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_人文精神论文

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_人文精神论文

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与人论文,全面发展论文,人文精神论文,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人文教育的讨论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思考这场讨论的起因,无疑与当代人文精神的失落和人文教育的式微有关。笔者以为,造成现阶段我国人文教育式微的原因,一方面与目前的工业化进程有关,在实现工业化的特定历史背景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科技至上、科学教育盛行的社会思潮和历史现实。另一方面,又与人们在主观上不能充分地认识和正确地看待人文教育的价值密切相关。人文教育现状的改善,既有待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有待于主观世界的改造。所谓改造主观世界,就是要自觉地纠正人们轻视和忽略人文教育的错误观念与态度,而增强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理论体系上对人文教育的价值进行严肃认定和论证。由于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因此,对人文教育进行价值确认也就必须从其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起。

一、人文精神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标志

人文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升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质。为此,要阐明人文教育之于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就必须首先阐明人文教育的内容——人文精神在人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只有确认了人文精神的价值,才能从根基上确立人文教育的价值。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作为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作为人的现实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在人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集中表现,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标志。

(一)人文精神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关于人全面发展内涵和标准的界定,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对此,古往今来许多学者都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基本观点:一是脑体结合;二是身心协调发展;三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四是人的精神或心理充分、自由的发展。第一、二种观点可以说是对人全面发展最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它揭示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基本方面,并且发展的核心在于脑体结合、身心协调。第三种观点则在此基础上对心理发展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细化,指出心理发展又包括道德品质发展和知识智能发展两个基本方面。以上观点虽然各有其合理性,但从理论发展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来考察,我们认为第四种观点更具有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因为,第一,人作为社会化的动物,其发展的主要内容以及发展的复杂性、艰巨性主要来自于精神或心理方面,生理发展只不过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必备前提和条件,或者说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发展。第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观点虽然比较简明地概括出了人全面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内涵,但用其中“德”和“智”的概念并不能周严地涵盖和囊括人的精神发展或心理发展的全部内容,譬如个性发展的问题、社会化的问题、心理健康的问题等,就不能完全涵容在“德”或“智”的范畴之中。第三,全面发展概念本身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范畴,其内涵旨趣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社会条件下有所侧重和不同。在由于社会分工和阶级矛盾而导致人的发展出现脑体分离、身心脱节的历史背景下,从脑体结合或身心协调发展的角度来诠释和界定人全面发展的内涵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但是在教育已经高度普及、劳动力性质已由体能型转化为智能型、知识型的当代社会,再从这种层面来理解和把握人全面发展的内涵就显得浅近和落后了,这种界定已经不能客观地反映和有效地解决现代社会条件下人在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与矛盾。因此,只有从人的精神或心理充分、自由发展的角度才能把握现代社会条件下人全面发展的真实涵蕴和意义。那么,人的精神或心理充分、自由的发展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对此,心理学通常是从知、情、意三个方面的发展来解释的。我们认为这仅仅是从人的心理形式和心理品质种类区分的层面而做的分析,这种分析与概括并没有反映和揭示出人精神发展或心理发展的实质内容。从构成人心理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实在内容来剖析,人的精神发展或心理发展主要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精神、科学素质的提高与发展;二是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提高与发展。科学精神的发展体现为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认识领域不断拓展,自由意志不断增强,人能不断适应生产力变革的需求;人文精神的发展体现为人的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价值准则日益正确,审美意识日益健康,个性特征日益鲜明,精神世界日超丰富,人能不断适应生产关系进步的需求。遍察人精神世界或心理世界的全部内容,无外乎由这两个方面构成。从这种意义上讲,人的全面发展最本质、最核心的涵义就是指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充分、自由的发展,也就是说,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构成了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人心理素质中的特定地位和功能来看,人文精神更能够体现和反映出人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因为人的全面发展应首先使人发展为人,使人具有人的本性、人的品质、人的道德、人的情操、人的价值等,而这些正是人文精神的意蕴所在。换言之,人文精神是人性、人气和人味的集中体现,是人需要发展的首要精神品质。

再从当代社会条件下人实现全面发展的现实性来考察,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现代社会,人在实现全面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已不再是马克思在19世纪中叶所指出的脑体分离、身心脱节,而主要是科学与人文、理性与人道、物质与精神、智力与道德、利益与道义等在发展的方向和程度上存在着偏失与不平衡。当人的科技理性精神的发展促使人类的物质世界日益充裕和繁荣的时候,却由于人的人文精神的失落而导致人类的精神家园日益出现沙漠化倾向。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感官主义泛滥,以及由此滋生的道德沦陷、价值迷失、信仰危机、精神空虚和吸毒、卖淫、赌博、色情、暴力等形形色色的犯罪现象,已成为困扰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痼疾。“世界生了癌,这癌就是人”。从这种现实性出发,目前我们倡导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涵义和最现实的宗旨也在于要提升人的人文精神,在于使人的人文精神的发展与科学精神的发展保持同步与协调。

(二)人文精神是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坐标和精神动力。其所以说人文精神是人全面发展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还体现在它本身又是范导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坐标和激励人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人作为能动的生命主体,在发展中首先面临着对发展目标和方向的选择。是什么决定着人的这种选择呢?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蕴含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着人对独一无二的生命价值的理解和对特定理想人格的设定与追求。人文精神的这一意蕴使其必然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价值导向和目标指南作用,成为范导人全面发展的灯塔。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具有内在的精神动力,这种动力首先来自于人对发展本身的自觉,来自于人对生命价值和人生目标清醒的自我意识。只有当人对生命价值及自身发展具有了理性觉悟的时候,才会产生强大的发展需求和发展动力,才会为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而做出不懈的努力。很难想象一个连生命价值和自我发展都不能理性自觉的人会有什么强大的发展动力和能够获得什么卓群的发展。而这种对生命价值的自觉与关怀,对人生目标的设定与追求就是人文精神。从这种意义上讲,正是人文精神唤起了人发展的欲望和需求,激发起了人发展的动机和动力,支配和支撑着人的终生发展。

二、人文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本教育力量

人文精神在人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客观地决定了以培养人文精神为旨归的人文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本教育力量,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人文教育是个体人文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力量。教育学原理揭示,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据此出发,个体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自然也主要来自于教育的力量和作用。尽管影响个体人文精神的形成有家庭、社会、学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是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偶合而成的,但其中最积极、最活跃、最主导的因素无疑是教育。因为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在培养人文精神中所产生的效力与作用,是环境的自发性、随机性和偶然性所无法匹敌和企及的。而在影响人文精神发展的诸多教育因素中人文教育又是主导力量,因为每一种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都承担着特殊任务,发挥着特定功能。人文教育的专门任务和职能就是提升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质。因此,削弱了人文教育就会使个体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丧失主导力量,从而也就必将会阻碍和限制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教育内容是指一个国家或阶级对其青少年儿童所实施的各方面教育的总称。当代教育学对教育内容的划分主要有两种界说:一种是将其划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另一种是将其划分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由这种划分标准本身就可以看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同一维度或同一概念层面构成了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现代教育实现人全面发展目的的两股缺一不可的基本力量。通过科学教育主要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的目的,通过人文教育主要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目的,二者并存,才能构成现代教育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三)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并重是当代国际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从历史的角度看,世纪以前,由于人们把教育主要理解为是对人性的培养,因此人文教育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办学宗旨就申明:“设立大学是为了给教会和政府培养服务人员,即培养有教养的人,而不是知识分子。”[1](P9)19世纪以后,伴随着大工业的出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种以开发人力、传授科技知识为主的科学教育理念始见端倪,并很快占据了主导地位。大学的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格局就是在这一时期内形成的。科学教育的统治地位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50年代。战后,面对科学技术在失去人文精神支配下而出现的“野蛮”,以及人类精神领域里日益产生的种种危机,人们开始对科学教育进行反思。人们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单靠科学教育并不能保证科技和人力就一定能用于造福人类的目的。在这种背景下,以完善人性、提升人格为宗旨的人文教育的呼声又开始高涨,并对科学教育大加责难。要素主义、存在主义就是这一时期教育思潮的典型代表。然而进入20世纪80~90年代后,国际教育发展的格局则出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统一、协调并重的势头。纵观这一时期各国的教育战略不难窥出这一趋势。美国1988年发表的《美国的潜能——人》的报告提出:“面向21世纪去开发人的才能,意味着培养人们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在变化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高度的适应能力,具有创造意识,并能不断获得新知,而且有能力克服自身的局限。”[2](P11)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还对中小学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强化了在客观上已经弱化的人文课程的比重,20世纪60年代美国单纯强调“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英语),到布什任总统时则规定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为5门核心学科,到克林顿任总统后又增加了艺术、外国语为核心学科。英国针对20世纪80年代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下降的状况,在1988年公布的《教育改革法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道德教育,把培养学生懂得诚实、自强、责任心和尊重别人的价值观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并将原有的三门国家课程(数学、英语、科学)扩大为10门,增加了历史、地理、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现代外语[3]。日本1987年“临教审”第四次报告中也对教育目标进行了调整,提出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面向世界的日本人。[2](P11)同时,把过去智德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改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突出了德育的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则明确地提出了“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的教育目的观:“它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的内容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认识领域继续不断地做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4](P8)这种“科学的人道主义”教育目的观的提出,就明确预示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已经在当代走向了融合。我们认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当代相互兼容的趋势,一方面从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上印证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都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本力量,另一方面也表明世界各国已普遍意识到了只有二者整合并重,现代教育才能实现其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我国教育要实现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目的,就必须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始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主张,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明确规定。从上述的人文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关系出发,我国教育要真正实现这一旨归,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就必须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并重、协调实施。然而,纵观我国教育的实际现状,却恰恰存在着畸轻畸重、偏执偏废的现象,存在着科学教育倍受青睐而人文教育遭遇冷落的状况。这具体表现为:其一,整个教育明显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培养的倾向。其二,教育的功利性色彩日趋浓厚,而人文属性逐渐淡化。近年来,许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普遍以实利主义的眼光来看待教育,从事教育,把教育纯粹视为“就业准备的过程”“智力投资的过程”“潜在生产的过程”“价值积累的过程”,甚至主张教育要“产业化”“商品化”等等。这种总摆脱不了经济学视野的教育理论,使教育的运行过程普遍染上了实用唯学、急用先学、急功近利、热蒸现卖的通病,这就使以完善人性、净化灵魂、提升人格为鹄的的人文教育遭到了空前冷落,教育的人文属性和意蕴渐趋模糊。其三,伴随着现代化建设对高新科技需求的增强,一种科技理性主义的思潮在当代中国显著增强。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一思潮的涌现有其必然性、合理性和现实进步意义,但也潜存着不合理性的成分,即它只承认科技的价值而忽视人文的价值,只关注到了对物化世界的改造而忽视了对人化世界的改造,只注意到了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这种思潮渗透到教育领域里,一是导致唯智主义和科学主义教育盛行;二是导致重理轻文现象严重滋生。人文教育式微的现状,必然对年轻一代人文素质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大量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当代青少年儿童在成长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理想信念淡漠,责任感、使命感下降,道德水平和伦理修养欠佳,社会化和个性化水平不高,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缺乏,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并且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上述状况的出现,意味着我国教育的客观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偏离了原有的初衷,出现了目的与结果之间的悖论,这种现象也被有的学者称之为“教育的异化”[5]。由是观之,加强人文教育,大力提高年轻一代的人文素质,已成为我国教育在实现自身目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极为严肃的课题。在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特定背景下,这一问题的迫切性和严峻性尤为突出。加强和改善人文教育,需要从诸多方面做出努力,就目前而言,应重视以下几点:

第一,要在价值观念上对人文教育进行合理的定位。如前所述,人文精神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标志,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本教育力量。对此,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应有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要自觉地拴橥人文教育在当代教育中的基本地位,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共张、协调实施。目前,要特别注意纠正观念领域里严重存在的唯智主义和科技理性主义倾向,防止教育商品化趋势进一步蔓延。应认识到,教育一方面具有开发人力、增强智能、提高个体生计本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另一方面更具有纯正人性、净化灵魂、提升个体精神境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功能。因此绝不能单纯从工具理性主义或功利主义的视野来看待教育,否则,就会使学校沦落为一种磨刀磨剪子的谋生作坊。

第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将有助于从整体上克服应试教育机制下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所造成的种种束缚,同时也有助于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在战略上得到认真贯彻和有效实施。从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在关系来看,素质教育包含着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也只有重视了人文教育,才能谓之全面贯彻了素质教育。

第三,大力扶持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毋庸置疑,目前我国的人文社科研究也处于一种式微的状态,正所谓“人文研究日见萧条,文人境遇日趋尴尬”。人文社科研究的滞后和萧落,一方面会从科学性和理论水平上制约人文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另一方面也会从文化氛围上进一步加剧重理轻文的现象,使年轻一代感到“学理工吃香,学人文无用”。因此,加强人文教育必须与重视人文科学发展并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具有改造自然、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任务,也具有改造社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而且对自然的改造也应置于对人类生存境遇终极关怀的视野之中。因此人文社科研究永远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值得呼吁的是,目前国家在出台科研立项、科研奖励、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政策时,不应一味地只向理工科学、高新技术科学倾斜,也应统筹兼顾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席之地;同时,在人文社科领域里,不仅要重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应用性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还应大力加强和扶持文、史、哲等基础性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第四,深化人文教育改革,增强其科学性和实较性。有一种观点认为,加强人文教育就应该在大中小学增加人文课程教学的比重。此等观点笔者并不苟同。就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开设的人文课程的门类和课时而言,并不算少,问题的症结在于,一是学校和学生对这些课程不够真正重视,二是这些课程的实效性不强。以德育为例,应该说投入的精力、开设的课程并不少,但总是存在着事倍功半、高耗低效的问题。因此,加强人文教育还需要从深化人文教育改革入手。首先,应强化人文教育的科学性。人文教育只有不断地以先进的科学理论来充实和支撑,才能增强说服力,提高实效性。为此,我们既要倡导科学教育人文化,更要坚持人文教育科学化。其次,人文课程教学必须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单一目标,而应将知识的传授与人性的陶养有机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在掌握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优秀遗产的同时,更重要地获得智慧的启迪、心灵的润泽和精神的熏陶。再次,人文教育应改变以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增强学生主体活动,密切师生双向交流,丰富社会实践环节,使学生生动直观、深入浅出地接受人文教育。

标签:;  ;  ;  ;  ;  ;  

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_人文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