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能力判定与培养系列之十五——幼儿自信心的检测及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信心论文,幼儿论文,能力论文,儿童论文,系列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经验
自信心是指一个在行为前或行为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取胜的信念或取胜的确信程度,是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人们从事工作和创造活动、进行生活、交际等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心理科学研究表明:自信心的强度在每个人身上的体现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与早期培养以及环境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了解、掌握孩子的特点,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请对孩子的自信心做一次检测。
一、检测项目及方法
检测共有20项内容,先仔细阅读每一项,然后在A、B两种不同情况中,选择与孩子相一致的一种。如果同A相一致则得2分,若同B相一致得负2分,每项得分均填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检测项目
①在爬假山或土丘时总是说:
A.我能上去,谁敢和我比赛。( )
B.我上不去或拉上我吧。( )
②在绘画或剪纸等活动中总是说:
A.老师你看我的(或到处让别的小朋友看)。( )
B.老师,我的行吗(或怕别人笑话不让看)。( )
③在搬东西时总是说:
A.大的给我(或我能搬动)。( )
B.我搬不动(或小的给我)。( )
④遇到一些难办的事情时:
A.不急躁,自己想办法,甚至反感大人插手。( )
B.急躁不安,没有主意,希望大人帮助。( )
⑤在比赛前总是说:
A.我一定能得第一(或毫不胆怯、紧张)。( )
B.我不行(或紧张、害怕)。( )
⑥看见别的小朋友搭的东西时总是说:
A.我比你搭的好(或谁不会搭)。( )
B.给我也搭一个吧(或教教我吧)。( )
⑦在提问你会不会时:
A.总是说“我会!”(并能大声回答)。( )
B.会也不敢回答或声音很小。( )
⑧在表扬××小朋友做的好时:
A.总不以为然或者说自己比他做得还好。( )
B.自己也跟着高兴或总想接近××小朋友。( )
⑨自己在做事时:
A.总不愿让别人插手。( )
B.总想让别人帮助。( )
⑩与小朋友共同活动中总是:
A.指责小朋友做的不好,往往拒绝合作。( )
B.照看别人的样子或听从别的小朋友指挥。( )
(11)在开故事会或演节目时面对众人:
A.总是积极上台,声音宏亮、毫不拘束。( )
B.总是不敢上台或拘束不安。( )
(12)别的小朋友干不了或不会做的事情:
A.自己总要试一试或者说让我来。( )
B.站在一边看或者说×××肯定行。( )
(13)在选择伙伴时总爱选择:
A.比自己年龄大的或能力强的孩子。( )
B.比自己年龄小的或能力差的孩子。( )
(14)自己不喜欢的活动出现热烈场面时:
A.情绪稳定,照常做自己的事情。( )
B.情绪激动,立即停止自己的活动去凑热闹。( )
(15)在问孩子谁能帮我做××事情时他总是说:
A.我能行或让我去。( )
B.我不会或我行吗?( )
(16)拿一包比较陌生的玩具零件让孩子装时:
A.总说我会装或装不好总不甘心。( )
B.总说我不会或摇摇头让别人给自己装。( )
(17)在写字或做作业时:
A.总说自己的对,不愿听别人的。( )
B.怕自己的不对,总想看看别的小朋友的。( )
(18)家长顾不上接送时,孩子总是说:
A.我自己行,一定能找见幼儿园或家。( )
B.我害怕或我找不见路。( )
(19)成人在干活时问孩子会不会?孩子回答:
A.我会或我长大后一定会。( )
B.我不会或我妈妈会。( )
(20)在议论物品时:
A.总说自己或自家的比别人的好、比别人多。( )
B.不吱声、听别人说,并表现出羡慕的神情。( )
阅读并选择完每项后,请把所得正、负分相加,算出最后得分。孩子的自信心与得分关系如下:
得分 自信心评价
32—40有很高的自信心
20—28有较高的自信心
8—16 一般
4—8 比较缺乏自信心
4分以下很缺乏自信心
二、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一)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
自信心是以对自己的充分认识为基础的。要想提高孩子的自信心,首先要提高孩子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只有当孩子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的独立做事、组织、号召等行为能力,以及在自己集体中的位置、作用时,才能对自己的计划、决定、行为等做出正确的判断,使自己的言行自信而不自负。发展孩子自我意识的最好办法,就是在生活中及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的评价,让孩子在充分了解自我的状态下,调节自己、支配自己、鼓励自己,达到更进一步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目的。
(二)提高孩子独立做事能力
实践证明:一个人能力越高,其面对任务和困难时的自信心也相应越高,因为正好表现自己的能力;相反,一个缺乏能力或能力很低下的人,也缺乏一定的做事的自信心和自主性。对孩子独立行为能力的培养,也是提高孩子自信心的前提。家长及幼儿教师在各种活动中,对孩子的事不要事事包办,要给孩子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如自己穿、脱衣服,独立洗刷、进餐,自己接待来访的小伙伴,独立收拾玩具和图书等,甚至还可以让孩子帮助家里和幼儿园做一些事情。如打扫家,买菜及油盐酱醋,到邻居家借还东西,帮小朋友铺、叠被子、帮老师分发碗筷、拿取食品及教具、玩具,帮集体看守东西等。在反复动手、动脑做事的实践活动中,孩子的独立行为能力便会逐渐增强,做事与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也会随之提高。
(三)为孩子提供做决定的机会
做事过程中的果断性、坚决性与坚持性等也是自信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在生活中,家长及教师不要事事都是自己做决定、想对策、定计划,让孩子总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这不仅不利于孩子行为主动性、积极性的发展,使孩子形成懒惰、不动脑筋、吃现成饭的习惯,而且严重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发展。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幼儿园,都应为孩子提供独立做决定的机会。让孩子来做决定、想对策、做计划,这不仅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自信心,做出决定后,达到自己的目的。如老师在布置活动室时,应把具体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孩子,让孩子做如何进行布置的决定,并且引导孩子尽力完成自己的决定。在散步时,也可让孩子决定步行的路线,自觉维护散步活动的纪律、安全等。在家里,父母也要让孩子做一定的主张,如晚饭吃什么,傍晚是看电视还是到小朋友家去玩耍;星期天是上公园还是去姥姥家;在买玩具、图书或食品时,限制一定的钱数,让孩子做最后的决定。在各种活动中,如果遇到一些小的问题或冲突后,也应让孩子做决定,想法解决问题。家长及教师对孩子正确的决定要及时加以肯定和赞扬,给孩子一种自信和勇气;对不合理的决定也要及时纠正指导,并尽量向孩子讲清其错在什么地方,避免错误再次发生。
(四)让孩子多交往,多参加集体活动
一个人自信程度如何,在一定情况下受其所处环境,特别是所在集体中的位置所制约。在集体或周围人心目中的位置越高,越受人们的支持与信任,其自信心就越强,反之就越自卑。一个人要想在集体与周围人的心目中获得较高的威信,除了要提高自身能力和修养外,还需要进行充分的交往,尽可能参加一些集体性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表现或展示自己,使他人或集体了解自己、喜欢自己、信任自己,才能迎得大家的支持和公认,才能在集体与周围人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家长不要总把孩子关在家里,搂在怀里,要让孩子到集体与社会中去,让孩子在交往中了解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教师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对每个孩子优点的挖掘,充分肯定每个孩子在班集体中的位置,使孩子在自尊、自爱、积极上进的心理促使下,自信心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提高孩子的意志
意志是人们实现目的、获得成就的重要因素,也是每个人发展自己、实现自我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意志品质是组成意志的基本要素,也是判定意志水平高低的主要内容,它包括行为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自制力等。加强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对提高孩子完成任务的目的性、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做事的果断性、坚持性与自信心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为自信心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孩子只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可能取得成功,从而使孩子常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孩子在无数次成功的快乐中,便会形成快乐、自信、坚韧不拔的性格。
(六)提高孩子的竞争意识
竞争需要自信,竞争也可以使人自信。让孩子竞争是提高孩子自信心的一个重要途径。家长和教师要设法为孩子创造一种竞争的环境。在家里,家长及家庭成员可以和孩子展开各种竞赛,如看谁讲文明,看谁得到的奖励多,看谁养的花儿壮……家庭成员之间也可以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开展竞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竞争环境与气氛。在幼儿园,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为孩子创造竞争的气氛,形成竞争的集体。如在班里展开一些歌、舞、美术等比赛活动,环境布置比赛、玩具制作比赛,各种游戏及猜谜讲故事比赛等,并对一些优胜者进行鼓励,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班级之间的比赛、让孩子在竞赛中了解自我、提高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