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国家公务员诚信建设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国家公务员论文,信息时代论文,诚信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家公务员诚信道德的重要地位及其社会价值
所谓国家公务员诚信是指公共行政管理的对象(组织和个人)对国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及其能力的信任,是国家公务员的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国家公务员的诚信道德在社会诚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家公务员行政道德的核心、治国安邦的根本。
1.国家公务员诚信建设是构建诚信社会,培养诚实守信良好风尚的关键。各级公务员是政府人员构成中的主体,他们的诚信程度如何,无可厚非地对政府信用程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因为其言谈举止,代表政府信用的形象,更因为他们所做出的决策,对一个地区、部门、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国家公务员的诚信行为对全社会成员起着表率作用,是最高层次的典型示范。国家公务员以诚信待民,就能凝聚民心,增强民众的认同感,赢得民众的支持和信任;就能使人民群众从国家公务员真诚的为人民谋利益的行为中受到感召,并自觉效法,从而形成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建国以来的历史表明,广大国家公务人员始终是忠诚于人民群众的,即使犯了错误,也能以高度的诚信态度向人民群众公开承认,真诚地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总结经验教训,端正思想路线,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受到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戴。这说明,要建设诚信社会,在全社会大兴诚信之风,必先加强国家公务员的诚信建设,在党和政府的各级公务员中大兴诚信之风。
2.国家公务员诚信建设是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高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威信的重要途径。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政府的信誉、保证政令畅通,要靠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广大公务员恪守诚信,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谋利益,用实际行动不断巩固和提高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增强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广大国家公务员的诚信品质越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会实现得越好,从而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就会越高。反之,就会危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3.国家公务员诚信建设是提升公务员思想道德素质,深入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诚信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公务员是充分信任和衷心拥戴的,但毋庸讳合,在少数政府官员身上暴露出的诚信缺失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这些问题的突出表现:一是急功近利,捞取“政绩”。有的政府官员不顾当地的客观条件和现实需要,急于求成,喜欢搞“短、平、快”,专抓那些见效快、上级领导看得见的“工作”,甚至不惜举债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虚报浮夸,弄虚作假。一些政府官员不是把精力用在抓落实、办实事上,而是在数字上动脑筋、做游戏,在材料上做文章,欺上瞒下,编造虚假政绩。三是作风漂浮,愚弄群众。有些政府官员不善于深入实际,热衷于谈大思路、大目标,满足于开会、发文,追求“报纸上有名、广播里有声、电视中有影”,但却不讲实际效果,欺骗组织,愚弄群众。四是朝令夕改,言而无信。个别地方政府的官员没有正确地行使行政权力,政策没有连续性,说变就变,“新官不理旧政”,一届政府一朝政策,不守承诺,违法行政,失信于民。五是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少数政府官员对外许下不少为民谋利、为民造富的堂皇诺言,暗地里却以权谋私,大搞权钱交易、权事交易;还有的政府官员假公济私、徇私枉法,为各种造假行为大开绿灯或实施保护,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以上这些问题,尽管发生在少数政府公务员身上,但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的危害极大。它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涣散了党心民心,如果我们党和政府不注意、不及时纠正这种歪风,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因此,加强国家公务员诚信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信息时代国家公务员诚信建设的新特点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塑造了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同时,也为国家公务员诚信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政务信息化、广泛的公民参与和行之有效的社会监督已经成为构建现代政府信用的重要内容。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政府的构建,将有力推动开放式政府的形成,新兴的信息网络技术更是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渠道,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媒,正逐渐成为公民实施社会监督的便捷工具和手段。这些使得信息时代国家公务员诚信建设,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信息时代公众可以更便捷、更广泛、更直接地获取政府信息,极大地扩展了公众的知情权。在传统社会,政府被视为高高在上的“衙门”,政治精英垄断信息资源,往往是层级越高的人拥有的信息越多。政治信息从精英那里产生,然后沿着政府组织一层一层往下传达或对有关信息进行审查过滤后,由官方传播渠道口径统一地向外扩散。这样的传播方式,其程度、范围、途径、方式等都是有所规定的,政府工作具有神秘性。至于政府机构设置情况、运转状态、工作人员行为等等,老百姓就更是知之甚少。而现今,互联网大大扩展了民众的知情权。众多政府都上了网,在网上介绍政府情况,老百姓坐在家中,轻击鼠标,进入政府网站,就可以一览无遗地知晓政府概况。另外,由于互联网具有即时交互的特点,世界上每一个重大事件瞬间即可传遍世界每一角落,网络使用者可以对各种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参与讨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快,从理论上说,只要信息拥有者愿意,信息就可无限量地向四周扩散,它赋予开放真正彻底的含义。公众拥有众多的政府信息后,就可以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评头品足,进行比较鉴别,从而能辨别孰优孰劣,这就使过去那种靠垄断信息来欺骗上级、蒙骗民众的做法难以再行,逐渐革除那些由于信息匮乏和信息欺蒙所导致的行政弊端。
第二,信息网络化提供了广阔的政治生活空间,扩大了公众参政议政渠道,激发了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当前,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各国政府为扩大民众的政治参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民众的支持,纷纷在网上建立网站或主页,积极构建“电子政府”。目前,美国政府的14个部、62个独立行政局、59个委员会以及6个准官方机构早已全部上网。我国将1999年定为政府上网年。1999年4月3日,由国务院部分部委共同建立的“部委信息交换网”(简称部委网)开始运行。截至2002年底为止,我国省级政府都已建立了网站,而且网上内容比较丰富,县、市级政府的网站也已基本建立,我国基本上已形成了省、市、县为中心的信息服务体系。公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登录政府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设置的网站,了解各种信息,同时还能通过电子民意调查、电子公民投票、电子选举、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利益表达、寻求政府服务,或与政府人员进行沟通、参与行政决策等。这些为公众了解政府行为,表达政治意愿,提供了崭新的渠道。可见,互联网作为政府与公民间的一座电子桥梁,它的参与推动了公民与政府的直接对话,提高了民意在政府工作中的份量。一方面政府能够比以往更广泛地听取各方的意见,从而集思广益,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另一方面,政府在网上开放的姿态与方便的技术手段促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兴趣,使公民由被动参政逐渐转变为主动参政,从而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第三,信息时代拓宽了监督渠道,使公众更加关注政府信用。首先,从国内方面来说,由于加入WTO和市场经济逐步熏陶和培养了民众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和创新意识,公民越来越关心自己上缴给国家的税收以及政府公共权力的使用情况,并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来加以监督,保证公共权力不被滥用。但过去由于信息渠道狭窄,信息流畅不通,老百姓对此难以进行实质性的监督。现在,众多信息渠道为公民实施监督创造了条件。政府上网后通过自己的网站提供保密以外的大量公共信息,在网上发布公告,公布政府的法规和政策、领导人的基本情况、政府的行为倾向,特别是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前在网上公布,让公众广泛参与讨论,经过反复充分的蕴酿,最后作出决策。将政府决定和行为暴露于阳光之下,可以在大大限制暗箱操作的空间,减少公共权力滥用的可能,有助于公民在网上的舆论监督。公民在获取信息后,通过各种途径对政府施加影响,这就从外部促使政府及其公务人员要谨慎、守法地行使权力,保持诚实守信、清正廉洁、勤奋为民的良好形象。其次,从国际方面来看,讲信用、重信誉是国际交往中的首要信条。在注重信用的国际环境中,信用将成为竞争中的主要因素,而一个国家的信用意识和信用体系则是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个国家的政策多变、信用匮乏,不能遵规守诺,政府没有信誉,就会逐渐失去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国内市场的吸引力。作为投资软环境,信用环境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投资者首先考虑的是资本安全和风险,而没有信用被认为是最大的风险。“失信”是市场经济操作系统中最具破坏性的“病毒”。没有信用环境,商机再多、政策再优惠也不过是多了几个美丽的“陷阱”。正因为政府信用是如此重要,所以,不但一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政策发生变化令世人关注,就连大国首脑的一言一行包括身体健康状况的恶化,瞬间就可能引发世界股市动荡、经济波动。因此,在现代信息社会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政府信用问题直接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也更为公众所重视。
三、信息时代国家公务员诚信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在信息时代加强国家公务员的诚信建设,纠正国家公务员的失信行为,提高国家公务员的诚信道德水平,必须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原则,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务求取得实效。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公务员诚信意识。一是加强对公务员的诚信教育。通过教育,各级政府公务员要充分认识诚信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稳定、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自身的诚信意识,带头讲诚信、守诚信,做诚实守信的表率。二是加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教育。教育各级公务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增强群众观念、政策观念、民主法制观念;引导广大公务员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求真务实,不断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尽快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广大国家公务员要切实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加强个人诚信道德品质修养,增强责任意识,对国家忠诚,对民众守信,切实转变作风,本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到廉洁、勤政、务实、高效,以踏踏实实的作风、实实在在的政绩取信于世、取信于民。
2.积极推进行政改革,完善制度保障机制。政府如果管得过多过宽,就会拥有过多的管制权,以及制定政策和修改政策的权力,就极易产生腐败,严重危害政府信用。过去由于政府干预太多、政策不稳定,导致中国许多企业及其经营者不注重长远利益,追求短期效益,不注重技术创新和观念创新等。从表面上来看,是政企不分的问题,但其中深层次的却是政府信用问题。而企业自身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必须通过不断推进政府改革来解决。因此,要加快公务员诚信建设,就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政社分开,认真解决目前行政职能错位、越位和缺位的问题;同时要积极推进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现在的行政审批项目太多,手续太繁杂,不但是造成腐败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政府信用缺失的重要原因。行政审批实际上就是用政府经济信用支撑市场经济运转,过去之所以银行坏账死帐太多,与行政官员滥用政府信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约束行政官员及相应政府部门不守信用的现象。
3.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构建政府网上办公平台。政府及公务人员诚信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行政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政府很多的决策、法规、程序等行政信息没有及时得到公布,在信息传递上,社会组织和个人处于弱势。这种现象只会加剧政府信用的下降。所以,政府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便捷的信息发布系统来保证信息的弱势方取得信息。在公共行政领域,被管理者就是信息的弱势方。因此,要不断推进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把它作为提高政府信用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坚持办事公开、政务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保证政府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具体而言:一是转变行政观念,积极推进网上办公。掌握着信息优势的政府及官员应彻底摆脱传统行政观念的束缚,进一步扩大网上政务公开的范围,真正做到与公民的平等对话。凡是可以向社会公开的政务信息,如施政方案、政策法规、办事程序、行政行为规范、落实措施、举报监督方法,以及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所收集、整理、产生的各种社会性资料等都要依法全部和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达到资源共享,并认真听取来自公民的意见,自觉接受民众的监督。二是建立和健全规范、明确的法律法规来保证政府网站的信息资源发布正常运转,保障政府信息及网络设施的安全,以制度保证政府快速有效地处理信息反馈和提供办事服务,促进政府和公民在网上的双向互动,确保政务信息化的有效性,防止政府资源的滥用和浪费。三是政府公务人员要不断学习,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拓展自身的知识存量,努力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尽快适应网上新的行政环境。
4.完善政绩考核制度,杜绝虚假政绩现象。首先,必须确立科学的考核标准。政绩必须是实绩而不能是虚绩、假绩。考核一个政府官员的政绩,关键是要看这种政绩是否符合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群众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否则就是劣绩。其次,必须改进考核办法,使之科学化。一是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政绩考核指标主要应包括经济发展总量及发展速度、地方财政状况、居民收入增长率以及基础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内容,特别是要把当地信用环境的建设作为行政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增加渠道来源比较稳定、可靠,资料相对真实、准确的指标。如在对地方行政领导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中,可以增加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及增长率指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及增长率指标等。二是改进不能反映客观实际的指标。如财政收入指标可以分解为税金收入与非税收入,或以可用财力反映地方财政状况;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状况,可分解为实物收入指标和现金收入指标。三是认真做好工作基数的核定。工作基数是否准确是能否真实地反映政府官员任期内政绩的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此基数不准确势必形成虚假政绩。因此,必须追溯现有政绩的基础和发展历史,实事求是地做好工作基数的核定工作。这样既可缩小报假造假的空间,又可明确责任,解决出现虚报浮夸时“打板子”找不到人的问题。再次,必须优化干部考察队伍,注意从各级党政部门中选拔一批党性强、作风正、有基层工作经验、熟悉经济工作的同志充实到干部考察队伍中来,建立考察人员资格认定制度和考察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干部考核工作的质量。
5.健全诚信监督机制,加大诚信失范惩罚力度。首先,要建立健全民主科学决策的制度,对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应做出明确规定,让人民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同时党委、政府在决策时,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集中群众的智慧,努力使决策符合当地实际,符合群众的利益,防止长官意志和随意决策。其次,要建立公务员的诚信赏罚机制,以赏罚严明的制约机制来调节政府官员的诚信行为,保护说真话、办实事的同志。对守信突出者,兑现精神和物质奖励;对失信已构成事实且特别严重者,下猛药、出重拳,严厉惩处,不论是谁决不手软,起到严处当事人、警示其他人,严处一起、警示一片的效用。再次,在各级政府机关逐步建立公务员个人信用档案,加强信用管理。由人事部门专门建立公务员信用档案管理信息库,内容包括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登记、评价、考核和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信用档案管理、信用等级认证等等。每人独卷设置,各主管部门定期记录上报备案,作为对公务员使用、提拔、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定期公布公务员信用信息,让各级公务员的信用情况处于社会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第四,要进一步强化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群众、舆论的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各种监督形式的作用,促使各级政府官员依法行政、诚信行政。
总之,国家公务员诚信建设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而紧迫的任务。但是,只要我们的各级公务员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践行“三个代表”的要求,从自身做起,从基本的事情和眼前的事情做起,不断加强个人诚信道德修养,就一定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诚信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党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发扬光大。让诚信体现在每一位公务员的一言一行之中,让每一位公务员都能成为诚实守信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