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慧 魏蕾 白春霞 胡明霞 张丽
甘肃省陇南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摘要:目的:探讨可吸收线在会阴伤口皮内缘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92例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的孕妇均采用采用1/0可吸收缝线行粘膜肌层连续缝合法及3/0可吸收性合成线皮内连续缝合技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全部会阴侧切伤口均II/甲愈合,会阴伤口平软,无需拆线。结论:可吸收线会阴伤口皮内缘缝合皮肤不拆线,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是一种理想的缝合方法,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可吸收线;会阴伤口愈合;皮内缘缝合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最常用的手术之一,产科会阴侧切伤口缝合法,常采用肠线缝合粘膜、肌层,丝线缝合皮下脂肪、皮肤,产后五天拆线,由于丝线逢合过紧易导致组织水肿,甚至缝线嵌入组织内,产妇常感切口疼痛,给产妇带来很大痛苦,并且常有会阴侧切伤口全层裂开的病例,我科自2012年 6月-2014年6月对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的892例孕妇,均采用美国强生公司1/0可吸收缝线行粘膜肌层连续缝合法及3/0可吸收性合成线皮内连续缝合技术进行会阴侧切伤口缝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 2012年 6月-2014年6月间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892例,年龄20- 36岁,平均年龄28岁,892例中872例为顺产,12例为产钳,18例为胎吸。会阴侧切伤口缝线均采用美国强生公司1/0和3/0可吸收性合成缝合线,自带1/2弧度圆针和三角针,对凡经阴道分娩的会阴侧切口采用1/0可吸收缝线行粘膜肌层连续缝合法及3/0可吸收性合成线皮内连续缝合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三天,术后三天即可出院,用碘伏稀释液会阴冲洗三天,一日两次,
1.2手术方法:孕妇均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左侧会阴侧切术,采用1/0可吸收性缝合线连续缝合阴道粘膜、会阴肌肉及皮下组织,连续缝合至阴道口,全层缝合,不留死腔,以处女膜对齐为准,用3/0无损伤可吸收缝线自会阴侧切切口一侧顶端皮内连续褥式缝合至另一侧頂端至阴道口,在缝合过程中,保持缝针在会阴皮肤内穿行,针距o.5cm,将缝线拉紧,使皮缘对合平整,于阴道粘膜下打结,将线结埋于粘膜下,术毕常规做肛查。
会阴侧切伤口愈合评估标准:甲级:愈合好,无不良反应,无红肿;乙级:伤口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丙级:切口化脓,需要作切开引流等处理。
2.结果
应用此法缝合的892例会阴侧切伤口均II/甲愈合,无伤口感染及裂开,会阴切口皮肤平软,无需拆线,使产妇疼痛减轻,产后第3天出院,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其中678例产后42天门诊随访,会阴侧切口愈合良好,呈线条状,外表美观,未诉特殊不适。
3.讨论
会阴侧切缝合术是妇产科常用手术,适时的会阴侧切术既可避免会阴的严重裂伤造成缝合困难,又可减少新生儿的并发症,为防止会阴裂伤,缩短产程,使胎儿娩出顺利,避免产后盆底松弛,目前产科常规行会阴侧切术,多年来会阴侧切伤口缝合法大部分医院仍采用传统的皮肤层以丝线间断缝合为主,异物反应较重,常导致切口组织水肿,产妇疼痛剧烈,伤口感染率高,由于缝线穿透皮肤,且出针点距离切口缘有一定距离,加上丝线的不良反应,绝大多数患者日后遗留蚯蚓或蜈蚣状手术疤痕,影响美观,本文采用的无损伤可吸收线会阴侧切伤口皮内连续缝合法改变了以往的传统缝合方法,用无损伤可吸收缝合线,减少会阴伤口感染,无丝线牵拉,有利于产妇休息和早期母乳喂养,以及肌肤的完美性,但在缝合过程中应注意:(1)严格无菌操作,熟练掌握缝合技术是提高伤口愈合的关键;(2)处女膜须对合整齐,彻底有效地止血,防止血肿发生;(3)连续皮内缝合时针距不应太宽,进针不宜深,否则会导致皮肤皱缩,影响愈合,另外缝合时注意针距,过短影响血液循环,过长皮肤对合不好;随着医学模式的的转变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要求尽可能地保持肌肤的完美,该术式较好地满足了广大患者的这一要求,会阴切口皮内缝合法采用3/0无损伤可吸收性缝线,术后对组织无刺激性和炎症反应,其优点如下:①按组织的原解剖关系对合,使会阴切口对合整齐,日后疤痕呈直线状,较好地保留了肌肤的完美性;②缝线不穿透皮肤,对切口血液循环干扰少,切口愈合快;③连续缝合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不需拆线,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住院费用,明显缩短了病人住院对间,增加了病床周转率,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病人乐于接受;④采用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减少了组织间的排斥反应,明显减少了线结,有利于切口愈合,有利于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养的实施,深受产妇欢迎,⑤可吸收线是针带线,一次性使用,针尖锋利,操作更加省时,安全方便,是一种理想的缝合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邓文英,《可吸收合成线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中原医刊 2006,33【15】:51.
[2]刘棣临,《适时的会阴切开术在优生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2,8(3);161.
[3]叶桂香,胡蝶媚,郑婉文等,《会阴切口肿痛愈合情况的临床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2,37(5):394-395.
[4]张聪英,《会阴切口裂开预防及治疗》浙江临床医学,2006,8(3):302-303.
论文作者:张晓慧,魏蕾,白春霞,胡明霞,张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3
标签:会阴论文; 切口论文; 缝线论文; 伤口论文; 粘膜论文; 产妇论文; 皮肤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