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探索与实践论文_王晓霞

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探索与实践论文_王晓霞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 715300

摘 要: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的实效性,使其富有探索性和思考性,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通过一年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本组研究成员的教学业务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有效性 数学 作业

新课程的改革,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评价都有变化。所以数学作业的设计关乎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数学教学中,仍然大量存在着随意练习、机械重复、搞题海战术的现象,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的实效性、使其富有探索性和思考性,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通过一年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本组研究成员的教学业务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首先,教师应明确作业的功能目标

1.作业目标的多元化。学生完成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知识,也是在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在运用知识的同时又是在培养观察、分析、动手、创造、综合等能力。

2.作业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数学作为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和工具,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完圆的周长和面积后,可以布置学生测量计算一棵树的横截面面积,学习体积后,可以布置学生测量一张扑克牌的体积等。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运用创造性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为今后解决这一类型的问题打下了基础。如果只找些类似机械简单的作业,就失去了作业“再学习、再发展”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包括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等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美。同时有意义学习的结果能得到自我确认,所以有效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机械的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学习的结果常常不得不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强化,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低效的学习。

二、开放设计作业的形式和内容,使学生的学习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1.开放作业的情境,把实际生活场景搬到课堂上。应该将学习的内容放到具体生活情境之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数学、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可能激起学生创新的激情,才可能让学生向更高目标挑战。如小学低年级教材中模拟了超市购物、运动会等许多生活情景。学生在这些开放的情境中,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主动地思考。虽然他们所用的方法、得到结果不一定相同,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2.开放作业的内容,让学生离开课桌、走出校园。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过去那种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只要一张纸一支笔的作业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学生再也不能被禁锢在课桌上。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作业,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自己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去收集、去整理各种所需的数据,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得到数据,然后才能完成作业。

3.开放作业的形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还可以展示创作成果等等。学生完成作业时,可以采取相互竞赛,也可以采取相互合作的形式。例如,学习完利息这一知识后,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主题作业:调查目前银行利息情况并做专题小报告、帮助家长拟订一份储蓄计划、学习填写存单、计算利息税等。如此丰富的作业,一定有适合各个学生的作业内容。

三、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既要客观公正,又要灵活艺术地评价

1.屏弃“单一”的对错评价,提倡“多元化”的优劣评价。聪明的教师总是能抓住学生身上某一闪光点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也应如此,不仅要评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意志、品质、兴趣和习惯等因素,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意识、创新习惯。有优点的大加赞赏,有缺点则旁敲侧击,既保护了学生自尊心,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2.“轻视”作业结果,“重视”作业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教师不应以作业的正确与否作为衡量学生作业的唯一标准,应该看他是怎样想的,是怎样做的。同样一个答案,有的方法简捷,有的方法繁琐,有的学生自己动脑筋的结果,而有的则是家长的“杰作”。如果给同样一个评价,就有失公正,这样也会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3.采取多种作业评价方式,机智艺术地处理学生的作业等级,并说明理由。还可以让六年级学生中作业做得好的同学制作学校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图,画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既为大家服务,又展示了自己的成果。

论文作者:王晓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  ;  ;  ;  ;  ;  ;  ;  

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探索与实践论文_王晓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