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之45分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地理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堂成功的课犹如一首诗、一幅画,融情致意境,富知识内容;一堂课也似一部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一个由许多教学因素构成的、十分复杂的矛盾体。欲授成一堂质量较高、形式完美的课,除了教师具有为人师表的人格力量和广博的知识外,还需要教师丰富的教学表现手法。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使地理课堂教学这一特殊矛盾体中诸因素的关系协调统一,形成一堂有机的、完美的地理课,是一件很值得追求的事,而其中至少有4个条件是不可缺少和值得探讨的。
一、师生一体化
诗有豪放、委婉之别,画有冷、暖调子之分;在教学中,课有活跃、舒缓气氛之异。而课堂气氛是制约和影响课堂教学中诸因素的主要条件之一,它是由教师独有的教学风格决定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活跃性,与教师教学风格及其感染力,是潜移默化、息息相关的,并形成了不同的课堂气氛。不同教师拥有各自的教学风格:有激昂演讲型的,有温文讲授型的,幽默型的,有逻辑型的等等。不管何种风格、何种类型,能使师生一体化才是成功的,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在这一目标中,教师必须是热爱教育的,对教学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每一位学生表现出关注。教师对自己的课题,不仅要有激情,还要急切地将自己的激情传递给学生。在言辞、神态上要表现出热切地期望学生同自己产生共鸣。这种热切之情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为教师自信、热情,会强烈感染每位学生。随着师生情感交流的增强,学习气氛将逐渐浓厚,这为学生进入学习角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为教师完成各种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地理是一门古老的综合性学科,有其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这为教师创造和谐愉悦的地理课堂气氛提供了条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题内容,将自己对地理知识的渴求,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山河的真挚之情,对生态破坏的关注,对人类面临的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等情感,贯注到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求知欲和爱憎观的感染,使学生明白孰是孰非,并喜爱地理课和地理教师,期望教师传授更多的知识,从而使师生融为一体,从而造就理想的地理课堂教学气氛。
二、语言图象化
课堂教学主要有三大构成要素即教师、语言(或信息)、学生。其中语言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和实现教学活动的桥梁。地理课堂教学语言作为专业性语言有其两重性即普遍性和特殊性。因此,在语言上,要求教师一方面做到明晰、准确和符合语法,并具有一定艺术性,另一方面做到形象、生动、具体,适合地理学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由于涉及到大量的地理事象,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趣味化、具体化、戏剧化、视觉化是很重要的。形象生动的语言,能使人眼前浮现出各种形象,是使学生提高兴趣、增强理解的关键,同时,使学生感到轻松。
科学研究表明:眼睛提供给大脑信息的注意力是耳的25倍,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地理课强调学生上课时“左图右书”也是这个道理。语言有口头、书面的,书面语言有文字、图象的,而我们对一个课题的理想表达方式,就是将这一课题的各有关部分都形象地表达出来。因此,只要有可能,教师应尽可能使用图像方式表明问题。一个图像比我们要说的任何话都强,它使问题变得简单易解。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善于运用各种直观教具和挂图、图册,而且要有一定的绘画能力,能随手画出各种示意图。因为教师的示意图针对性强,具体而灵活。许多教材和教具未能反映的内容都可以通过教师的一张小小示意图得以明了和阐释。
不论是景观现象、要素分布,还是地理概念,我们都可以将其落实在图册上,图像的运用会使学生对于知识,不仅易于理解、掌握,而且易于记忆。所以,课前教师应下功夫予以设计和准备。有准备的示范和讲解是确保学生完全理解教师头脑中所想问题的最好方式。目前,各种直观教具、视觉教材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这应该是现代中学地理教学的特征。
三、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它是教师把知识和技能正确传授给学生的最佳途径。各种教学方法应以学生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之不同,因人施导因材施教。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力求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教学,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生,最有效地完成各种教学活动,特别是在处理课题的重点和难点方面,更值得探讨和重视,同时,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应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
1.引入课题:
每节课的引言是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是一个值得精心设计的部分,引言处理得好,可以提高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按设置的思路进入课题。因此,引言的设计力求新颖、巧妙和多样化,尽量避免节节课以复习提问导入。教师应根据与地理课题内容有联系的知识和现象设计引言,灵活把握。引言可以是:趣味故事的、奇闻轶事的、幽默笑话的、诗歌民谣的、警句散文的,或是以当时境况信手拈来的。但切不可以“滑稽”故事作为引言。
2.处理课题:
课题的处理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其教学方法的选择有两方面:一是课前备课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各部分难易特点和对学生估计的情况,精心设计、确定的主要方法;二是课堂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调整,灵活运用的方法。
地理教学方法必须遵循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由直观到抽象再到实践。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过程是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群体特征与个体差异的关系;正确处理地理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知识传授与智能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具体与抽象、理论与实践、巩固与提高的循序渐进的关系。同时,注意地理学科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区域性。
地理教学方法的种类很多,选用何种方法,应视具体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而定并在课堂中加以灵活运用。地理教学方法大体上可遵循两大基本原则:
①多层次原则:“点——线——面”
教师是授业、解感者。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进行多层次教学;由“点”延伸到“线”,辐射到“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同步启动、展开和深化的过程;才能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情感得以升华,形成教学共振效应。这也是造成师生一体化的重要方法。
②全方位的原则:“看——听——读——思——讲——问——练”。
现代科学证明:人的右半脑储存形象信息,左半脑储存语言信息。根据人脑的生理结构特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该加强直观的方法,通过图表填绘、实验演示等,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讲求运用语言的方法,通过讲述、启发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再者,运用练习和实习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习作,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这样,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深刻理解、牢固掌握。
在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各种方法既要融于一体,又要有所选择,有主有次,主次配合。主要可以是讲授启发的、分析综合的、逻辑推理的、比较联系的,也可以是填图指图的、演示学习的、阅读讲解的、读图分析的,等等。
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传授知识和技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进而大大加强地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3.板书形式: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经验的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板书,使知识体系和重点得以突出,并反应出知识内在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板书边讲边点,使教学过程井然有序。
由于地理学科的特点,板书可以多样化,可以选择体系型的、重点型的、文字式的、图示式的、图文并茂式的、纲目式的、表解式的,等等。
4.课堂练习
地理课堂练习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需要,它可以部分的放在课题处理的环节中,反馈该环节的教学问题,也可以放在小结之后。以检查该堂课的教学情况,以便及时弥补或调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地理课堂练习的方式,教师可以创造多种形式:填绘图表、做作业册、挂小黑板、上大黑板、自由讨论、同桌协作等。
5.小结形式:
课堂小结是地理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是在板书的基础上再一次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和总结,也是值得琢磨的,地理课堂小结的形式根据教材内容也是多样的,有概括式的、联系式的、图示式的、表格式的、连环式的等。
四、过程节奏化
地理课堂教学是一个矛盾运动的反应。每一堂成功的课都有一定合理的教学节奏。而课堂教学的节奏应根据课题内容分布的特点和课堂中学生的理解程度、学习态度和生理规律等情况调配时间,合理驾驭。
从课题内容上看,每堂课的地理教材都有若干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的内在联系,可把一堂课中需要传授的知识划分为3~5个部分的知识块。再根据各知识块的主次,合理分配相应的时间。
从教学环节上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一般分为组织教学、引入课题、讲授新课并小结、课堂练习和辅导、布置作业几个环节。由于各教学环节的特点不同,使地理课堂教学客观上存在着教学节奏。当课堂纪律正常时,组织教学的时间必然短,引入课题一般以3分钟左右为宜,节奏宜快;课题处理是教学中的主要环节,费时较多,一般以30分钟左右,整个环节节奏须慢。但课题内容也是有差异的,因而其中的节奏应快慢相应变化;小结虽言简意赅,但节奏不宜太快;课堂练习也是教学节奏中的一部分,一般以10分钟左右为宜,高、初中可各自根据其课堂教学内容和情况而增减。
从学生反馈上看,教学节奏除了教学内容和环节制约外,还受学生主体反馈情况的制约,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经常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教师通过叫学生思考、练习,向学生提问等方式,反馈学生群体或个体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或通过教学机智纠正或排除某些教学干扰因素。这样就要求教师时时从整堂课出发,调整各知识块的传授容量和各环节的速度,把握好教学节奏。
总之,上好一堂课,应像说一句话一样,有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方为上乘。
地理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激情,教师踏进教室门前,就已将积蓄成的知识,酝酿好的方法成竹在胸。在课堂中,他竭力将自己头脑中的所思所想用形象、生动、具体的语言再现出来,并寻求最佳的途径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为追求一堂完美的课感到欣慰和兴奋不已,同时去体验一种内在的力量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