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创新思维的制约性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创新思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F062.3;B80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227(2000)01—0010—05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知识经济取代物质经济的社会大变革,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场经济变革引起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为人类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亦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思维前提。
一、21世纪经济发展前沿的科学概念
世纪之交提出“知识经济”概念,标志着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反映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科学界从提出“后工业社会”到“信息经济”,再到“高技术经济”,最后到1990年联合国提出了“知识经济”概念,客观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和世界银行的1997年报告中正式采用了“知识经济”的概念。从此,知识经济受到广泛的世界性关注。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主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即在经济活动中,知识成为交换和应用的主体;知识经济是与农业、工业传统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和一种经济形式,是整个国际经济发展中必然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以信息产业和生物工程为表征,从发展方向看,它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即不像汽车工业和飞机工业一点一滴的积累,而可以渗透到劳动力经济、资源经济和技术经济中去,引起社会生产的突变;从其本身内在机制看,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如产品生产模式转向知识密集型,即大量的柔性制造产品(如计算机软件、光盘数据库和信息服务业等);人们的需求向服务业转移;投资流向高新技术及其服务部门(如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服务业全球化,更加注重知识学习与创新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和智力开发。知识经济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流,目前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占GNP的60%以上,毫无疑问,当今各国,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挑战。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知识经济逐步代替工业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商业全球化浪潮,据一些专家预测,信息高速公路建成后,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可能由本世纪初的5~ 10/%上升到90%。以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为支柱的知识经济,可以使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减少,产出增加,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二、知识经济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国际经济一体化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总特点和总趋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是全世界迎接“新经济”即知识经济挑战的重大决策性举措。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近几年来很多国家纷纷调整和制定发展战略,实施科技兴国战略,促进科技产业化。为加强宏观调控,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改革步伐,改变传统经济体系,建立或改革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知识传播体系和知识应用体系,使世界经济出现了空前发展。
在当今世界,知识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以高科技信息为主体的知识经济体系迅速扩展令世人瞩目。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等网络体系已经连接了世界各地,并形成了空前经济发展大趋势,它标志着人类将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知识文明时代。
世界信息化的发展,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越来越倾向于建筑在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并成为人们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人们在追求“新经济”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和学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知识经济的提出,就是基于重新认识知识和技术在当代经合组织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产生的。哲学、经济学界专家们对知识经济的研究和分析,比较集中地探索和了解知识经济模式的动力学作用及其与传统经济模式的关系,把握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这种经济发展能实现从传统的“经济增长第一”战略到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整体进步的转移,在知识经济驱使下的发展应当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在的,经济水平的增长和提高只是发展的手段,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社会和人的需要,这些需要不仅有物质的需要,还包括与每一个民族的价值和传统相一致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精神的需要。“新增长理论”较敏感而鲜明地反映了这个问题。
国际经济一体化对知识经济的需求,是由要求不断增长的知识编码化趋势以及通过通信和计算机网络对这种知识的传播,促进了“信息社会”的形成。知识经济和技术扩散的重要价值要求人们更好地认识知识网络和“国家创新体系”。知识经济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由于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需求,就业的特点是对有熟练技能工人的需求日益增加。技术的变革,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出现正在使受过教育和有熟练技能的劳动力更有价值和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知识应用和知识传播大大加快,一个以知识信息为基础全球化市场经济体系正在形成,发达国家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和贡献已超过了其它任何生产要素的总和,人类未来和国家的繁荣将更加依赖于知识创新和应用知识能力与效率。1982年的世界前10位大富豪全是汽车大王和船王,而1987年美国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近几年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是5000 家软件公司。知识是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本, 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生产要素,知识是资源,知识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当今世界,谁拥有最丰富和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谁就是最强者。在农业时代人们关心的是土地和粮食,在工业时代人们谈论的是石油、机械,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关注的是计算机、芯片和知识与信息。知识经济的兴起,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它的到来是工业时代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其来势迅猛,无可阻挡,它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全民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未来经济的发展是知识的发展,它是适应时代的需要,与一定的历史时代经济发展相一致,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科教兴国是我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对知识经济的通俗表达。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状态,而工业文明正在向兴起的知识经济时代演进,这是人类面向21世纪作出的战略选择。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当今信息时代一种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它是对历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反思,特别是反思工业文明以来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哲学的高度,即从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来看,科学地治理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可持续发展在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是在相对的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是以付出自然资源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严重失衡为巨大代价的。无论在农业时代还是工业时代都是靠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和对自然的巨大损害来索取财富。而知识经济的崛起是比工业革命威力更大的一场全方位的革命,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各个领域,是可持续多元化发展的表现,它的到来是工业时代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
知识是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生产要素。知识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可持续发展,从哲学认识论的意义上讲,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正确认识、处理和科学的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面向21世纪,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的历史选择,是当今国际经济发展一体化的社会发展观。适应可持续发展的不是反映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经济结构,而是必须建构一种在内涵、结构、功能上全新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就是知识经济。它依据的生产要素和发展动力,就是新兴的信息、知识和科学技术,它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而农业经济是以原始劳动力为主要资源的经济,是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劳动很难形成规模,在生态问题上不会引起人与自然的巨大冲突。工业经济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自从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在欧洲已经延续了三百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农业经济,还是工业经济,都谈不上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又向自然大量排放废物,有些工业国家,由于单纯地追求经济指数和高速增长,过度耗费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出现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严重状态,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加剧了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可见,提高人对自然的认识,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单靠工业,单凭经济实力,是难以克服当今生态失衡的严重后果,只有科学、技术,靠信息、知识,建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发展知识经济,才能建立和保护可持续发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配置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对自然的配置则强调通过对知识、智力进行科学、合理、综合和集约的配置,并致力于通过智力资源开发的富有自然资源来创造新财富,成为持续发展的动力。在知识经济的制约条件下,单凭自然资源的优势不可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只有知识经济的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因为,它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可以说是一种“低耗高效”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据社会实践推测,在工业化初期, 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的消耗比例为9∶1;在中等机械化程度下,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消耗之比例为6∶4; 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两者之间的比例变为1∶9。可见,知识经济对当代社会生产发展的巨大作用,是无容置疑的。知识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社会主体和思维方式的变更,无论在劳力结构或知识结构都会引起根本性的变化,如劳动力结构将由产业工人到白领工人再向知识分子转变,而贯穿于这一信息时代的“中轴”的将是知识和知识分子,这是构建知识经济的主体。
人类的实践,特别是当代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市场经济的实践是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前提。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控制、设计和建构与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随着知识经济所带来的信息化,快捷的通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传播手段,都为可持续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为产业支柱的,而高科技有别于以往一般科学技术,它主要是以生态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重要技术,以建立人与自然和社会高度和谐的新技术体系。可见,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是互相渗透、相互适应、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它体现了当代经济发展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知识经济与创新思维的辩证统一
知识经济与创新思维对于我们即将迈进21世纪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正如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注:江泽民: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这句话科学而精辟地阐述了知识经济与创新思维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性的根本转变,是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客观趋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要把两个转变落实到实处,就必须扎实认真地解决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一是要加快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改革步伐,二是要加大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技术进步力度。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制度创新,是调整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创造内在动力机制。技术进步的核心是技术创新,是在创新思维的激励下,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已进入所谓“战略制胜”的新历史时期,对这个时期的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已不是单纯的实力拼搏,而是智慧的较量,是靠创新思维的指导下知识经济的主导作用。本世纪30年代,学术界把有关创新思维和创造技术的著作,誉为“创造学之父”。创新思维一开始就受到企业界的重视和欢迎。面对着世界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情况的瞬息万变,企业间的竞争十分激励,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智力的竞争,而以创新思维为主导的知识经济的应用和发展,是决定取得竞争胜负的关键。
创新是人们最重要的实践活动,而创新思维又是人类智力活动的最高表现。未来经济的发展是知识的发展,知识经济又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知识经济导致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技术创新在一般意义上说是指从一项新技术(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始,到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样品制作、工业性试验、批量生产、一直到销售,取得工业利润,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都是靠创新思维来达到的。如在众多的技术开发过程中,集装箱的发明,并未引起人们注目,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技术,但它却成功地应用于生产,取得巨大的商业利益,这不能不说与创新思维有关。现在集装箱无论在铁路、公路、海洋、航空都被广泛运用,它不仅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更促进了经济的巨大发展。知识经济与技术的结合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市场的完善和实现程度是检验这一结合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志,也充分地体现了两者之结合和知识经济的生命力。正如江泽民总书记说的,“建立技术创新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目标”。特别是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关键。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当下困难的原因并不在外在的客观现实,而在我们自身。”发展知识经济和开发创新思维潜能是解决我们自身矛盾的重要手段和正确途径。
知识经济应用于教育就是开展创新思维教育,培养现代化的开拓型人才。创新思维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要实现国民经济腾飞,必须要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人才来自教育,其中创新思维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时代在前进,当今,一个人能立足于社会,对社会有所贡献,就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主要是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所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又特别提出要“提高开发创新能力”的任务。知识经济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它需要人们具有创新思维和开创性精神,要培养人们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产生,需要有思维能力的创新,这样才能克服思维中的惰性、守旧、僵化、偏见和思维中的直观性、主观性和片面性,才能更好地进行科学决策。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单纯依靠少数精英的头脑占领世界市场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综合国力的竞争,即全民整体素质的竞争,要占领世界市场,须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要进行创新思维的教育,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在联合国召开的一个面向21世纪的国际教育讨论会上,教科文组织在总结报告中曾引用柯林·博尔博士的话,“通向21世纪合格劳动者,应该掌握三张证书,即学历证书、资格证书、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证书。如果没有最重要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的证书,就跨不了21世纪的门槛”。可见,创新思维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是深化改革时代的需要。对当今纷繁复杂的形势,必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及时发现新情况,作出新判断,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把创新思维提高到实施知识经济决策的一个重要位置。
坚持创新思维,还要重视人文因素在创新中的作用。人的创新意识,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环境。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经这样评价过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相对论与其说是物理学,不如说是哲学,他的科学成就是凭藉他那深邃的哲学思想,立足于对和谐、对称、统一的物质世界的追求,而取得成功的。”实践证明,单纯的科学技术,单纯的经济追求,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当今工业化的进程给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
创新思维和一般传授知识技能训练不同,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人,特别是塑造年轻一代的灵魂,一个大学生如果没有经过历史、地理、文学和哲学知识的教育,没有这些知识在头脑中扎根,就难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难以树立和培植科学的创新思维。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它不仅在经济上,而且是在政治、思想、文化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变革。改革就是要抛弃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改变那些阻碍生产关系变革的上层建筑,就是不能按常规走路,不能按传统思维进行决策,而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之路的,正是创新思维。
知识经济与政治、文化、创新思维是相互制约的,弗朗索瓦·佩鲁曾指出:“经济增长不过是手段而已,各种文化价值是抑制和加速增长的动机的基础,并且决定着增长作为一种目标的合理性。”(注:F 佩鲁:《新发展观》,第75页。)说明经济增长不是目的,作为一种手段,它要受到政治、文化、思想、道德及思维方式的制约,而创新思维才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知识经济本身,也不是纯粹的经济或知识现象,它是知识与经济的结合,才能产生知识经济的功能。著名的经济学家罗宾逊也说过:“研究经济现象和过程的经济学决不可能是一门完全纯粹的科学,而不掺杂人们价值标准”(注:琼·罗宾逊:《现代经济学导论》,第5页。), 知识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的制约,人与人的关系,包括人的思维的创新要服从于、服务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其矛盾的解决。知识经济不囿于自身的功能,它必须与时代同步,与创新思维相结合,才能在世界经济发展大潮中发挥其强劲功能,才能为21世纪实现经济战略目标起到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
收稿日期:1999—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