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混合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杨兰英

湖南省怀化市中医医院 湖南怀化 418000

【摘 要】目的 研究对混合痔患者应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 对2014年2月~2015年11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混合痔患者78例进行研究,研究采用分组对比方法,以数字随机法将所选患者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天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21%,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实验组的住院费用为(3282.47±13.38)元,对照组的住院费用为(4213.53±13.51)元,实验组住院所花费用明显较少;实验组的住院天数为(11.05±1.48)d,对照组的住院天数为(15.02±1.57)d,实验组住院所花时间明显较少,上述指标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促进混合痔患者康复方面,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优势明显,可减少并发症和住院所需的时间与费用,适合普及推广。

【关键词】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混合痔

前言

分界不明显、内外相连、静脉曲张有团块形成,主要是在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发生,这就是混合痔的临床主要表现。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是细致化的护理方案,具体到每一日的护理,具有综合、整体、跨学科特征,是现代护理理念的良好体现,在常见病与多发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本院以2014年2月~2015年11月间混合痔患者78例为对象,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4年2月~2015年11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混合痔患者78例进行研究,研究采用分组对比方法。所选研究对象均符合疾病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内科疾病患者,以数字随机法将所选患者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由11例女性与28例男性组成;年龄17~76岁,平均(45.26±4.95)岁。对照组由13例女性与26例男性组成;年龄19~74岁,平均(45.38±4.26)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护理,具体如遵医嘱给药、常规宣教、常规出院指导等,应用对象为对照组。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对象为实验组。以护理常规和标准为参照,以相关资料的收集为基础进行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展开培训,在培训合格后实施护理。①入院第一天,除了实施常规护理外,护理人员应从中医角度对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说明,如治疗会出现的问题、发病机制等,通过与之进行交流来缓解其心理上的压力。②第2天,患者接受各项检查时护理人员需予以协助,检测其体征,并在术前导泻,即冲服番泻叶,同时进行健康教育、中医饮食指导与情志疏导。③第3天,对患者体征、用药情况进行检查,予以中医按摩止痛,按压公孙、束骨、承山等穴位,若患者下床须予以帮助,并对其术后第一次排尿提供指导。④第4天,对患者排便、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对其康复训练进行指导。⑤第5天,应用中药外洗,具体为取黄连、明矾、大黄、黄柏、秦皮、白鲜皮、龙胆草、夏枯草等药水煎。⑥第6天,康复训练指导需继续进行,在患者即将出院之际将相关事项向患者详细交待,说明养生的积极作用。

1.3观察指标

①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两组出现尿潴留、疼痛、水肿、出血等情况进行统计,计算并发症发生率以作组间对比。②住院费用与住院天数对比。对两组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对比组间数据。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以平均值±标准差方式( ±s)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分别使用t、X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由表1可见,实验组共计2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13%;对照组共计1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8.21%,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对比

实验组的住院费用为(3282.47±13.38)元,对照组的住院费用为(4213.53±13.51)元,实验组住院所花费用明显较少,t=116.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住院天数为(11.05±1.48)d,对照组的住院天数为(15.02±1.57)d,实验组住院所花时间明显较少,t=4.4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 论

详细规定各项护理步骤,明确护理完成的方法是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突出优势,因此,这一护理方法具有清晰明确的过程[2]。在护理流程中,护理人员清楚自身的职责所在,从而能够将最优质的服务提供给患者。混合痔手术治疗常见并发症为尿潴留,患者情绪紧张、术后括约肌因过多敷料填塞而痉挛、麻醉等均是相关因素。在本研究中,患者的疼痛可经中医情志疏导得到缓解;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的情况可经重要穴位的按摩以及饮食指导得到有效控制,上述方法可起到利尿、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等作用,对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进行促进;中药外洗可清热祛湿、消肿止痛,且对肉芽组织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使伤口愈合加快,从而有效避免出现并发症[3]。因此,实验组在应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后其并发症情况明显较少。

护理程序的明确有序有效推动了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又因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可帮助患者与家属全面认识护理的过程,提升其配合度的同时也可优化其自我护理能力,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之下可促进患者尽早康复,从而早日出院,减少住院开支[4-5]。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措施具有个性化特征,其中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较好的解决患者的个体差异问题,确保患者身心舒适,以良好的交流关系为基础实施健康宣教,进一步提高患者自我保护与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有效避免各类损伤的出现,为创面愈合提供保障。在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综上所述,在促进混合痔患者康复方面,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优势明显,是优质护理服务,可减少并发症和住院所需的时间与费用,适合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楚真,颜小香,达叶春.混合痔患者术后尿潴留原因分析及中医护理[J].吉林医学,2015,36(09):1859-1860.

[2]潘明.对行混合痔手术的患者实施术后中医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02):204.

[3]王莉,王晓静,王珺.耳穴压豆、腹部烫熨配合穴位艾灸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01):91-92.

[4]周玲艳.中医综合护理技术在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07):4041-4042.

[5]王芳,罗平.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医外治杂志,2015,24(03):48-49.

论文作者:杨兰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混合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杨兰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