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采用循证护理措施的治疗疗效。方法:将在我科进行治疗的11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6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采取循证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结果:试验组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发现,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频次,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循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268-0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发病急、死亡率高的临床常见的急性疾病[1],患者常伴有心律失常的症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有着相当高的发病率,有报道统计心肌梗死伴随心律失常的人数占心肌梗死人数的四分之三。作为常见且多发的一类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在其自身特点上就具有起病急、发病快的特点,再加上容易与心律失常合并发生,这将使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大大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辅助进行合理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快速的康复。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的护理手段之一[2],护理人员根据自身的经验并获取证据作为护理措施的依据。为了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采用循证护理措施的临床疗效[3],以便临床治疗参考。对我科收住的112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一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将详细的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收住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112例,均符合临床诊断的标准。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各56例;患者年龄在38~72岁之间,平均年龄(56.0±5.0)岁;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6例,其中试验组5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年龄在38~71岁之间,平均年龄(62.6±4.9)岁,患者病程在0.6~0.9年之间,平均0.56±0.16年,患者学历分布:小学11例,初中22例,高中18例,大专及以上学历5例;对照组5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年龄在39~72岁之间,平均年龄(60.7±5.1)岁,患者病程在0.5~0.8年之间,平均0.58±0.33年,患者学历分布:小学18例,初中20例,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学历8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和病变程度等资料,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手段的基础之上进行循证护理。
1.2.1对照组的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吸氧、卧床休息和心电监测等常规的护理手段,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巡视,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2.2试验组的护理方法 48小时后,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状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其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1)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调节病房的湿度和温度,并保持病房的安静。(2)密切的观察患者病情,护理人员需要在2周内加大巡视和观察的力度,以防止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状况。(3)耐心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相关预防手段,打消患者对护理措施的疑惑,使患者能积极的配合治疗。(4)遵照医嘱安排患者用药,并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5)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以患者为中心,与患者多多沟通交流,详细了解患者的状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的比较
统计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具体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的比较(n,%)
注: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χ2=14.302,P<0.05
3.讨论
由心肌缺血性病变所引发的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临床问题。其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降低,导致出现急性缺血,心肌坏死和心律失常等状况的发生[4]。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循证护理是一种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形,进行科学的标准化的护理流程,目前已在临床中广泛使用。让患者采用此模式进行治疗,能显著降低心律失常的频率,也能显著控制患者的并发症[5]。将我科收住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循证护理;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状况,验证了循证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采取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能显著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能降低并发症发作的频次,疗效俱佳、稳定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林雪英,陈卓芳,梁菊艳.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5):123-124.
[2]黄屹.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19):353-354.
[3]鲁登桃.循证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35):163-164.
论文作者:周旭,王建容,佘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6
标签:患者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措施论文; 两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