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 514500
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6例妇科炎症患者及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两者均采用培养法和凝聚法检测两组生殖道分泌物,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和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同时统计分析观察组病原菌分布。结果:两组培养法检测阳性率相比凝聚法都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原菌分布中革兰氏阴性菌31株,占比52.9%,革兰氏阳性菌29株,占比35.7%,其中多重感染3例,双重感染23例,单纯感染20例。结论:不同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准确率有一定差异,临床诊断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检测方法,妇科炎症感染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且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会显著增高。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妇科炎症;应用价值
妇科炎症的正确诊断和临床用药有赖于微生物检验,微生物检验能正确判断感染病菌的种类和含量,是有效降低临床漏诊、误诊的重要途径,但不同微生物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准确度有所差异,为此本文将常用的两种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收治的46例妇科炎症患者及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年龄在27-55岁之间,其中46例妇科炎症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组46例,初孕年龄(24.3±1.8)岁,平均产次(1.7±0.5)次,此前有妇科炎症病史者32例,此次入院疾病类型为宫颈炎10例,盆腔炎13例,阴道炎14例,附件炎9例。对照组30例,初孕年龄(25.2±1.5)岁,平均产次(1.7±0.4)次,此前有妇科炎症病史者19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培养法和凝聚法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取样前要求患者平躺于床上,由检测人员用无菌棉签取阴道内分泌物进行检测,所取样本在检测前保存于-40℃的试管中,取样后24小时内进行检测[1]。培养法检测样本先进行常规接种和培养,调整温度在35℃左右,检测样本显示阳性即可进行传代和孵育。凝聚法检测样本放置于相关仪器内,带有样本的卡片进行顺时针旋转,如果凝聚颗粒沉落在卡片上表明相应检测菌落数阳性,反之则为阴性[2]。观察组患者菌落种类及菌株采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检测指标包括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取上清液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依据试剂盒说明书操作[3]。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不同微生物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培养法检测阳性例数为42例,阳性率为91.3%(42/46),凝聚法检测阳性例数为39例,阳性率为84.7%(39/46),培养法检测阳性率相比凝聚法更高,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培养法检测阳性例数为20例,阳性率为66.7%(20/30),凝聚法检测阳性例数为18例,阳性率为60.0%(18/46),培养法检测阳性率相比凝聚法更高,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妇科炎症是妇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本文所用的两种微生物检验方法阳性率有所差别,相比较而言培养法检测阳性率高于凝聚法,但两种检验方法各有优缺点,培养法相比凝聚法的准确率更高,但耗费的时间和成本也明显更高,且其检测准确性受影响因素较多,对于检测操作者的操作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而凝聚法检测过程相对简单,检测时间和成本低于培养法,为此临床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党伟.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1):163-164.
[2]孔祥敏.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5,2(3):55-56.
[3]陈莉,叶笑梅,王佐,等. 妇科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9):2096-2099.
论文作者:邓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微生物论文; 阳性论文; 统计学论文; 妇科炎症论文; 更高论文; 两组论文; 血清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