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项目“三率合一”数据分析监测体系深化应用论文_邓道福1,黄世诚2,黄夏楠3

(1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龙岩供电公司 364000;2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350003;3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350012)

摘要:国网福建公司在基于“三率合一”的配电网项目数据分析监测体系基础上开展深化应用,提出数据异常诊断、等效进度预测、批量典型项目分析验证、偏差分析及预警管控等数据分析应用工具。

关键词:配网;三率合一;深化应用

1、引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统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必须防范统计造假和弄虚作假,确保统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中央聚焦统计违纪违法现象治理、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维护统计法律法规权威,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先后发布了《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和《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等多项有关统计工作的意见及条例,对统计数据做真用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福建公司在国网公司推行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基建项目“三率合一”数据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对10千伏配网项目“三率合一”监测分析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建立了以理论建设进度、理论入账进度、理论投资完成进度、实际建设进度、实际入账进度、实际投资完成进度、投资采集模型为基础的配网“三率合一”数据监测分析体系。在此基础上,又对“三率合一”数据监测分析体系进行了深化应用,提出数据异常诊断、等效进度预测、典型问题判断、偏差分析及预警管控等数据分析应用工具。

2、“三率合一”数据监测分析体系深化应用

2.1数据异常诊断

通过对比不同维度下实际建设进度、投资完成、成本入账与理论值的偏差、实际建设与投资、入账进度间的偏差来分析项目的异常状况,对异常偏差进行告警指示。

指标说明:项目层级的指标根据基础模型的计算来设置,具体的模型研究维度主要为:县/市级域、电压等级、批次项目,不同维度下的三率模型由项目基础模型按正态分布算法模型得到。

区间设置:利用可视化数据分析工具,对历史大数据进行正态分布的分析处理,建立基于项目、县/市级域、二级类别、项目批次层级的合理偏差区间,对于偏差较大的指标及时给与告警提示。

预警提示:根据当前指标偏差与合理偏差的对比,对异常指标给与告警指示。

2.2等效进度预测

通过对下年计划开工项目的计划开工/投产时间、计划投资额的分析和计算,将所有项目进行等效运算,按季度、半年度及年度三个时间维度来对下年度拟开工项目的建设及进度投资进行等效预测,考虑到项目的投资完成按县进行管理,故在层级维度上,只研究县级域、市级域及全省项目的进度情况,用户可通过此模型及时掌握大盘开工、投资情况,及时调整投资计划。

针对县级的等效进度预测分析情况如下图所示。

等效开工时间:通过对下年计划开工的项目计划开工时间(细化到月)和概算,分别以季度、半年度、年度为一个时间维度,对县级域下年的项目整体开工情况进行预测和完成情况的参考和判断。以季度为例:第一季度的等效开工时间=Σ第一季度计划开工项目的月份*项目占本季度计划开工项目总概算比。

以下以龙岩市下属县公司为例,根据如下计算方法:

各个县公司的等效开工时间=Σ各县公司开工项目的月份*项目占本单位开工项目总概算比

计算得2017年各县公司等效开工时间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知,2017年各县公司的等效开工时间集中在3月至5月份,连城县、新罗县和上杭县均在3月份,永定县个长汀县在4月份,市公司本部、武平县、漳平县则在5月份。

等效投产时间:算法同等效开工时间,通过对下年计划投产的项目计划投产时间(细化到月)和概算,分别以季度、半年度、年度为一个时间维度,对县级域下年的项目整体投产情况进行预测和完成情况的参考和判断。

以下以龙岩市下属县公司为例,根据如下计算方法:

各个县公司的等效投产时间=Σ各县公司投产项目的月份*项目占本单位投产项目总概算比

计算得2017年各县公司等效开工时间如下图所示。

龙岩市2017年各县公司等效投产时间

龙岩市2018年各县公司等效投产时间

从上图可以,各县投产时间在2017年分布在6月至8月之间,2018年分布在3月至6月之间,这是由于17年计算采用的是全年的项目,整体情况较为平均,18年采用的是截至9月投产的项目,故整体投产时间偏向前半年。

2.3批量典型项目分析验证

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建立个性化问题分析库,给出常见的典型问题原因及参考解决措施,通过大数据分析,当项目发生异常时根据项目异常特征与系统中已有典型问题原因进行匹配,减少用户的分析时间,降低问题的分析难度,避免同一类问题多次分析,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典型项目问题参考: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及归类,归纳出常见问题并对相似问题进行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案参考。

问题反馈滚动更新:根据用户对已有问题分析及参考方案的应用,一方面可掌握常见问题的分布频度,另一方面可实时更新已有问题库,通过对新增问题原因的搜集,扩充当前问题库,为更多的问题提供更为匹配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2.4偏差分析及预警管控

研究、分析项目在不同县级区域理论与实际和实际与实际的偏差合理区间(数据量越大、区间越准确),其偏差率S的定义为:

①单一理论与实际曲线:S-<理论进度-实际进度< S+

②实际与实际交叉曲线:S-<实际XX进度-实际XX进度< S+

假设现在有足够多的配网的电网基建项目的实际与理论的工程建设进度数据,记某个县配网的偏差率为S1,记这个县第一个项目理论与实际的偏差率为S11,第二个项目理论与实际的偏差率为S21,第i个项目理论与实际的偏差率为Si1。

通过S11、S21 .....Si1......Sn1利用正态分布(正态分布也叫常态分布,是连续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一种)的数理统计方法,通过概率密度函数求出大约90%项目在哪个区间(n>120),将此区间作为该县的合理偏差区间,算法模型如下所示:

①n个项目(样本)的理论与实际进度的偏差的平均值:μ=(S11+S21 +…+Si1+…+Sn1)/n

②方差 :σ2=/n

记做N(μ,σ2),通过一元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

令f(x)=90%,参考下表:

图7-1 正态分布单侧/双侧概率对应表

解得该县的合理偏差区间为[μ-1.645σ,μ+1.645σ],故合理偏差区间记做[Z1-,Z1+]。

同理将该地市其它县的项目按上述算法模型计算出上区间Z2+,Z3+,Z4+……

综上所述,该地市的合理上区间Z+=∑(Zi+*Yi)(Y代表该县概算在地市总概算的占比),Z-同理。

最终得出该地市理论与实际建设进度曲线间的合理偏差区间为[Z-,Z+],理论与实际的投资完成与入账进度、实际与实际间曲线的偏差区间同理。通过超出合理偏差区间的项目,精准发现该地市的问题项目的问题节点,定位导致偏差的数据层面原因,指导统计人员协同基建、物资、财务等专业,深入分析业务层面异常根源,归真统计数据。

3、配网“三率合一”数据监测分析体系应用成效

通过“三率合一”数据监测分析系统应用,深度挖掘配网工程建设进度、投资完成、入账成本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项目理论曲线预测模型,作为项目执行全过程的分析基准;其次,基于理论曲线剖析项目执行阶段各环节进度差异,确定不同区域或批次的三率偏差合理区间;最后,开展理论曲线与实际曲线交叉分析,准确定位异常进度、准确剖析异常根源,实现工程进度偏差动态预警。

3.1促进建设进度全过程管控

配网项目建设阶段工期短、盲点多,利用理论建设进度模型,以提升项目全过程建设管控为目标,以项目执行情况为切入点(委托设计、设计完成、完成预算、施工合同签订、物资需求上报、物资到货、工程开工、工程竣工、结算报审、结算完成、财务决算节点),及时发现异常进度节点,有效跟踪项目全过程执行情况,确保全过程各环节可控、在控、能控。

3.2实现投资完成精益化报送

(1)提升应用水平

配网电网基建项目投资涉及规划计划、ERP系统、项目过程管控系统。通过业务融合与协同,提高发展专业的数据实时性、准确性,运检专业项目建设信息的一致性,促进各专业系统整体数据质量,提升系统应用水平。

(2)挖掘数据价值

实现配网电网基建“三率合一”项目全过程信息贯通与监测数据互用共维,协同管理,保证指标真实可靠,严控项目风险。以数据挖掘促进管理精益化,实现数据资产价值的全面提升,推动横向协同和业务融合。研究对全过程数据的集成汇总和深度利用,将进一步提高业务支撑系统数据质量,提升企业数据资源价值,推动公司经营管理向更高水平攀升。

(3)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方面,强化执行跟踪分析与监督,提升项目建设的科学性,从质量、效益上把好关,实现公司业绩优秀、资产优良。

利用“三率合一”数据监测分析体系全面提升配网电网基建项目精准投资能力。将配网配网项目按照投资进度节点管理,加强项目管理的深度。以项目里程碑阶段:施工图设计、物资需求上报、物资合同签订、物资到货、现场施工形象进度、竣工验收、决算送审、完成决算送审和工程结算和档案移交阶段,定义项目投资进度。根据现场进度实时在项目管控系统上录入项目节点,根据节点进度统计的投资额确定投资完成值。

3.3推进入账成本规范化管理

(1)提高服务类成本入账准确性

服务类成本入账的数据源是ERP系统WBS层级的数据,项目管理人员在创建采购申请、采购订单、服务确认等环节挂接WBS层级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成本科目的准确性。在财务ERP系统中项目已发生财务入账数据,若费用信息挂接的层级高于标准要求,则相关费用将获取不到,进而影响到配网项目入账进度曲线。

通过加强配网项目服务类成本入账在ERP系统中WBS层级挂接的准确性,实现配网项目从采购订单创建到费用支出的各个环节业务清晰,数据准确。

(2)提高物资类成本入账及时性

物资类的入账受限于设备的正式进场,而在实际的施工现场设备往往在土建工程部分完成后方才进场,土建工作未完成,设备不具备进场条件,物资类成本入账则不能发生。

配网项目建设工期短,建设规模小,相较于110千伏及以上项目,设备费占比更高。通过加快配网项目设备的采购及入场,督促设备厂家及时开具发票,提高物资类成本入账及时性。

3.4辅助精准投资再决策

“三率合一”工具跨部门联合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监督作用,开展发展、财务、运检、物资跨部门数据联合分析,推广投资计划执行监控、财务预算执行监控、里程碑计划执行监控,物资出库计划执行监控、多系统项目主数据匹配监控等应用场景,协同各部门集管理合力共同应用“三率合一”数据监测分析系统,全方位、多角度加强项目执行过程管控,进一步提升项目计划和预算的执行效率,动态监控在建项目进展情况,深入分析进度滞后原因,为计划调整提供客观、真实的信息支撑,切实提高公司精准投资决策能力。

论文作者:邓道福1,黄世诚2,黄夏楠3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  ;  ;  ;  ;  ;  ;  ;  

配电网项目“三率合一”数据分析监测体系深化应用论文_邓道福1,黄世诚2,黄夏楠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