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应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74例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中药治疗)和观察组(针灸推拿联合中药治疗),各有患者37例。治疗1个月后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75.68%的治疗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4.59%的有效率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CSA时选用针灸推拿联合中药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流动力学,临床治疗效果由于单纯中药治疗,值得将该治疗方案推广应用。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推拿;中药;血流动力学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颈椎病,其病理是患者的椎动脉痉挛或者受压迫而使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发于老年人。祖国医学认为CSA属于“头痛”、“晕眩”范畴。临床治疗CSA时多选用保守治疗方案,但效果较差。为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案,笔者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选择了74例CSA患者进行区别用药研究,成果甚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CSA患者,共74例。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58.7±3.8)岁;病程2.8-5.1年,平均病程(3.5±0.2)年。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7例。经细致对比可得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中药加味治疗,基本药方为50g葛根,丹参、怀牛膝各15g,川芎10g。伴有手臂麻木的患者加10g地龙,7g桂枝;伴有恶心、呕吐的患者加15g天麻、10g白术、6g板鞋。1剂/d,加水煎至400ml,早晚服用。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推拿。首先进行针灸,主穴包括足三里、天柱、百会穴、风池、关内等。肝肾亏虚加肾俞穴和肝俞穴,痰浊患者加丰隆穴,气血亏损患者加气海穴。用长毫针进针,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再艾灸大椎穴。针灸1h后进行推拿。在枕部及颈部周围用食指、中指指腹揉按,以有酸胀感为准用中指按压患者的风池穴。右手拇指按压百会穴,顺、逆时针各按压100此。1次/d,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评判方法及指标
完成治疗后于清晨空腹静脉采血3ml,进行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数检测。治疗效果共有3个等级,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可正常工作生活,随访半年无复发;有效:症状大部分消失,可正常工作生活,随访半年偶有复发;无效:治疗后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计数资料取率(%),计量资料取平均值±标准差(x±s),组间率对比取X2检验(或T检验),P<0.05具统计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对比
低切全血浆粘度对比,观察组:(9.93±2.85)10S-1,对照组:(11.35±3.01)10S-1,T=2.08,P<0.05;高切全血浆粘度对比,观察组:(3.85±0.47)200S-1,对照组:(4.92±0.62)200S-1,T=8.37,P<0.05。血浆粘度对比,观察组(1.28±0.43)mPa·s,对照组(1.57±0.55)mPa·s,T=2.53,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对比,观察组:(0.99±0.17),对照组(0.88±0.14),T=3.04,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对比,观察组:(5.87±0.27),对照组:(6.88±0.23),T=17.32,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人数与百分比分别为25(67.57),10(27.02),2(5.41),对照组分别为11(29.73),17(45.95),9(24.32)。与对照组94.59%的治疗有效率相比,观察组75.68%的有效率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X=5.23)。
3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发病机制是颈椎退行性改变而导致的局部力学失衡,从而引起患者的颈椎小关节的微小移位而造成患者椎动脉痉挛,从而影响到颈部的正常活动,椎颈局部的狭窄变形后逐渐影响到患者脑部的血流动力学,最终致使患者的脑部微循环产生障碍[1],造成患者出现头疼、头晕等一系列临床体征。
中医学认为CSA属于眩晕范畴,主要发病机制是患者的颈部慢性劳损或者受风寒湿邪的影响的产生的络脉瘀阻、经脉不畅,使患者的脑部失去血脉充养。本方中的葛根有祛风寒之效,川芎可祛风止痛、活血行气,二者相配有走阳明以解肌清头目,入少阳以祛风活血而醒元神之功[2]。丹参具有活血行血之效,与川芎公用可视淤血新生,怀牛膝可引血下行。针灸刺激患者的有关穴位可起到消淤散结、温经通络的作用[3]。推拿按摩可有效扩张患者的微血管,从而加快血流速度,缓解痉挛,有效增强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加快其病情恢复速度。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75.68%的治疗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4.59%的有效率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治疗CSA时选用针灸推拿联合中药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流动力学,临床治疗效果由于单纯中药治疗,值得将该治疗方案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坚,赵玲丹.手法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效果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5(09):2403-2405.
[2]王冠.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7(02):207-210.
[3]张永臣.针灸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脑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08(10):992-994.
论文作者:刘永刚,孙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下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患者论文; 动力学论文; 针灸论文; 对照组论文; 动脉论文; 统计学论文; 有效率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9月下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