效地对款项进行了管理、监控,以保证捐款能直接用于建造“读者林”上,直接体现了《读者》对读者认真负责的态度;策划者还与其他单位合作共建读者林,热心读者不仅可以通过捐款进行,还可以亲自赶赴现场进行植树活动,后一种更具参与性与实践性;策划者对活动的全过程都做得有条有理、有张有弛,展示了《读者》作为西部大刊的形象,表明了《读者》对广大读者的承诺,赢得了读者的信任。可以想象,《读者》的品牌将会在这样集文化、环保、爱国情怀于一身的活动中得到大大的深化和发展。

社会热点也是策划这类刊社活动的一个有效的切入点。社会热点本身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利用这种热点去策划活动,毫无疑问是要引起读者强烈关注的。《中国名牌》杂志就借着香港回归这一热点策划了“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牌”活动,使杂志顿时声名大振。它与博物馆及另外两家企业合作,精心制作了香港回归倒计时大型液晶显示牌,挂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十分醒目。首都新闻传媒纷纷报道,并且,随着回归时间的到来,杂志也因此成为公众的视觉中心而声名鹊起。

期刊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是期刊常规的编印发之外的活动,但这种活动不仅能紧紧地吸引着广大读者,而且能有效地表明一个期刊面对公众的一种姿态。读者从杂志参与这种活动中可以看到期刊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品格,从而加深对期刊的理解,提高刊物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出版不仅是一种信息与精神文化的技术化传递,更是一种更为开放的社会化活动。杂志社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在公共事务中展现其良好的文化形象,也是开门办刊,使刊物走向社会,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的必要手段。

标签:;  ;  ;  ;  ;  ;  ;  ;  ;  ;  ;  ;  

关于期刊俱乐部六种活动规划的思考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